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力。一旦脾胃受损,百病易生。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脾胃的健康,避免任何伤害它的行为。
伤脾胃行为解析
食欲亢进与肥甘厚味
食欲亢进指的是食欲过于旺盛,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而身体无法完全消耗。这种情况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尽管饭量不大,但体力活动严重不足,使得能量摄入远超消耗;
饮食结构不合理,偏爱油炸、煎炒、香浓、肥甘厚腻等食物,这些食物往往难以消化吸收。
有些人吃饭速度过快,狼吞虎咽,与别人同样的时间却摄入更多食物;有些人食量较大,能吃得多。然而,脾脏作为调节能量进出代谢的重要器官,我们需要保持能量的平衡。为此,我们可以控制食量,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同时增加运动量,以消耗掉多余的能量。
过度饱食的影响
过度饱食会损害脾胃功能。当胃部被过度撑大时,脾胃的负担也随之加重,不仅无法有效吸收营养,还会损耗身体的元气。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适量,避免贪食美味而忽视脾胃的承受能力。俗话说:“七分饱,胜调脾剂。”这意味着每餐只需吃七分饱,就能有效地保护脾胃健康。同时,改变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也是维护脾胃功能的关键。
忽视早餐的危害
不吃早餐会干扰胆汁的正常排泄,导致其瘀滞,进而影响脾胃的功能。脾胃在运化过程中若缺乏胆汁的参与,会引发腹胀和消化不良的问题。此外,脾胃功能受损后容易产生痰湿,这也是不吃早餐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之一。
情绪波动的损害
过量的饮食会损伤脾胃,而持续的忧思同样会损害这一器官。在中医的理论中,肝与脾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肝受到伤害时,脾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过度的思虑和情绪波动都可能对脾胃造成损伤,这在作家、文秘、策划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等职业群体中尤为常见。
久坐对脾的伤害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久坐被视为一种伤肉的行为,长期下来也会对脾造成损害。中医认为,脾脏负责肌肉的营养和运动,而久坐者因缺乏运动导致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濡养。这样一来,脾运化的精微物质无法正常舒布,最终可能聚集成痰湿,转化为脂肪,进一步损害我们的脾脏健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久坐,而是定期起身活动,促进肌肉的濡养和脾脏的正常运化。
补脾佳品和食疗方
芡实的功效和作用
芡实是一种在《黄帝内经》中被列为上品的药材,由于其独特的功效而脱颖而出。芡实,这一被认为的“水中人参”,不仅药用价值高,还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食材。因其形状酷似鸡头,故又称“鸡头米”。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芡实情有独钟。他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健壮的体魄、红润的面色和敏锐的思维,这都得益于他对养生的深入研究。苏东坡每天都会取煮熟的芡实1粒,含于口中,细细咀嚼,直至津液满溢,再反复鼓漱,最后缓缓咽下。他坚持每天食用10-30粒,长期不懈。此外,他还特别钟爱用芡实煮制的“鸡头米粥”,并赞誉其“粥即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称其具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神奇功效。
芡实被赞誉为健脾“冠军”,又名“鸡米头”。相较于偏寒性的薏米,芡实性味甘平,药用价值亦不俗,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适量食用芡实,不仅能健脾除湿,还能有效缓解脾虚、久泻等症状。
山药芡实粥的做法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道补脾健胃的食疗方——山药芡实粥。对于脾胃虚弱的朋友们,不妨尝试一下,看看它是否能帮到你。
食材:山药400克、芡实50克。
制作步骤:首先,将芡实彻底清洗后,用清水浸泡两小时或以上,以确保其充分吸水膨胀。接下来,便可开始烹饪山药芡实粥,享受这道补脾健胃的食疗佳方。
将山药的外皮削去,切成薄薄的片状,之后放入淡盐水中浸泡片刻。
把已经浸泡充分的芡实从水中捞出,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制大约30分钟。
将已切好的山药片加入锅中,与芡实一同继续煮20分钟。
山药,这一健脾佳品,在《神农本草经》中被誉为甘、温、平且无毒,它能补益脾胃,进而滋养肝肾。长期食用,不仅能补五劳七伤,更能强健肝肾,使人耳聪目明。脾胃健康者,运化能力强,吸收好、代谢佳,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此外,山药还能强阴除烦热,正是现代人所急需的。与芡实强强联合,调理脾胃自然不在话下。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中医脾胃调理: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
情绪与脾胃的关系
中医如何理解脾胃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影响脾胃健康 中医教你养脾胃
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pptx
胃健康困扰民众 专家:“护胃要趁早” 调整饮食、情绪管理并重
情绪管理:情绪健康的关键,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脾胃好坏和情绪的关系
情绪与健康:探索情绪养生之道与日常情绪管理方法
女性健康保护:情绪管理与饮食指导
网址: 脾胃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