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会持这样的观点,特别是中医爱好者,他们认为中医并不推崇现代体育运动。这是因为运动在中医眼中意味着将五脏六腑的气血调取出来,以供应四肢末端,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可能并不能真正强身健体,反而可能伤及身体。
011. 中医对现代运动的看法
1.1 ◆ 现代运动与气血调取
他们还举例说,许多军人脉象沉细无力,而许多运动员的寿命也并不长。这些都是过度训练的结果,透支了内在的精气来充养肌肉,导致外强中干。中医认为现代运动可能耗损气血,过度训练可能有损健康,尤其体现在运动员的伤病和长寿问题上。然而,为什么那些经常锻炼的人看起来状态却很好,摸脉也不沉细,反而显得很有劲呢?
1.2 ◆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全面,它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适用人群。在古代,人们主要依赖体力劳动,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往往导致“劳则气耗”和“久行伤筋”的问题,因此医生会劝诫人们注意劳逸结合。然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速气血运行,而不必过度担忧脏腑受损。对于现代人来说,普遍缺乏运动。那么,“经常锻炼”的定义是什么呢?是每周锻炼超过一定次数吗?
1.3 ◆ 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4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样的锻炼频率通常被认为是“经常锻炼”。然而,按照现代大多数普通人的运动强度来看,这实际上连古人日常体力活动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更别提“劳则气耗”的程度了。而且,体育运动是否意味着透支脏腑?这主要取决于运动量是否达到“过劳”的水平。每周适量运动并不像传统中医所担忧的那么危险,只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就不会伤身。
022. 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建议
2.1 ◆ 年龄与运动量的关系
另外,只要摄入足够的粮食和五谷,脾胃功能正常(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强健脾胃),人体就能化生足够多的后天之精,进而充养脏腑,补充因运动而调取的精血。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天年》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行为状态,并指出这些差异主要归因于气血水平的不同。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因气血水平变化而应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尤其是年龄增长需要调适运动强度。
2.2 ◆ 年轻人的运动安排
10岁以下的孩子充满活力,他们喜欢上蹿下跳、追跑打闹,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20岁以下的青少年则喜欢快步走,他们的好动性格显而易见,对生活充满了好奇与热情。而到了30岁以下,青年人的步伐逐渐稳重,他们更习惯于以正常速度走路,彰显出成熟与稳重的一面。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天性活泼好动,这得益于他们具备支持这种活动的生理基础。35岁以下的青年应选择适合自身活力水平的运动,不必模仿中老年的运动方式。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每天适度进行诸如跳操、慢跑、爬楼梯或打球等活动,既是可行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 不同健身方式的谨慎态度
中医对某些健身方式持谨慎态度,特别是那些以“健美”为目的,追求肌肉块大小,并通过极低的体脂率来突出肌肉轮廓和线条的撸铁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与健康并无直接关联,反而可能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对于以“健美”为目的的训练方式,中医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可能带来生理和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普通人而言,过度追求肌肉的健美训练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在满足他人的期待之前,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实际需求。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中医视角下的健康运动:适度为衡,过犹不及
健康养生:中医视角下的运动前热身技巧
运动咋适度?中医来相助
运动咋适度?中医来相助(健康驿站)
健康驿站丨运动咋适度?中医来相助
中医视角的颜面美观与脾健康
中医学角度的健康饮食观.docx
运动生理学视角下的在线健身课程设计
过度运动会抑制生长?各年龄段运动安排表了解一下
春季适合户外运动,养生角度选哪种运动好?
网址: 中医视角下的运动健康观:气血、年龄与适度运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