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万承奎教授的健康秘诀
世界和平基金会“自然医学功勋奖”得主,中国卫生部首席健康专家万承奎教授,虽已年过八旬,却保持着三十多岁的体态与生理指标。他的健康秘诀何在?其中之一便是“晚饭不吃,饿‘治’百病”。万教授认为,晚饭适量减少或不吃,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有效改善多项生理指标,甚至有助于心脏等脏器功能的提升。这种饮食策略,或许能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1.1 ► 晚餐的饮食策略
许多人误以为晚间饥饿时需要进食,然而,正确的养身之道恰恰相反。中医和佛教均推崇“过午不食”的理念,这里的“午”指的是中午的11点至13点,意味着超过13点后就不宜再进食。那么,饥饿时该如何应对呢?推荐饮用果汁或食用水果。这两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养生,还能让你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免费开胃汤的同时,感受到身体的轻盈与苗条。这就是“晚饭不吃,饿治百病”的深意所在。
1.2 ► 过午不食的智慧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应对饥饿而随意进食,然而,真正的养身之道在于有意识地选择饮食。中医和佛教的“过午不食”理念,提醒我们在适当的时间进食,避免过度摄入。当饥饿时,不妨尝试饮用一杯果汁或享用一份水果,这样既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又能保持养生的平衡。以智慧选择饮食,是我们守护健康的关键。
022. 健康生活方式要点
2.1 ► 饮食与情绪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从每一天的点滴开始。只有每日都保持健康,才能确保一生的安康。万承奎教授曾指出:“用肚子吃饭只是满足温饱,用嘴巴吃饭追求的是口腹之欲,而唯有用脑子吃饭,才能确保健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用脑子吃饭”呢?关键在于“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的饮食原则。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七个方面的饮食要点: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和愉悦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健康。人非圣贤,孰能无怒?我们都是有情感的生物,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气时发泄情绪,这是人之常理。然而,过度的情绪波动却可能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确保在适当的时候释放情感,但又不让情绪过度泛滥。
2.2 ► 营养与饮食防过剩
红薯被誉为世界上的最佳食品。遵循一个饮食原则至关重要:植物性食物应占膳食的70%至80%,而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则控制在20%至30%。然而,当前我们的饮食习惯恰恰相反,这可能是导致肥胖、糖尿病和痛风等疾病高发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是不可或缺的。建议每人每天食用2至4种水果,3至5种蔬菜,这样有助于预防癌症、保护心脏,这是21世纪营养的新理念。
营养过剩同样会引发健康问题,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关注了营养不足的问题,而忽视了营养过剩的潜在风险。事实上,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类似于“营养中毒”的症状。因此,在制定饮食计划时,我们不仅需要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还要注意控制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
2.3 ► 酒精摄入影响及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中吸烟位居榜首,而酗酒,即过量饮酒,则紧随其后。据研究显示,一次过量饮用白酒,其危害不亚于罹患急性肝炎。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不仅损害肝脏,还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和认知能力下降,这是因为大脑细胞在酒精作用下大量死亡。专家建议,每天饮用一两白酒是安全量,同时适量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和啤酒也对健康有益。然而,过量饮酒则会对身体造成全方位的损害,包括伤肝、伤脑、伤心以及损害其他脏器。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健康生活全指南:饮食、情绪与自我管理
活力再生!身体健康管理新策略
情绪管理:健康生活的情绪调节术
高中生活中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pptx
情绪管理之道:探索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与策略
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pptx
健康饮食与体重管理新策略
高效健康饮食计划与管理策略.docx
心理健康: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关键策略是什么?
情绪管理:稳定心态的策略与技巧
网址: 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新策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