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肥胖防治日:男子一年减重超100斤,减重代谢手术让他重生

中国肥胖防治日:男子一年减重超100斤,减重代谢手术让他重生

5月11日是中国肥胖防治日,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中国人群超重率达31.4%,肥胖率12.2%,是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图片

5月9日,在长沙西湖公园,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举办“全民健康走”活动,减重代谢外科朱晒红教授团队减重专家与数十位“胖友”共同参与,专家团队现场答疑。现场,来自长沙的41岁徐先生带着女儿来参加全民健康走,168CM身高的他体重曾达到236斤。每年体检时都提示重度脂肪肝,血压血糖也超标。

“那时候嗜睡很严重,开车都打瞌睡。”徐先生回忆,一闲下来就打瞌睡,但是睡眠质量并不好。除了嗜睡,自己的血糖也出了问题。去年,徐先生在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接受了减重代谢手术。如今,他的体重从236斤降到了134斤,体重减轻后,身体的毛病也逐渐消失了,“体检脂肪肝也没有,血压血糖也恢复了正常。”

图片

与徐先生类似,来自平江的年轻姑娘小徐也有同样的经历,身高150cm的她体重曾达到160斤。小徐回忆,那时候由于体重太大,上楼很费力,跑几步就累。

“一天吃四五顿,每次外卖都是双人的分量。”小徐说,由于太胖自己很自卑,不愿意拍照,买衣服都是能穿上就买。为了减肥,她曾尝试过很多方法,在健身房请私教,效果不明显还反弹严重。

在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经检查,小徐BMI值达到了35,正常人的指数是18.5至23.9,此外,被诊断为中重度肥胖,还有脂肪肝。去年11月,小徐接受了减重代谢手术,如今,体重103斤。小徐说,自从体重减下来,自己像是换了个人,不仅自信了,追求者也有很多。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朱晒红副院长介绍,肥胖是重大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生活,更危害健康。减重代谢手术不仅是治疗肥胖,更重要的是对于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各类肥胖相关疾病有非常优秀的治疗效果。通过手术,很多肥胖合并糖尿病的人群都告别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图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肥胖症人数达到9000万,青少年肥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湘雅三医院副院长朱利勇表示,希望通过全民健康走活动,以及健康科普宣传,传递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大家学会正确的减肥方式。

专家表示,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2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普遍缩短。

目前,减肥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低热量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等手段对于减重具有一定效果,适用于轻度肥胖的患者,但同时也存在疗效不确切、易反弹、长期疗效不确定等问题。对于重度肥胖及病态肥胖的患者,已经丧失节食、锻炼等方式减肥的机会。而手术减肥,即减重手术减肥,是国际公认对于病态肥胖及肥胖并发症最佳治疗手段,长期疗效确切,并发症缓解效果良好。

图片

据悉,手术通过胃部分切除或改道,通过改变胃肠激素、限制食物摄入、重塑中枢神经调控、改善脂肪炎症等机制有效减轻体重,改善肥胖并发症。通常可减除超出体重80%左右。同时经过长期的学科发展,手术安全性良好,死亡率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朱利勇副教授表示,肥胖的常规治疗最重要的是限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饮食以高蛋白、优质蛋白为主,同时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更要注意身体,坚持每周三次以上的有氧运动,每次有氧运动时间45分钟以上。他提醒,不要盲目使用一些减肥产品,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引发腹泻等,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减肥方式。

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孙许龙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中国肥胖防治日:男子一年减重超100斤,减重代谢手术让他重生
7个月减重100斤,减重手术适合哪些人?|世界防治肥胖日
超级肥胖男子呼吸衰竭,减重代谢手术助他享“瘦”健康人生
半年狂减180斤!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重度肥胖的有效手段
体重超400斤小伙手术“缩胃”,术后半年有望减重100斤
安医大二附院:体重402斤男子接受减重代谢手术
BMI=54.5!减重代谢手术为15岁肥胖患儿成功减重
15岁男孩体重超220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施减重代谢手术
世界防治肥胖日|专家提示:这些人可以做减重代谢手术
中国减重手术最胖患者一年将甩200余斤

网址: 中国肥胖防治日:男子一年减重超100斤,减重代谢手术让他重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