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Leptin)等异常。一方面针灸可以通过针刺身体相关穴位,达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的作用,而最终实现减肥。具体而言,即针刺不仅直接调控下丘脑外侧区饥饿中枢(LHA)、下丘脑腹内侧核饱中枢(VMH)的异常功能,还可以通过纠正肥胖大鼠杏仁核、纹状体等下丘脑摄食中枢的上级神经中枢的功能紊乱,间接调控VMH 的异常功能,抑制了亢奋的摄食,减少能量摄入;另一方面,增强产热,提高肥胖机体的温度和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由于Leptin 在肥胖症中起的重要作用,今后围绕针刺对Leptin 激素及其受体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将会深入。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辨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而实现减肥。
针灸包括耳针、体针及耳针、体针结合等治疗方法,单用灸法者报道甚少且多与体针联合使用。
针灸减肥的常用穴位有:
1﹒曲池
屈肘90 度,肘横纹头外0.5寸。直刺1~1.5寸。功用:清热利湿。
2﹒支沟
尺桡骨之间,腕上3 寸。直刺0.5~1 寸。功用:理气通便,促进代谢。
3﹒内关
腕横纹上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0.5~1 寸。功用:理气和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和胃降逆。
4﹒列缺
腕横纹桡侧端上1.5寸,两手虎口交叉,示指尖所指桡骨茎突上小凹陷处。斜刺0.5寸。功用:宣肺利水,通调肠腑。
5﹒水分
腹前正中线,脐上1 寸,直刺1~2 寸。功用:利水消肿。
6﹒天枢
脐旁2 寸,直刺1~2 寸。功用:调肠胃、理气血、消积化滞。
7﹒带脉
第11 肋端直下,与脐相平处,直刺1~2 寸。功用:调理带脉,收缩腹肌。
8﹒腹结
脐下1.3寸,旁开4 寸,直刺1~2 寸。功用:通腑化浊。
9﹒四满
脐下2 寸,旁开0.5寸,直刺1~2 寸。功用:利水除满。
10﹒关元
腹前正中线,脐下3 寸,直刺1~2 寸。功用:益气固本,利水化湿。
11﹒血海
髌骨内上缘上2 寸,或术者用(左)掌放在患者(右)膝盖上,掌心对髌骨,拇指尖所到处,直刺1~3 寸。功用:健脾化湿、活血调经。
12﹒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与胫骨粗隆平齐,直刺1~3 寸。功用:健脾化湿。
针灸减肥应注意如下事项:①准确定位:治疗找穴时,最好应用耳穴探测器或探测针在耳穴区寻找最佳敏感点,然后将针对准敏感点,准确压入,固定牢靠,轻轻揉压直到有明显的酸麻胀重的得气感为止;②严格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应做到严格消毒,所有的针和器械均应浸泡在75%的酒精或消毒液中备用,防止发生感染或污染;③定时按摩:埋针后,应在餐前半小时、两餐之间、晨起和晚睡前都要进行按摩,每餐按摩15~30次,按摩时手法宜轻柔、用力均匀;④患有出血倾向疾病者、义务献血未满一个月者、患有皮肤病者等均不宜采用针灸减肥。
针灸减肥是通过调整体内代谢,发挥内在作用的结果,所以治疗需一定的时间,一般需一疗程左右可初见成效。因此患者必须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切不可操之过急。通过大量减肥病例观察,由于针刺效应的积蓄作用,不少患者针刺停止后,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产生减肥作用。治疗期间配合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会使减肥的效果更明显。
针灸作为肥胖症的治疗方法之一,以其有效、疗效持久、简单、经济安全、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各种资料报道(焦琳,2008;何立,2008;刘运珠,2002)其疗效差异较大,这与病例的纳入标准,肥胖度的划分缺乏统一性有很大关系;且大多数资料未设立对照组,难以说明其优越性。
减肥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作用工程,任何单一的减肥方式都很难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