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肺部疾病的早诊早治愈发受到重视。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早期肺癌若能及时发现并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现实中,肺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10%,平均生存期仅约1年。而肺结节作为肺癌的重要“预警信号”,其良恶性鉴别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在这场与肺癌的艰难“博弈”中,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的肖湘生教授,用62年的从医经历,为提高早期肺癌、肺结节诊断准确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医征程:深耕肺部影像诊断六十余载
肖湘生196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后,被分配至广州军区某结核病医院。在那个肺结核肆虐的年代,目睹年轻战士因误诊失去生命,他开始系统研究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15年间,他阅片超10万张,建立起国内首个结核性结节影像数据库,发现下叶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特殊类型的影像学特征,为后续肺癌鉴别奠定了病理基础。
1978年,肖湘生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师从国内影像诊断大师荣独山教授,潜心钻研早期肺癌的影像诊断。在7年的理论研究阶段,专注于“早期肺癌征象的病理基础,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完成国内首个“肺癌影像-病理对照研究”:将切除的肺癌标本在负压下还原,与术前X光片逐帧比对,首次揭示胸膜凹陷征的病理机制——肿瘤牵拉导致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确空泡征对早期腺癌的诊断价值,提出“分叶征源于小叶间隔增生”的理论。这些发现为肺癌影像诊断从经验判断迈向病理循证提供了关键支撑。
1985年,博士毕业的肖湘生进入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工作,开启了长达30年的理论消化、教学相长和提高阶段。将研究生期间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诊断水平。在此期间,他不仅自身持续精进,还致力于培养影像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共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106人。带领学生深入研究肺癌的病理基础、影像表现及检查方法,如他和李党民共同研究的靶扫描技术,大幅提高了图像分辨率,为肺癌诊断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在他的严格教导下,众多学生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其中一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多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退休后,肖湘生也并未停下脚步,毅然迈入发挥余热阶段。他心系患者,看到许多病人因误诊而遭受痛苦,凭借强烈的责任心,继续投身医疗工作,力求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
科研突破:筑牢肺癌精准诊断与治疗基石
肖湘生在肺癌和肺结节诊断领域的科研成果斐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早期肺癌检出的最优方案,极大提高了早期肺癌的发现率,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机。首次提出小叶间隔增生是肺癌分叶的主要因素,最早明确了空泡征的病理基础及其对早期腺癌和肺泡癌的诊断价值,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胸膜凹陷征的病理机制和分型,提出典型者对肺癌诊断具有特异性。此外,他还阐明了肺癌动态增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最早报道MRI信号模式和点簇状高信号对肺癌组织类型的鉴别意义。这些成果为肺癌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介入治疗方面,通过多种手段证明肺癌血供来自体循环,并最早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癌。这一创新疗法将治疗显效率从51.9%-61.5%大幅提升至89.1%,同时制定了一套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使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从2%-8.1%降至零。该技术显著改善了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上海长征医院影像科已完成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7000余例,至今未发生过一例严重手术并发症,许多患者经治疗后生存期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行业赋能:推动肺癌诊疗水平整体提升
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肖湘生将国内肺癌的初诊正确率从70%左右提升至98.2%,这一显著成就对我国肺癌诊疗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各地医院纷纷借鉴诊断方法和技术,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使更多患者能够在疾病早期得到有效治疗。
肖湘生积极参与行业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华放射学会、中华心胸放射学会、中国肿瘤介入治疗学会等30多个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开展学术讲座等方式,分享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促进了影像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为了将先进的诊疗技术推广到全国,肖湘生举办肿瘤介入治疗规范化学习班,为各地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成为当地肺癌诊疗的骨干力量,带动了基层医院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使更多患者能够在本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肖湘生教授从医62载,始终坚守在肺癌和肺结节诊断的前沿阵地,用一生的心血和智慧为提高早期肺癌、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不懈努力。他的科研成果、临床实践贡献推动了我国肺癌诊疗事业的巨大进步,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供稿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相关知识
揭秘医院影像诊断新利器:精准图像算法,开启健康守护新时代
从CT影像看肺部健康:如何识别肺炎、肺结核和肺癌
AI医疗影像:重塑医疗诊断的未来
全景医学影像: 智慧医疗打造医学影像诊断新体验
产学研结合 AI影像赋能精准医疗
当AI成为医生的“第三只眼”:医学影像学迎来人机共舞新时代
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医学影像新时代的领航者
为医学影像诊断插上“智慧翅膀”
从1个小结节,发展成肺癌,需要几年?
医学影像:诊断健康的窗口
网址: 神眼是怎样炼成的:62载从医征程,革新肺结节影像诊断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