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觉到四肢乏力、头重如裹、口黏口臭、舌苔白厚、腹部胀满、大便不成形黏马桶、水肿泻痢等,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了。
湿气重的由来
湿气不是邪乎的中医名词,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主要由于久居湿地或冒雾涉水,汗后洗澡;内湿则由恣食生冷、肥甘厚腻、过度饮酒或先天脾虚、水液代谢不足,形成的湿气。
湿气分寒湿和湿热,湿气遇寒成寒湿,遇热成湿热,在日常饮食调理的时候,要先判断湿气类型,再选择该体质对应的调理饮食。
湿气分辨:
饮食调理是祛湿不错的方法
饮食养生首先要讲"性"
"性"(或"气") 是指食物有 寒、凉、平、温、热五类性质属性,中医称为"五性"或"五气"。
祛湿饮食原则:知属性,调健康
寒、凉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证(阳胜或阴虚)。其作用主要是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等。
温、热食物则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证(阴胜或阳虚)。其主要作用是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等 。
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或寒、热病证均可,多用作营养保健。
1、寒性食物
寒有清热、泻火、生津、解暑、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阳气旺盛、偏热、湿热体质或温热病症。
包括:淡豆豉、马齿苋、酱、苦瓜、藕、食盐、甘蔗、柿子、茭白、蕨菜、荸荠、紫菜、海藻、海带、竹笋、慈姑、西瓜、甜瓜、香蕉、猪肠、桑葚、蛏肉、柚、冬瓜、黄瓜、田螺。
2、热性食物
芥子、鳟鱼、肉桂、辣椒、花椒、胡椒。
3、温性食物
温性食物性质和热性食物类似,但比热性食物要温和些,温有温中、散寒、补阳、暖胃之功效,适用于偏寒、寒湿体质、阳虚畏寒或寒凉病症。
包括:高粱、糯米、韭菜、小茴香、刀豆、生姜、葱、芥菜、香菜、油菜子、韭子、大蒜、南瓜、木瓜、薤白、龙眼肉、杏子、杏仁、桃、樱桃、石榴、乌梅、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鹿肉、熊掌、羊肉、狗肉、猪肝、猪肚、火腿、猫肉、鸡肉、雀、鳝鱼、虾、淡菜、鳙鱼、鲢鱼、海参、羊乳、鹅蛋。
4、凉性食物
凉性食物性质和寒性食物类似,但比寒性食物温和些,凉有清热、生津、解暑之功效,适用于阳气旺盛、偏热体质或温热病症。
包括:小米、大麦、绿豆、小麦、薏米、荞麦、腐、茄子、白萝卜、冬瓜子、冬瓜皮、丝瓜、油菜、菠菜、苋菜、柑、苹果、梨、枇杷、橙子、西瓜皮、芒果、橘、槐花、菱角、茶叶、蘑菇、猪皮、鸭蛋。
5、平性食物
平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一般体质及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食用,最无伤害性,适合各种体质的人食用。
包括:豌豆、黑大豆、赤小豆、蚕豆、黄豆、粳米、玉米、白薯、马铃薯、洋葱、藕节、黄花菜、荠菜、香椿、茼蒿、圆白菜、芋头、扁豆、胡萝卜、白菜、豆豉、百合、荷叶、橄榄、无花果、李子、葡萄、白木耳、木耳、香菇、黑芝麻、榛子、南瓜子、落花生、白果、莲子、桃仁、李仁、酸枣仁、牛肉、鹅肉、白鸭肉、鹌鹑、蜂蜜、芡实、燕窝、鸡蛋、牛奶、白砂糖、黄鱼、泥鳅、青鱼、鲫鱼、鲤鱼、龟肉、鳖肉、海蛰。
一湿不除 百病滋生
既然养生君这次把湿气饮食方面彻底给大家讲清楚了,那就转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解惑受益吧!
更多请关注本头条号“现代中医养生”
相关知识
【疾病诊疗】祛湿健脾饮食指南,这是最全面食疗,收藏!
六大健脾祛湿最佳食物,值得收藏
健脾祛湿食疗方法
健脾祛湿的古代食疗名方——四神汤
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法
祛湿最佳食疗方法
想要祛湿,先弄懂湿气是什么!3个祛湿食疗方,健脾、祛湿、清热
祛湿健脾减肥的食疗和中成药
【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
中医三食疗方 健脾开胃祛湿补肾
网址: 【疾病诊疗】祛湿健脾饮食指南,这是最全面食疗,收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