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研究员,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岗位科学家,食品科学博士,注册营养师。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自媒体作者;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分会副主委等。
教授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血糖反应、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健康价值的影响、营养环境评价等。主编教材6本,参编教材12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33篇,出版食品营养科普书籍25本,撰写食品科普文章被报刊杂志转载超过6000篇。
文章来源:范志红—原创营养信息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
很多朋友有经常称体重的习惯。一旦看到体重上升,小心肝就会激烈震荡:怎么我又长胖了?
其实,体重上升可能有多种情况,不一定是你想象中那种发胖,甚至可能根本就没胖......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咱们这就来分析一下,各种体重增加的情况,到底是不是真的胖了。
情况1
大腿、臀部的围度有增加,能捏起来的肥肉明显厚了。但腰还是纤细的,腰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这种情况说明你积累了皮下脂肪。 年轻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容易在臀腿部积累脂肪, 但内脏脂肪 没有明显增加,健康危害小,只是可能影响到穿衣服的美感。
情况2
腿没怎么粗,但肚子和腰上的肉肉明显增加,腰线不清晰了。
这种情况的确是你长胖了,而且是 内脏脂肪增加,健康危害大。 赶紧调整饮食、运动减脂吧。
情况3
月经之前,肚子胀胀的,脸也有点肿肿的,体重增加两三斤。
这不是长胖,而是 经前期综合征 的表现。增加的重量不是肥肉,而是 激素变化带来的水分潴留,以及子宫内膜和经血。 只要月经结束,体重就会恢复正常。
注意这时候要多吃蛋白质,主食正常吃,但千万不要多吃味道太咸的食物,也不要吃大量甜食。否则身体肿胀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情况4
一顿高蛋白、高盐分的浓味大餐之后,体重增加两三斤。
这也不一定是长胖,而是因为吃得太咸太鲜了,钠摄入量爆棚,蛋白质摄入量也太高了,造成血液渗透压上升,人觉得口渴。由于肾脏排除钠的速度比较慢,喝进去的水不能及时排出去,储留在体内,造成暂时的体重上升。只需要吃两三天清淡少盐、蔬果丰富的餐食,体重就能恢复正常。
情况5
原来多日很少吃主食,只要恢复吃主食两三天,体重就会明显上升。
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情况下,人体会产生酮体,需要大量排尿把它们排出去。如果恢复正常吃主食,一方面排尿量会减少,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肝脏和肌肉共可储存 300~500 克的糖原。
糖原是一种亲水物质,在储存糖原的同时,也会增加身体水分,造成体重明显增加。在生物体中,糖原和蛋白质大概都要与 3 倍的水相伴存在,就像 1 斤纯瘦肉里一定会有 7 两水分一样。但存糖原和长胖无关,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
情况6
原来不运动,运动几周后,没看出发胖,甚至还显瘦了,但体重比运动之前还重了。
恭喜你,这说明你减脂增肌了。因为按同样重量来比较,肌肉体积小,脂肪体积大。体脂肪减少,体型变好,本来会带来体重下降,但因为肌肉和肌糖原也有增加,秤上的重量暂时变大了。肌肉增加,则代谢率会上升;肌糖原增加,则体能增强。以后你会逐渐变成不易胖的体质。
想一想,你的体重上升是哪种情况呢?希望大家都是最后一种增重!
网友 A 说:我是第六种情况!坚持运动一个半月,裤腰都感觉松了,本以为会掉秤呢,结果还重了一斤,真是太郁闷了,简直都想放弃了。这么说,结果还不错,我要继续努力! 网友 B 说:我是第三种情况!一到月经之前,我就没法继续节食,完全无法控制地想吃甜食,想吃各种甜的咸的零食。看来我应当喝酸奶、啃鸡腿,再加点没有油盐的主食。三餐吃饱饱的,就不想吃零食了。 网友 C 说:我是第四种情况!只要一吃外面大餐,后面几天就会体重上升。在家吃饭的时候体重都很平稳。但是我有个问题!
为什么一顿大吃大喝之后,当时并没发现体重明显上涨,过两天再称体重,却发现突然「飙秤」了?这个问题的确有很多网友问过。
对于
一次大餐之后,此后两三天体重上升几斤这种情况,我没有看到相关研究文献的解释,所以只能按个人的有限知识,给大家提供几个可能的解释。
对正常饮食的人来说,一次大餐所摄入的热量其实还是很有限的。1 克脂肪 = 9 千卡。所以,哪怕多吃了 1800 千卡(相当于 4 碗多米饭,近 400 克奶油蛋糕),也只能长 200 克纯脂肪,不可能增加两三斤甚至更多。
原因 1:钠摄入太多了,引起水分潴留。
「够味」的大餐,通常大量使用盐、蚝油、虾酱、味精、鸡精等高钠调味品,比平日吃进来的总钠量高得多。大量钠会让人觉得渴、多喝水,增加水分潴留,可能要等几天之后,多余的钠完全排出,体重才能恢复正常。
知识点1
大餐不仅仅有很多脂肪和蛋白质。让人觉得特别够味的菜肴,通常都是高钠的。所有咸味调味品都高钠,所有鲜味调味品也都高钠。再加些糖,能降低舌头对咸味的感知能力,让人感觉特别「醇厚」、「过瘾」,其实摄入的钠多得可怕。
知识点2
已经有足够的研究证据确认,如果不是偶尔吃咸,而是长期摄入大量的盐,确实会增加肥胖风险。
原因 2:糖原储量增加,并携带水分,引起体重上升。
对日常严格节食的人,或者很少吃主食的人来说,增加碳水食物和蛋白质后,肝脏和肌肉的糖原储存量会突然增加,而糖原也结合一部分水分,会增加体重。人体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总量可达 500 克左右,再加上携带的大量水分,有可能造成体重的明显上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知识点3
糖原也好,蛋白质也好,它们在体内都不是以干粉形式存在的。蛋白质是存在肌肉里的,一斤纯瘦肌肉里就会带着 7 两水分,糖原也是一样的。所以增肌、增糖原,都会同时增加水分,增加秤上体重。但这是一件好事,充足的糖原储备有益健康。
原因 3:高脂肪大餐会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在吃大餐之后,消化吸收可能会持续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所以摄入大量脂肪的不良效果是慢慢显现出来的,并可能持续影响后面两三天的代谢状态。甚至后面两三天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多吃食物、多喝水,使体重持续增加。
知识点4
脂肪本身不会升高血糖,但它会增加胰岛素分泌,而且有不好的第二餐效应。一餐饭的脂肪吃太多了,血糖峰值会推迟,血糖水平下降得比较慢;而且下一餐的血糖高峰会更夸张,引起脂肪合成增加。
胰岛素抵抗指数上升或分泌节奏紊乱,则可能引起餐前饥饿,食欲增加。
原因 4:月经周期激素波动,如果大餐正好赶上经前几天,更易导致体重上升。
对经前期的女性来说,月经之前几天本来就容易因为水分潴留而增重,如果正好吃了含钠过多、含糖过多的浓味食物,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总的效果就是:几天之内体重明显上升。
知识点5
月经周期到了经前几天时,孕激素处在高位,雌激素掉到低位,身体容易潴留水分,让女性感觉皮肤肿胀、腹部膨胀,甚至头也是胀胀的。此时再吃进来过多的盐和糖,就是雪上加霜了。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预防呢?
【要点 1】食物定量,不要日常半饿着,大餐时猛吃。
【要点 2】过咸、过浓、咸鲜口、甜咸口的菜肴别多吃,它们都是含钠大户。
【要点 3】如果不想涨体重,煎炸、油腻、含肥肉的食物都要限量。有胰岛素抵抗的朋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要点 4】月经前几天要控制盐和糖的量。吃够主食,加上蛋白质丰富又清爽的肉蛋奶,食欲就会比较平稳了。
如果已经吃了一顿浓味大餐,那就要注意后面几天吃清淡些,减盐减油,多吃些清爽的蔬菜水果和牛奶酸奶,多喝水,用钾离子来促进身体中多余的钠离子排出体外。对于已经长上去的肥肉,只能通过加强运动来消除啦。
所以呢,总体来说, 大餐之后飙升的体重,大部分是一个短暂的生理反应。 过几天之后,身体中潴留的水分排出,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任性大吃,身上的肥肉可能就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哦!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5 年 7 月 30 日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401138 名。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相关知识
【科普营养】体重控制困难,也许不是吃的太甜,而是吃的太咸!
胖子一定是营养过剩吗?医生科普:有一种胖叫营养不良!
狗狗干吃也不胖,主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吗?也许存在这几种问题
体重过百就是胖吗?一份女生标准体重对比照,也许你并不胖
【科普营养】食物是如何转化为体重/脂肪,令身体发胖的?!
【科普营养】减重减的是什么?不只是减脂肪
【科普营养】减重减掉的不只是脂肪
【科普营养】“减重和增重”吃法有什么不同?一文读懂!
【科普营养】减重减掉的不只是减脂肪
是胖还是瘦,不只看体重
网址: 【科普营养】「体重增加」不一定是发胖!也许是这些情况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