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8 日,肝脏病学领域的顶刊 Journal of Hepatology 发表一篇论文,首次公布了全球首例猪肝移植患者的死因。
完成这项移植的团队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在术后存活了 171 天,团队称之为「史无前例」。[1]
图源:参考资料 1
全球首例活体猪肝移植:术后 7 天已下地行走
在中国,每年有数十万人经历肝功能衰竭,但 2022 年只有约 6000 人接受了肝移植。
随着国内外医疗团队在心脏、肾脏等领域进行异体器官移植的尝试,猪肝移植也逐渐引发关注。不过,与心脏和肾脏相比,人体肝脏具有更复杂的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和免疫调节,这给异种移植带来了不小挑战。
2024 年 5 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布:成功将基因编辑供体猪肝移植到了一位 71 岁的肝癌患者身上,标志着全球首例活体猪肝移植顺利完成。[2]
图源:参考资料 2
接受这次猪肝移植的是一位 71 岁的男性患者,确诊为乙肝肝硬化、肝右叶巨大肝细胞癌(HCC)。根据评估,患者无法耐受右叶切除术,经介入等治疗无效,随时可能出现破裂。因此,在充分征得家属、患者、和各方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决定对这位患者开展异种辅助肝移植研究。
2024 年 5 月 17 日,手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倍成教授团队进行。由于患者右叶巨大肝癌,手术首先对这部分肿瘤进行切除。术中发现剩余的左侧肝脏无法满足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决定供体猪的肝脏移植到患者右侧肝窝内。
图源:参考资料 1
供体猪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魏红江教授团队,预先敲除了 10 个基因(GTKO、CMAHKO、β4GalNT2KO、hCD46、hCD55、hTBM、hEPCR、hCD47、hCD39、hCD59),避免异种器官移植出现超急性及急性排斥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
手术非常顺利,移植和再灌注完成后,移植物立即变红色,并观察到金黄色胆汁从外胆管流出。术后第 7 天,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自由活动。
胆汁分泌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到术后第 16 天达到约 400mL,随后胆汁分泌量开始减少,稳定在每天约 150mL。
图源:参考资料 1
监测患者的胆汁酸水平,结果显示:
术后第 1 天,猪肝产生的初级胆汁酸显著增加,在术后第 3 天,猪初级胆汁酸总量达 7004nM,但到术后第 5 天降至 3452nM。经过巴利昔单抗干预后,猪胆汁酸水平在术后第 9 天回升至 13309nM。
人总初级胆汁酸浓度与猪初级胆汁酸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手术当天为 398nM,之后到术后第 45 天增加至 53604nM。
移植后第 1 天,血清中猪与人的初级胆汁酸比率从 0.014 急剧增加到 1.811,表明猪移植物对胆汁酸合成进行了有效补偿。
图源:参考资料 1
术后第 10 天对异种猪肝进行活检,结果显示门管区个别胆管周围有稀疏淋巴浆细胞浸润,胆管内无明显上皮变性,无血管炎表现,排斥活动指数(RAI)评分为 1 分,术后第 25 天再次活检,RAI 评分仍为 1 分,提示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此外,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异种移植过程中虽然存在免疫细胞激活和抑制现象,但未观察到明显的异种免疫排斥反应。
术后 38 天移除猪肝,术后存活 171 天创纪录
不过,虽然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较好,术后也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1:血栓形成
术后早期,患者即出现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 D-二聚体水平的持续升高,虽然持续使用依诺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但 CT 显示,移植后的猪肝内肝静脉末端有一小结节性血栓。
图源:参考资料 1
不良反应 2:异种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xTMA)
术后第 25 天起,患者的肌钙蛋白水平在 8 天内从 0.0679ng/mL 急剧上升至 0.9496ng/mL,提示心脏压力逐渐增大。
术后第 28 天和第 33 天的心脏 MRI 也显示,患者出现急性炎症变化。
术后第 31 天,患者的临床情况恶化,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水平升高,蛋白尿持续存在,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至 17x10^9 /L。同时,血红蛋白水平降至 90g/L 以下,裂细胞百分比升至 4.0%。
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测量显示,从第 5 天开始显著增加,在第 26 天和第 27 天达到峰值 1514U/mL。
图源:参考资料 1
不良反应 3:器官功能障碍持续恶化,决定紧急切除异种移植肝
虽然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对其进行了强化干预,但患者的裂红细胞计数和肌钙蛋白水平仍持续升高,并伴有 24 小时尿量减少和血气分析中乳酸水平升高,提示器官功能障碍正在恶化。
术后第 37 天,患者出现晨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迅速下降。立刻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但症状并未改善,之后患者出现轻度意识障碍。
考虑到异种移植肝存在持续补体激活和内皮损伤的风险,治疗团队决定紧急进行异种移植肝切除术,于术后第 38 天实施。异种移植物移除后,患者的整体情况保持稳定。
不良反应 4: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移植术后第 135 天,患者突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后紧急进行内镜止血。术后第 138 天和第 148 天再次出血,均通过内镜止血。
术后 142 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两条源自脾静脉主干的胃底静脉曲张支流,在胃底形成一个大的交通性静脉曲张丛。
随后对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进行经皮肝静脉曲张栓塞术(PTVE)。术后血管造影显示,脾静脉主干完全闭塞,胃底静脉曲张丛无浑浊。
不过,尽管采取了这些干预措施,患者还是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最终于术后第 171 天死亡。
图源:参考资料 1
在研究论文中,团队分析认为,xTMA 是本例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在切除猪肝后患者明显改善,但由于 xTMA 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这或许是未来提高异种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突破方向之一。
「存活 171 天堪称史无前例。这个病例证明,基因工程猪肝确实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发挥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倍成教授解释道,这一病例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了猪肝移植的前景,更展现了需要克服的障碍。「凝血功能失调和免疫并发症,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3]
猪器官到人异种活体移植情况梳理
(点击文字链接可跳转至丁香园往期文章)
猪肾移植:
● 全球首例猪肾移植:最新!全球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死因首次公开
● 全球第 2 例猪肾移植:刚刚,全球第二例猪肾移植患者去世
● 全球第 3 例猪肾移植:世界第三例猪肾移植患者,因排异取出猪肾
● 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人体临床试验: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临床试验来了
● 全球第 4 例猪肾移植:NEJM 最新!全球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死因公开
● 亚洲首例猪肾移植:亚洲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术后已 103 天
猪心移植:
● 全球首例猪心移植患者 2 个月后死亡
● 术后 6 周,世界第 2 例猪心移植患者刚刚宣布死亡
● 世界首例猪心猪肾移植,为什么都没撑过 2 个月?死因居然都是…Nature+Cell 重磅!
● 最新!全球第二例猪心移植患者,死因首次公开
猪肝移植:
●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完成!71 岁患者移植猪肝,已下地行走
●全球首例!中国院士团队完成猪肝移植,与上次有何不同?
中国团队在异种移植领域的其他进展:
● 西京医院再创突破!这个领域有了中国方案|对话研究团队
● 国内首次突破!猪的器官有望移植给人?团队最新解读
策划:肯德羊|监制:z_popeye
题图来源:参考资料 2
相关知识
全球首例!中国院士团队完成猪肝移植,与上次有何不同?
世界首例猪肾移植患者,刚刚宣布死亡,术后存活 2 月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亚洲首例,中国院士团队完成!69 岁患者移植猪肾,已自主排尿
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临床试验来了
刚刚,全球第二例猪肾移植患者去世
世界首例猪心猪肾移植,为什么都没撑过 2 个月?死因居然都是…Nature+Cell 重磅
国内首次突破!猪的器官有望移植给人?团队最新解读
英媒:出院两个月后,全球首例猪肾脏移植者去世,具体原因有待调查
被迫手术取出:全球第二例猪肾移植,47 天后肾功能衰竭
网址: 最新!全球首例猪肝移植患者,死因首次公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