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零距离|16+8轻断食:隐藏着哪些健康风险?

健康零距离|16+8轻断食:隐藏着哪些健康风险?

2025-09-20 16:21 来源: 抚顺市中心医院订阅号

发布于:北京市

近年来,“16+8轻断食”可谓风靡一时。它的做法简单明了:每天所有进食压缩在8小时内完成,剩下的16小时则完全不吃东西。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打卡”分享,不少健身博主也大力推荐。听起来轻松有效,是不是?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种饮食模式背后,隐藏着不少容易被忽略的健康隐患。

代谢率下降:小心越减越难瘦

人体有一套聪明的自我保护机制。连续16小时不进食,身体容易“误会”正处于饥荒状态,于是自动调低基础代谢率——也就是你安静时消耗的能量。

研究表明, 长期执行16+8轻断食的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降低10%~15%,代谢率也随之减慢。

结果就是,即使你吃的和以前一样多,体重却越来越难下降,甚至悄悄反弹。

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时长期采取这种饮食,还可能损害胰岛β细胞,增加未来发生代谢疾病的风险——这一点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提示。

营养不良+肌肉流失:恶性循环的起点

要在8小时内吃够一天所需的全部营养——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很多人来说非常困难。吃得不够或品种太单一,就容易出现:

蛋白质不足:身体会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来供能,导致肌肉流失。而肌肉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肌肉少了,基础代谢进一步降低,形成“减肥瓶颈”;同时,肌肉流失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膳食纤维不够:容易引起便秘或肠道菌群紊乱;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比如缺铁可能贫血,缺钙影响骨骼,整体免疫力也容易下降。

心血管:意想不到的牵连

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哈佛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显示,每日进食窗口小于8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正常进食(12~14小时)的人群高出135%,这可能与肌肉流失有关。动物实验提示,长时间空腹后进食可能触发大脑应激反应、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低血糖:不容忽视的身体警报

长时间禁食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持续下降。对于健康人来说,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人群)风险更大——血糖骤降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即使没有糖尿病,空腹运动或本身有低血糖倾向的人,也可能因16小时禁食而诱发严重不适。

肠胃不适:看不见的黏膜刺激

长时间禁食后,胃部分泌的胃酸没有食物中和,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溃疡的风险。而进食窗口内,许多人因饥饿感容易暴饮暴食,或选择高油、高糖、辛辣食物,进一步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胃痛、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

情绪和认知:饿不得也急不得

饥饿会刺激大脑中的杏仁核(情绪中枢),导致烦躁、焦虑、易怒等情绪问题。研究显示,禁食16小时后,人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和记忆力会明显下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于有情绪性进食问题的人,这种模式还可能加重心理负担,甚至诱发暴食症。

16+8轻断食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

孕妇、哺乳期女性:需要全面营养支持宝宝发育;

儿童与青少年:身体正处于成长阶段,禁食可能影响发育;

老年人:肌肉本就容易流失,营养不良风险更高;

已有慢性病的人群: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盲目断食可能加重病情。

你的身体健康,远比一时的“瘦”更重要

“16+8轻断食”短期内体重下降,多半减的是水分和肌肉,而不是脂肪。长期执行,不仅减肥效果难以维持,还可能引来代谢紊乱、营养缺失,甚至多种慢性病。

重要提示:任何饮食方法都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如果想尝试轻断食,请务必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对大多数人来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仍然是安全、有效也更可持续的健康选择。

市民的关切,我们的行动!

持续聚焦您关心的健康热点、常见误区、季节高发病、慢性病管理等民生健康议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16+8轻断食
“16+8轻断食”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
“ 16+8 轻断食”:开启健康饮食之旅
哪种轻断食更好瘦? 16:8、5+2、隔日断食?
“16+8轻断食”翻车了?最新研究揭示惊人健康“陷阱”
如何健康地“16+8”轻断食?快进来听科普啦
健康轻食,这些风险不可轻视
“零食真相揭秘”,你以为健康的零食,其实隐藏着什么危机?
如何能健康地“16+8”轻断食?快进来听科普啦
“16+8”增加91%心血管死亡风险?轻断食该继续吗?

网址: 健康零距离|16+8轻断食:隐藏着哪些健康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