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而生活质量成为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运动康复作为提升肿瘤患者体质、改善心理状态、减少治疗副作用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那么运动康复对患者能起到哪些帮助呢,在运动前要做哪些准备呢,肿瘤患者可以选择哪些运动方式呢。下面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一、运动康复的重要性
1. 提高体能与免疫力
适当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感染和疾病复发。
2. 减轻治疗副作用
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常伴随疲劳、肌肉萎缩、关节疼痛等副作用。运动有助于缓解这些不适,改善身体机能。
3. 改善心理状态
运动能够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情绪状态,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
4. 促进社交与融入
参与集体活动或康复运动,有助于患者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减少孤独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运动前的准备
1. 咨询专业意见
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康复师,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确定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2.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个人的病情、体能、兴趣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类型、持续时间、频率等。
3. 逐步增加强度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和难度,避免过度劳累。
4. 准备合适的装备
穿着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装,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三、适合肿瘤患者的运动类型
01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针对癌症患者当前个体状态和健身目标,健康和体能状态较好者可从中等强度开始,但对整体状态较差者,可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地调整至适宜有氧运动强度。
02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提高肿瘤患者肌力、耐力和爆发力,也能改善其心肺功能、肌肉骨骼系统、关节活动度、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通过哑铃、弹力带等工具进行轻量级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
03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运动是一种通过有意识地控制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过程从而逐步放松全身的方法,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减少疼痛,提升身体平衡能力。
04
整合运动方案
太极、八段锦、气功、瑜伽等整合运动方式能安全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躯体和情志相关症状,是癌症患者适宜的综合运动方式。一般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 30~60 分钟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时应保持适度的疲劳感,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不适或加重病情。
2. 监测身体反应
运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
3. 保持充足水分
运动前后及过程中应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4. 保持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为运动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肿瘤患者的运动康复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它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更能提升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患者朋友们一定要遵循科学的运动康复建议,治疗过程中及康复期更好地通过运动促进健康恢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 | 肿瘤科
文稿 | 张鸽
编辑 | 袁雅楠
校对 | 郭宇
审核 | 东梅 苏玉珂
★ 往期精彩内容★
【建院70周年】守正创新 凝心聚力 砥砺奋进 继往开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
【建院70周年】古韵今风 岐黄新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70周年发展纪实
【重磅】“一附院精神”正式发布
【重磅动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士成就展示馆”开馆 云展馆同步上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