转自:中新网黑龙江
2025年9月16日是第19个“中国脑健康日”。脑健康关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脑卒中,尤其是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健康。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脑梗死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五科陈英华教授系统介绍脑梗死的发病因素、防治策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发生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引发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病变。该过程可形象地比喻为“大脑交通堵塞”――一旦血液流通受阻,脑细胞便因缺乏氧气和营养而受损甚至死亡。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脑梗死占脑卒中总体发病率的75%C90%,是我国成年人致残和死亡的首要原因。
脑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除不可干预的年龄、遗传等因素外,可干预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肥胖、运动不足等。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可控风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发病与复发风险。
一旦发生脑梗死,及时救治和系统康复至关重要。西医在急性期溶栓、取栓及抗凝治疗方面作用显著。而中医在恢复期及康复阶段具有独特优势。“四位一体疗法”――结合中药、针灸、经络按摩和现代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认知及吞咽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辨证论治
如风痰阻络证常用化痰通络汤,气虚血瘀证则用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证用镇肝熄风汤等,个体化方剂有助于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整体调理。
针灸与推拿
通过“醒神通经导气针法”刺激特定穴位,配合推拿手法,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康复训练
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言语治疗等,循序渐进恢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陈英华教授强调:“减轻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是预防”。预防措施需从多方面入手:
1.合理膳食: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补充钾元素,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2.科学运动:提倡每周进行3C4次、每次约4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久坐人群应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3.控制基础疾病: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力争将指标控制在稳定范围内。
4.戒烟限酒与调节心理平衡:戒烟和避免过量饮酒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精神紧张,也有助于预防卒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中医用中药治疗脑梗死.pptx
脑梗死的中医治疗
香丹清携手大医本草堂关注心梗脑梗健康
预警心梗、脑卒中,健康预警手表准确率如何?
脑梗死有危险吗
油炸花生+可乐=脑梗死? 医生:健康饮食应低脂低糖 西安新闻网
中医如何解读脑梗?——心脑血管李玉海医生
《健康有约》专访缪中荣:脑梗死如何支架取栓?
【脑梗死】疾病免费咨询
脑梗死恢复期?
网址: 中国脑健康日 中西医携手共克脑梗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