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奶粉门事件

奶粉门事件

奶粉门事件是指2008年起中国曝光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系列公共安全事件,以三鹿集团问题奶粉最为严重。事件涉及蒙牛、伊利、三鹿等多家乳企,暴露生产环节掺假及监管缺失,直接威胁婴幼儿健康。

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专项检测发现,三鹿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最高达每公斤2563毫克,远超安全阈值,致5.3万名婴幼儿患肾结石。后续抽检显示,20家企业普通奶粉亦含三聚氰胺,其中三鹿集团产品含量最高达6196毫克/公斤。问题产品主要集中在9月14日前生产的批次,涉及成人高钙配方、全脂奶粉等品类。当局对问题企业实施召回、封存措施,全国市场涉事批次产品全面下架。检测结果同时显示87%受检乳企产品未检出三聚氰胺,医学专家指出成人食用低含量问题奶粉致病风险较低。

起因

播报

编辑

奶粉门事件

毒奶粉夺走无辜孩子的生命

奶粉门事件

由此,由蒙牛、伊利、三鹿等中国民族奶制品厂商主演的奶粉门事件展开!

检测

播报

编辑

又有20企业普通奶粉含毒

(北京讯)中国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三聚氰胺检测,再发现20家乳品企业的普通奶粉有三聚氰胺。

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的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以后,又组织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测,并在前晚公布了检查结果。

报道说,当局抽检了全国约290家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中的154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发现有13%的企业所产的奶粉含三聚氰胺。此外,当局抽检了9月14日(即三鹿宣布停产整顿之日)前生产的265个批次的产品,发现其中11.7%的批次含三聚氰胺。

毒奶粉多属三鹿集团

含毒量比婴儿奶粉更高

检验结果显示,检出三聚氰胺的批次产品仍集中在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而且其“含毒量”比婴儿奶粉更高,最高含量达每公斤6196毫克。此外,石家庄宝城乳业、唐山市龙源乳业的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被发现在每公斤5500毫克以上。

导致5万3000名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的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的含量最高是每公斤2563毫克。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推算,婴幼儿配方粉中三聚氰胺的安全阈值应为每公斤15毫克。至于成人,美国提出人群每天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3毫克,在这种剂量水平下就是安全的。

新华社引述医学专家说,成人的生理功能和饮食结构与婴幼儿不同,食用奶粉中含有少量的三聚氰胺可以自行排出,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很小。

据人民网披露,这轮涉及的毒奶粉,都是一些供不同年龄层的成人、女性和学生食用的高钙配方、全脂或营养奶粉。

新华社强调,检测结果显示,市场上大部分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是安全的,有134家企业未检出三聚氰胺,占87%。

报道也强调,有问题的批次产品,有关企业已按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在销售地宣布召回和退货,中国各地已经全部封存和下架,市场上销售的奶粉已没有上述批次产品。有关地方和部门也将进一步查明问题产品污染原因,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奶粉门事件
怡慧奶粉最新事件深度解析
安怡奶粉事件有哪些
配方奶粉最新事件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始末
光明奶粉怎么样 光明奶粉最新事件2013
燕山奶粉事件,质量与安全引发关注热潮
最新奶粉事件,公众关注引发责任重塑热议
国产婴幼儿奶粉有出过哪些事件?
伊利倍冠奶粉最新事件,品质监管与公众关注的交汇点

网址: 奶粉门事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