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油茶籽油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的酶法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提取和加工技术。目前适用于工业化的常规加工方法依然为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和预榨浸出法。但压榨法提油率低、毒素污染风险大、蛋白质变性严重;浸出法溶剂残留高、五脱过度精炼导致反式脂肪酸和多环芳烃产生,不利于后续的副产物综合利用。水酶法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技术,利用酶的活性催化底物反应来分离油,其生产过程温和、高效、环保,无毒素残留,副产物可同时提取,有利于资源增值利用。
2、cn115232669a提到一种含角鲨烯的茶油制备方法,通过使用0.5~5%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或纤维素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经两次酶解4~12 h,获得了36.8%~70.3%的提取率。cn113667532a提到一种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油茶籽油及其湿法提取方法,通过在油茶籽仁粉中添加0.5%~2% nahco3的膨松剂,获得了最高86%的提油率。cn102550659a提到一种微波预处理水浸提食用油的方法,在0~90%乙醇、0~10% nahco3等膨松剂存在下,在300~60000 w对油茶籽等油料微波预处理1~15 min,可充分破坏油料细胞结构,但未提到提油率。我们的cn101906350a提到一种从油茶籽仁中提取油脂及回收皂甙和糖类活性物质的方法,使用料液比为1:3~6 g/ml,且进口诺维信果胶酶价格昂贵。
3、整体上说,现有油茶籽油水酶法提取过程存在能耗高、营养损失严重、提取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且在工业化应用上还存在许多技术难点,包括:基于油料亚细胞水平的高效粉碎预处理技术、规模化的油料分离装置及多相连续分离技术、专用酶制剂开发及降低酶成本工艺改良技术、以及副产物和功能因子绿色同时提取增值利用技术。这些问题限制了油茶籽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籽油的酶法加工工艺,包括:将粉碎后的油茶籽仁与提油助剂混合后进行微波处理,然后研磨成浆液;将所述浆液与水和果胶酶混合后进行提取,离心分离后获得第一油相和乳相;乳相经静置和冷冻破乳后离心分离,获得第二油相,合并第一油相和第二油相得油茶籽油;所述提油助剂为nacl和nahco3。
2、本发明的酶法加工工艺是一种低耗、高效的加工工艺,通过在研磨前使用提油助剂及微波预处理,有利于降低后续酶法提取过程中乳液的形成,本发明的工艺从源头减少了乳液量,有效解决乳化严重的技术难题,同时通过国产果胶酶高效降解细胞壁,能够促进油茶籽仁中的油大量释放,大幅提高油脂和副产物的品质和得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油茶籽的酶法提油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
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总油率为90%以上。
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营养成分的保留率在70%以上。
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nacl添加量为油茶籽仁质量的0.5%~2%,优选为0.8%~1.2%。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nahco3添加量为油茶籽仁质量的0.05%~0.5%,优选为0.08%~0.12%。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微波处理为在800~1200 w微波处理90 s以上,优选在800~900 w微波处理90~150 s。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粉碎的次数为3次以上,第1次粉碎后过2 mm以内网筛;优选过1~2 mm网筛。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研磨的次数为2~4次,优选4次。
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液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 kg: 2~5 l,优选为1 kg:2.5~3.5 l。
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果胶酶为夏盛品牌的果胶酶,优选为ffy-0654植物提取专用或fdg-2259果胶酶30万酶活。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果胶酶添加量为油茶籽仁质量的1%~1.25%。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的具体步骤包括:将所述浆液与水和果胶酶混合后,调节ph为3.5~5.5(优选4.5~5.5),在40~60℃(优选55±3℃)下提取1~8 h(优选2~4 h),然后在80℃以上灭酶(优选在80℃灭酶5~15 min)。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离心分离采用落地式离心机间歇分离,或者三相卧螺离心机或碟片离心机连续分离。
15、优选地,所述离心转速为4000~9000 rpm,优选为间歇分离4000~5000 rpm,连续分离6000~8000 rpm。
16、优选地,所述分离时间在间歇分离时为30~40 min,优选为分离3次,每次10 min,连续分离进料速度为5~20 kg/min,优选为10~15 kg/min。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加工工艺还包括:制得油茶籽油后,将渣相经超声波辅助深共晶溶剂提取茶皂素,再经微波干燥以制备脱毒饲料;将水相经喷雾干燥制得糖萜素。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耗、高效的油茶籽油的酶法加工工艺,通过筛选国产酶制剂,研磨前添加提油助剂并经微波预处理,显著减少了水和酶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源头上有效抑制了乳状液的生成,简化了后续脱乳化过程,大幅提高了油脂和副产物的品质和得率,经40~80 kg/批产品中试,实现了油茶籽的高效酶法提油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高了油茶籽油加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本发明为油茶籽油酶法绿色加工下的工业化生产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油茶籽油的酶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粉碎后的油茶籽仁与提油助剂混合后进行微波处理,然后研磨成浆液;将所述浆液与水和果胶酶混合后进行提取,离心分离后获得第一油相和乳相;乳相经静置和冷冻破乳后离心分离,获得第二油相,合并第一油相和第二油相得油茶籽油;所述提油助剂为nacl和nahc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acl添加量为油茶籽仁质量的0.5%~2%,优选为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ahco3添加量为油茶籽仁质量的0.05%~0.5%,优选为0.08%~0.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处理为在800~1200 w微波处理90 s以上,优选在800~900 w微波处理90~150 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 kg:2~5 l,优选为1 kg: 2.5~3.5 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酶为夏盛品牌的果胶酶,优选为ffy-0654植物提取专用或fdg-2259果胶酶30万酶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酶添加量为油茶籽仁质量的1%~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的具体步骤包括:将所述浆液与水和果胶酶混合后,调节ph为3.5~5.5,优选为4.5~5.5,在40~60℃下提取1~8 h,优选为在55±3℃下提取2~4 h,然后在80℃以上灭酶,优选为在80℃灭酶5~15 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采用落地式离心机间歇分离,或者三相卧螺离心机或碟片离心机连续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得油茶籽油后,将渣相经超声波辅助深共晶溶剂提取茶皂素,再经微波干燥以制备脱毒饲料;将水相经喷雾干燥制得糖萜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茶籽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的酶法加工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耗、高效的油茶籽油酶法加工工艺,通过筛选国产酶制剂,研磨前添加提油助剂并经微波预处理,显著减少了水和酶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源头上抑制乳状液的生成,简化了脱乳化过程,大幅提高了油脂和副产物的品质和得率,经40~80 kg/批产品中试,实现了油茶籽的高效酶法提油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高了油茶籽油加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本发明为油茶籽油酶法绿色加工下的工业化生产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魏征,杨剀舟,段章群,栾霞,薛雅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7
相关知识
一种直饮油茶籽油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油茶籽油低温冷榨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油茶籽毛油精炼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富锌油茶籽油高效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油茶蛋白肽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简介
油茶的做法配方及营养油茶面工艺
一种从油茶饼中提取残油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茶籽油加工设备,低温压榨茶籽油的工艺流程
健康营养型茶叶籽油绿色高效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网址: 一种油茶籽油的酶法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