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美的路上,许多人常常会感到体重的增加像是挥之不去的烦恼。每当减肥的欲望化为行动时,总是有“神药”在路旁向你招手。这些减肥药看似能够快速解决肥胖问题,实则很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哪些才是真正获得认可的“正规军”。
了解肥胖是减肥的第一步。肥胖并非仅仅是多了一些肉肉,而是可能影响你的整体健康。成年人是否肥胖,通常被归结为体质指数(BMI),中心性肥胖和体脂比三个方面。BMI是通过体重和身高计算得出的,正常范围是18.5至23.9,超重是24及以上。为了简化计算,举个例子:如果某位女性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那么她的BMI = 60 / (1.6 * 1.6) ≈ 23.4,这就属于正常范围。
然而,仅仅BMI在正常范围内,你可能还是有隐形的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5厘米,而体脂比则是另一个隐秘的“敌人”:男性高于25%,女性超过30%就算体脂过多。因此,如果在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之后仍未见成效,或许就可以考虑医学干预。
好消息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五种减肥药物,它们是:1种口服药和4种皮下注射药物。具体来说,只有奥利司他可以口服,而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都是需要皮下注射的。所以,在这个“神药”层出不穷的时代,正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介绍奥利司他:它的工作机制是在吸收脂肪之前就“干扰”了脂肪酶的活性,使食物中的脂肪无法被分解和吸收。简言之,奥利司他的使用需要你在用餐时或者餐后不久服用,同时要注意膳食比例,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否则就会出现油性斑点和其他不适反应。针对减肥,奥利司他能有效帮助长期体重超重或肥胖者控制体重。
接下来是肽类药物,它们真的可以帮助你轻松减重。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机制都源自于GLP-1 (炎症性肽-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模拟身体分泌的饥饿激素,减少你的食欲和食量。例如,在乍一看冰箱时,它会“告诉”你:实际上你并不需要那么多食物,饱腹感会来得更快。然而,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但通常副作用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减轻。
最后是替尔泊肽,此药物在前面几种肽的基础上,加入了另一种机制,它能克服部分高饱和脂肪含量而导致功效降低的问题。适用于体重超重并伴有疾病的患者。
重要的是,无论是哪种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是控制体重的基础。浙大一院的专家赵主任强调,减肥药物仅仅是辅助手段,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才是最根本的。若曾经尝试用各种方法却始终未果,请不要自责,勇敢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使用任何减肥药物前,务必进行专业咨询,把握自身情况。如果在减肥的过程中感到不适,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因为盲目用药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快把手边那些未经证明的所谓“神药”抛弃吧,真正的健康减肥才要安全、科学和长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