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秋高气爽、蟹肥菊香时,
正是吃蟹的好时光,
古人把“持蟹斗酒”、“赏菊吟诗”
作为金秋一大趣事。
螃蟹营养美味,
不过也不能随意乱吃,
这其中有很多的讲究与禁忌要了解清楚,
才能让我们在吃蟹这件事上更受益。
下面,让我们跟随疾控小卫士
一起来打开秋季吃“蟹”的正确方式~
赞一赞螃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属于甲壳类动物,分为海蟹和河蟹两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高蛋白:螃蟹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较高,高于大多数鱼类和虾类,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对于补充体力、增强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
▶️ 低脂肪:螃蟹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 矿物质丰富:螃蟹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是大多数水产品无法可比的,有助于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预防贫血等疾病。
▶️ 维生素含量高:螃蟹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群等,具有抗氧化、保护视力等作用。
正确挑选食用螃蟹小贴士
我们在选蟹时要选蟹壳青而蟹腹白的;新鲜的蟹类将其翻过来,能迅速翻身;用手触碰蟹眼,眼珠灵活转动,或是口吐泡泡,发出声音。不要购买死蟹。
谨记食品安全要点,正确烹饪,烧熟煮透
螃蟹的生长环境中可能含有副溶血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食用被此类致病菌污染的螃蟹,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细菌性中毒症状。因此加工烹饪螃蟹时,要谨记食品安全要点。
▶️ 清洁卫生、刀具和案板要生熟分开,防止带菌者和环境中致病菌发生交叉污染。
▶️ 烹饪过程中应烧熟煮透,确保螃蟹被充分烹饪至安全温度,杀灭食物中的致病菌;避免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
▶️ 熟制螃蟹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应及时冷藏,防止烹调后的食品受到二次污染 ,再次食用前需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特定人群需谨慎食用
过敏体质者:对海鲜过敏的人应避免食用螃蟹,否则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痛风患者: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影响健康。
素材来源: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所
作者: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实习生 李怡玮
指导老师:赵孟源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