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章为健康养生科普,配图辅助理解,旨在健康养生宣教,非专业治疗建议。
文章来源:养生知识小站
出处:原创首发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忙碌的时候,人的心反而越乱?
前几天,一位老朋友在电话里跟我抱怨:工作焦虑、晚上总是睡不好,早上起来满脸疲惫,整个人一点精神都没有。
他说:“咱们这年纪,怎么感觉压力比年轻时还大呢?”其实,这种情况在身边太常见了,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上班族、照顾家庭的人,压力像一块大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咱们经常说要养生、要调理身体,但你发现没有,很多人只关注吃什么、喝什么,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础的事情——我们的心。
心静了,人自然就健康。
可是,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手机一响、微信一来,心里立马就焦虑起来。
所以,冥想这个词,这两年才越来越火。
你是不是也听别人说过冥想,但心里还有点疑惑:这玩意儿到底管用吗?
是不是只有年轻人能练?
年纪大了,坐不住,脑子里老有事,能不能学?
讲个身边的例子。
之前有位朋友,四十多岁,事业有成,就是睡眠不好、总是胡思乱想。
她试过喝各种助眠茶、吃褪黑素,效果都不怎么样。
后来,孩子学校的心理老师建议她每天坚持做十分钟冥想。
刚开始她也不信,觉得自己静不下来,结果坚持一个月后,她跟我说:“现在晚上能踏实睡到天亮了,白天也不容易烦躁,做事效率都高了!”听到这,我心里其实挺感慨的。
其实,冥想并不是多神秘的事。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提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要学会让心静下来,身体的气血才能流通顺畅。
现代科学也有研究,像美国哈佛大学就做过实验,发现每天坚持冥想十分钟,能有效降低压力激素,提升大脑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咱们中国古人讲“静以修身”,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不是说多运动有助于减压吗?
为啥非得坐着不动?”其实,运动和冥想是两码事。
运动是让身体发泄出去,冥想是让心安静下来。
你看,有的人运动完还是心慌慌的,就是心没静下来。
冥想,就是练心,让你从内到外都放松下来。
很多人一听冥想,脑子里就冒出一个画面:盘腿打坐、闭着眼睛、啥也不想。
其实啊,冥想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规矩,也不用非得像和尚一样盘腿坐着。
咱们普通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专注呼吸就行。
哪怕你躺在床上,只要能让自己静下来,都是有效的。
有朋友会觉得,自己一静下来,脑子里反而胡思乱想,杂念更多了。
其实,这很正常。
人的大脑就像个闹钟,习惯了嘀嘀嗒嗒不停地响,一下子让它安静下来,肯定不适应。
冥想的关键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而是学会“看着自己的念头飘过去”,就像看云一样,不去抓住、不去评判,慢慢你就会发现,心真的能静下来。
之前有位亲戚,退休后总觉得生活没目标,心里老是空落落的,晚上睡不好,白天也容易发脾气。
后来,我让他每天饭后坐一会儿,闭上眼,听着自己的呼吸,啥也不做。
刚开始他嫌无聊,坚持了一周,竟然发现情绪好多了,家里人也说他脾气变温和了不少。
他自己说:“没想到这么小的事,竟然能让人心里舒服那么多!”
还有一位朋友是企业白领,每天工作压力大,常常吃饭都没心思,动不动就头疼。
她试过各种养生方法,后来在专家推荐下开始练冥想,每天中午午休时练十分钟。
坚持两个月后,她告诉我:“头疼少了,做事也更专心,对同事脾气都好了。”原来,心一静下来,身体的问题也跟着改善了。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其实一直都很重视心的养护。
比如《本草纲目》里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意思就是,心静了,人才健康,心躁了,百病生。
老祖宗的智慧,咱们不能丢。
现代医学也发现,长期处于焦虑和压力状态的人,免疫力会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有数据显示,长期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失眠、消化不良等问题。
你说,咱们每天抽十分钟时间练练冥想,是不是比吃药还实用?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很多老人越活越明白,心态也越来越平和?
其实,他们有自己的“冥想”方式。
像晒太阳的时候,闭上眼睛感受温暖;或者坐在公园长椅上,啥都不想,静静地听鸟叫。
这些,其实都是冥想的变种。
咱们没必要把冥想想得太复杂,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让心安静一会儿。
有些朋友可能担心,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学不会冥想。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
冥想没有年龄限制,不管你是二十岁还是八十岁,只要你愿意尝试,都能从中受益。
有的人觉得自己坐不住,那就可以试试“行走冥想”,就是慢慢走,专注脚步和呼吸,也很有效。
重要的是,找到最舒服的方式,而不是强迫自己。
【解决方案】
其实,冥想真的没那么难。
每天抽十分钟,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闭上眼睛,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你会发现,呼吸变慢了,心跳也慢慢平稳下来。
杂念来了也不用怕,就像看云一样让它飘过去。
慢慢地,你的内心会越来越平静,睡眠也会跟着改善,压力自然减少。
如果你觉得静下来很难,也可以借助一些小工具,比如听冥想音乐、自然的流水声,或者跟着手机上的冥想APP练习。
有的APP还会有引导语,帮你一步步放松身体,非常适合新手。
实在不习惯,也可以试试“呼吸冥想”,只要专注呼吸,数着呼吸的节奏,心就能慢慢静下来。
对于睡眠不好的人,推荐在晚上睡前做冥想。
可以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注意力放在鼻子的呼吸上,不去管脑子里的杂念。
时间不用太长,五到十分钟就很合适。
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睡眠质量真的会提升不少,第二天精神头也足了。
有些朋友工作特别忙,抽不出专门的时间冥想。
其实,日常生活中也能练习冥想。
比如早晨醒来别急着起床,闭上眼睛,体验一下呼吸的感觉;午饭后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坐一会儿,哪怕只有五分钟,也是很好的冥想时间。
关键是让大脑有个短暂的休息,让心灵慢慢沉淀下来。
如果你是个“急性子”,静坐冥想实在坚持不下来,可以试试“行走冥想”或者“家务冥想”。
比如擦桌子、洗碗的时候,专注手里的动作,别让脑子乱跑,这也是很有效的练心办法。
冥想的本质,就是让你的注意力回到当下,不被外界琐事牵着跑。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冥想虽然简单,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次练习时,建议选择在安静、不易被打扰的环境,最好穿宽松舒适的衣服。
冥想过程中尽量不要被手机、电视干扰。
如果有高血压、严重心脏病等慢性病,练习时注意身体反应,出现头晕、心慌要及时停下来。
如果长期失眠或焦虑特别严重,建议还是要配合专业的心理疏导或医生建议。
冥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慢慢养成习惯。
有人可能头几天效果不明显,别着急,坚持下来你一定会看到变化。
咱们做养生的事,也讲究个“水到渠成”,只要你愿意每天给自己十分钟,慢慢让心静下来,身体和情绪都会越来越好。
最后,给大家一个冥想的小食谱:每天早晨或睡前,闭上眼睛,专注呼吸十分钟。
如果实在静不下来,可以听一段舒缓的音乐,或者念一段喜欢的诗词。
时间不用太久,关键是坚持下去。
冥想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冥想,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平静,生活越来越健康。
记住,养生不仅仅是吃得好、睡得香,心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咱们一起加油,从今天开始试试冥想吧!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静心冥想内心平和少疾病
冥想养生:探索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冥想养生:内心的平静,身体的健康
冥想,让内心更加平静,让心理健康更加美好!
睡前冥想: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有效方式
冥想有何好处?解析健康与内心平静
禅修冥想:每周活动,寻找内心平静
冥想的和谐与健康:实现内心平静与延缓衰老的奥秘
冥想养生:探索内心的平静与健康的奥秘
每天静坐几分钟,对健康有何影响?冥想与健康,科学最新发现
网址: 冥想十分钟,内心更平静,现代人减压的有效方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