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减肥餐也需“辨证施膳”

减肥餐也需“辨证施膳”

我们的中药减肥需辨证论治,那么减肥餐也需“辨证施膳”,不同体质的肥胖机制不同,饮食调理方向亦有差异。故需结合中医体质辨证,兼顾中药药效与营养均衡,避免影响药物吸收或加重体质偏颇。

通用饮食原则(适用于所有证型)

1.控量不极端:每日总热量比日常减少300-500大卡(约1碗米饭的热量),避免过度节食损伤脾胃(尤其脾虚患者)。

2.主食替换:用低GI(升糖指数)的粗粮,如燕麦、糙米、玉米、山药等替代精米白面,延缓血糖波动,减少脂肪堆积。

3.优质蛋白:每日摄入50-75g蛋白质(约1个鸡蛋+1杯无糖豆浆+100g瘦肉/鱼虾),增加饱腹感,避免肌肉流失。

4.高纤维蔬菜:每日500g以上(绿叶菜、菌菇、瓜类为主),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痰湿生成。

5.少糖少油:禁用含糖饮料、糕点;烹饪多采用蒸、煮、炖、凉拌,少用煎、炸、烤(易生痰助湿);调味用生姜、陈皮、山楂等药食两用食材,增强调理作用;尽量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每日20g内),避免动物油、油炸食品。

6.药食同源:根据体质添加茯苓、山药、陈皮、山楂等食材,辅助健脾、理气、消脂(需避开中药配伍禁忌)。

分证型减肥餐示例

1.脾虚湿盛型

核心表现:形体臃肿(松软如棉)、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

饮食原则:健脾为主,利湿为辅;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忌生冷(冰饮、生鱼片)、甜腻(蛋糕、奶茶);宜温性健脾食材。

一日食谱示例

早餐:山药莲子粥(山药60g+莲子20g+粳米30g,煮至软烂)+ 蒸苹果(100g,带皮)+ 水煮蛋1个(去皮)。

午餐:小米茯苓饭(小米40g+茯苓15g+粳米20g)+白术蒸鸡(土鸡100g+炒白术10g,蒸熟)+ 清炒芥蓝(200g,少油)。

晚餐:南瓜山药羹(南瓜50g+山药50g+牛奶50ml,打浆)+ 香煎鲫鱼(80g,用姜片、少许盐调味)+ 凉拌莴笋(150g,加陈皮丝5g)。

茶饮:炒薏米红豆茶(炒薏米20g+赤小豆15g,煮水代茶,温服)。

2.肝郁气滞型

核心表现:情绪焦虑、胸胁胀痛、经前乳房胀、舌淡红苔薄白。

饮食原则:忌辛辣(辣椒、酒精)、胀气食物(豆类、碳酸饮料);宜理气、疏肝食材。

一日食谱示例

早餐:玫瑰花燕麦粥(燕麦40g+干玫瑰花5g)+ 全麦面包1片(抹少量花生酱)+ 水煮菠菜(100g)。

午餐:荞麦面(50g生重)+ 番茄龙利鱼汤(龙利鱼100g+番茄1个)+ 凉拌木耳黄瓜(木耳30g+黄瓜100g+陈醋少许)。

晚餐:杂粮馒头(50g)+ 白灼虾(80g)+ 清炒茼蒿(200g)+ 茯苓百合粥(茯苓15g+百合10g+粳米30g)。

茶饮:玫瑰红枣茶(干玫瑰3g+红枣2颗,去核泡水)。

3.湿热内蕴型

核心表现:形体壮实(肌肉紧实)、面垢油光、易长痤疮、口苦口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

饮食原则:选择甘寒的清热食材(如绿豆、冬瓜、马齿苋)与淡渗利湿的食材(如赤小豆、玉米须)配伍,使湿热从二便排出;忌辛辣、油腻(辣椒、火锅、炸鸡、肥肉等);饮食清淡,少量饮水,避免牛饮加重体内水湿。

一日食谱示例

早餐:绿豆百合粥(绿豆30g+百合15g+粳米20g)+ 水煮蛋1个+ 凉拌黄瓜(100g,加少许醋)。

午餐:藜麦薏米饭(藜麦30g+生薏米20g+粳米20g)+冬瓜海带汤(冬瓜150g+海带30g,少盐)+ 白灼虾(80g)。

晚餐:清炒空心菜(200g)+ 茯苓豆腐(嫩豆腐100g+茯苓粉10g,煎至两面金黄)+ 番茄蛋花汤(番茄1个+鸡蛋1个)。

茶饮:玉米须茶(玉米须15g+车前草5g,煮水代茶)。

4.痰湿内阻型

核心表现:形体肥胖(腹部松软如球)、胸闷痰多、肢体困重、头晕目眩、舌淡胖苔白滑、脉滑。

饮食原则:选择辛温化痰的食材(如陈皮、生姜、萝卜)与健脾利湿的食材(如茯苓、山药、芡实)配伍,避免寒凉伤阳;忌肥甘厚味(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需控制每餐食量至“七分饱”。

一日食谱示例

早餐:陈皮茯苓粥(陈皮5g+茯苓15g+粳米50g,煮至粥稠)+ 蒸南瓜(100g)+ 水煮蛋1个。

午餐:山药芡实饭(山药60g+芡实20g+粳米30g)+ 萝卜炖羊肉(白萝卜150g+羊肉80g,少盐)+ 清炒茼蒿(200g)。

晚餐:薏米冬瓜汤(生薏米30g+冬瓜200g,煮汤)+ 香煎银鱼(50g)+ 凉拌木耳(100g,加陈皮丝3g)。

茶饮:生姜红枣茶(生姜2片+红枣3颗,去核煮水,温服)。

5.血瘀痰阻型

核心表现:形体偏胖(局部脂肪堆积明显)、面色晦暗、唇甲色暗、皮肤粗糙(或有黑斑)、经行腹痛(女性)、舌暗或有瘀斑、苔腻。

饮食原则:选择活血化瘀的食材(如山楂、玫瑰花、黑豆)与化痰祛湿的食材(如茯苓、陈皮、薏米)配伍,兼顾“化痰”与“祛瘀”;忌寒凉、收涩(冰饮、柿子、石榴等寒凉收涩之品会加重血瘀);忌油腻(如肥肉),以免助痰碍血;饮食温热,适度运动,温性食物可促进气血运行,配合适度运动(如快走、八段锦)增强化瘀效果。

一日食谱示例

早餐:山楂陈皮粥(干山楂10g+陈皮5g+粳米50g,煮至软烂)+ 蒸山药(80g)+ 水煮蛋1个。

午餐:黑豆薏米饭(黑豆30g+生薏米20g+粳米30g)+ 山楂烧排骨(排骨100g+干山楂5g,少盐)+ 清炒菠菜(200g)。

晚餐:玫瑰花茶粥(干玫瑰5g+粳米50g)+ 香煎三文鱼(80g)+ 凉拌紫甘蓝(150g,加少许柠檬汁)。

茶饮:桃仁红花茶(桃仁5g+红花3g,煮水代茶,月经期停用)。

关键注意事项

中药与饮食的相互作用:若中药含人参、黄芪等补气药,避免同时吃萝卜(破气)。若中药含清热类药材(如黄连、黄芩),避免辛辣温燥食物(羊肉、辣椒)。服用中药期间,一般忌浓茶、咖啡,具体需遵医嘱。

避免极端节食:每日碳水摄入不低于130g(约2两米饭),以防低血糖或代谢紊乱,尤其脾虚者需保证基础营养。

结合适度运动:推荐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散步(每日30分钟),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定期复诊:减肥期间需观察体重、腰围、大便、睡眠等变化,若出现腹胀加重、口干、月经紊乱等,需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中药或饮食方案。

本文科普支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黄洋、刘光伟

摘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号

相关知识

减肥餐也需“辨证施膳”
辨证施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湿热体质调理建议:辨证施膳、运动作息两手抓!
中医减肥秘方大公开,辨证施治瘦出健康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有效帮助降脂减肥
中医减肥辨证施治知识讲座课件.pptx
中医减肥辨证施治知识讲座课件PPT.pptx
减肥中医辨证课件.pptx
辨明体质九种情况辨证施治
三焦辨证施治

网址: 减肥餐也需“辨证施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