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在十分钟内解决一顿饭。然而,快速进食的习惯不仅让我们无法充分享受美食,还可能给健康带来负担。那么,吃饭快究竟有多不利?我们该如何调整呢?
01 吃饭为什么要慢下来?
无论是看到还是闻到美食,我们的身体开始分泌瘦素,这种激素有助于调节饱腹感,抑制食欲。然而,瘦素的作用需要20到30分钟才能发挥。快速进食会导致在饱腹信号发出之前就吃得过多,让我们无意识地摄入超出身体需要的食物。
1. 胃肠功能改善
慢慢吃可以增加食物的咀嚼时间,食物在进入胃前就得到充分研磨,帮助消化吸收。这能减少因快速进食导致的胃胀、胃痛等问题,还能保护胃黏膜。
2. 牙龈更健康
细嚼慢咽可以锻炼下颌力量,改善牙床健康,增进牙龈的血液循环。此外,咀嚼时分泌的唾液中的抗菌成分,有助于抵御口腔细菌。
3. 降低代谢疾病风险
研究显示,吃得快的人肥胖的风险是慢食者的两倍,而他们罹患糖尿病的概率更是普通人的三倍。因此,减缓进食速度可以有效控制摄入量,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4. 降低癌症风险
食品的适宜温度是10—40摄氏度,超过50度可能会对食道造成伤害。在慢慢吃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吃过热的食物,减少食道癌的风险。
5. 减轻心理压力
慢速进食能够提高海马体的血流量,促进分泌使我们感到愉悦的血清素,让我们的用餐过程更放松。
02 正餐的最佳用餐时间
快速进食不利,但过于拖拉也不理想。据专家建议,健康成年人吃早餐应耗时15-20分钟,午晚餐则应为20-30分钟。同时,增加咀嚼次数,给予胃部充分时间做出反应。
03 如何调整快速进食的习惯?
如果你已经习惯快速用餐,以下五个小窍门可以帮助你调整进食速度:
1. 留出足够的进餐时间
建议每天早上7-8点吃早餐,11点吃午餐,晚餐则应在17-19点,以保证每餐有充足时间。
2. 吃到七分饱
避免过度饮食,适时停止进食,留一点空余空间,减少肠胃负担。
3. 优先吃饱腹食物
一顿饭中,先喝一些汤再吃蔬菜,可以有效增加饱腹感,减少后续的高热量食物摄入。
4. 吃饭时全心投入
避免边吃边看手机或电视,这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消化。专心享受每一口食物。
5. 增加食物纤维
选择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红薯等,有助于缓慢进食。
快速用餐的习惯虽然看似无害,但对身体的多重影响不容小觑。改变饮食方式,细嚼慢咽,从今天开始迈向健康的饮食生活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