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大家好,我叫金小鸥,是金山医院科普吉祥物,我的任务是让医学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希望可以和大家成为好朋友,我的爱好是讲医学科普小故事,回答大家的健康热点问题。健康中国,让我们一起努力哦!
“药
知
道”
系
列
很多人在夏季贪凉饮冷,或者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导致体内湿气较重。如果不及时去除湿气,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而且湿气还会阻碍阳气的运行,使人感到困倦乏力、四肢沉重。秋季不祛湿,如果冬天一进补,滋补的津液容易被湿气同化,不仅达不到补养身体的作用,反而还会助长湿气。从中医临床看,大众寒湿证或与脾虚并存很常见。不除湿,人体的阳气固不了,阴气也养不正。那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正确祛湿呢?
图源:摄图网
一
饮食调理
饮食是影响体内湿气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选择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材,比如红豆、薏米、冬瓜等。红豆可以帮助利尿,薏米有助于排湿,而冬瓜则能清热利湿。
二
合理运动
运动宜因人而异,通常在室外,在太阳下慢跑,散步,练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对健脾除湿都有帮助。
三
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温暖,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尤其是在潮湿长夏季节中,应注意衣物的选择,确保穿着干燥。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湿气的聚集。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湿气因皮肤接触而进入体内。
四
祛湿养阴兼顾的中药养生方
中药茶饮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日常生活中运用中药养生方来祛脾湿润肺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下面推荐三个简单易操作的中药养生方:
红豆薏米茶
材料:红豆15g,炒薏米15g,茯苓10g,陈皮3g。
做法:材料洗净后加水煮沸,转小火煮20分钟,滤渣代茶饮。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红豆利水消肿,炒薏苡仁、茯苓健脾,利水消肿,陈皮理气健脾。
雪梨陈皮茶饮
材料:雪梨1个、陈皮5克。
做法: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陈皮洗净。将两者一起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开水,煮水喝,或焖泡10约分钟饮用。
功效:雪梨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茅根薏米白扁豆茶饮
材料:白茅根10克、薏苡仁10克、白扁豆10克。
做法:上述食材清洗干净,放入茶壶中,加适量清水煮30分钟左右。
功效:白茅根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缓解因燥热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干口渴等症状。薏苡仁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白扁豆健脾化湿,既能滋养身体,缓解燥邪带来的不适,又能去除体内湿气,达到养阴与祛湿的平衡。
对于习惯性脾虚湿重的人,宜采取健脾化湿的方药,如参苓白术散等。普通人群可日常服用一些药食同源中药,如藿香、香薷、茯苓、白扁豆、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等。在饮食方面,按中医五行生克原理: 夏季属火,暑热、暑湿为常见病因。夏季容易心火旺盛、湿邪困脾,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在饮食方面就需要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可多吃苦瓜、苦菊、绿豆、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某些食物熬成粥来健脾利湿、清热祛暑、消食开胃,比如西瓜皮粥、荷叶粥、丝瓜粥,薏米山药粥。若再配以樱桃、桃子、草莓等生津之品,便可达到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效果。秋季饮食以酸甘养阴益气为宜,白菜、萝卜、山楂、葡萄、苹果、梨、杨梅、大枣、山药、米仁、绿豆、赤豆、黑豆、百合等。应忌辛辣,辣椒、花椒、姜、葱等辛辣发散的食物。
五
注意事项
1.中医药的药食同源的养生法方便实用,但应注意遵从专业人员的意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对于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来说,使用中药养生方、药食同源中药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与治疗药物产生冲突或不良反应。
2.药食同源的中药虽好,但也要适量服用。同时饮食上应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等重口味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调节情志。
3.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的治疗。
参考文献:
[2] 秦晓凤. 小心,你的“祛湿妙招”可能用错了 [J]. 中医健康养生, 2024, 10 (04): 37-39.
[3] 屈凡凡,周正华. 浅谈养阴祛湿法[J]. 江西中医药, 2020, 51 (01): 20-21.
[4] 罗先义. 中医的养生法则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 (12): 146-14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