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接纳自己的现状吗?如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习成绩等?
* 你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如开朗、乐观或内向、孤傲等性格?
* 你能接纳自己的情绪体验吗?包括正性情绪(开心、惊喜等)和负性情绪(焦虑、悲伤等)?
大家可能对自身的积极方面,如高挑的身材、优异的学习成绩、开朗的性格、愉快的心情,都是乐于接受的;而对于自身的消极方面,如平凡的相貌、贫穷的家庭、害羞的性格、抑郁的情绪,则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
不接纳自己的人常常会有某种程度的自我否认和自我排斥。例如,一个女大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
因为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刚入学时,我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楚,我责怪自己,为什么平时没有多努力一些,考场上没有发挥得更好一点。我甚至觉得在这个学校里一点前途都没有了。这种矛盾与痛楚折磨了我许久。
但是,这个女孩后来认识到了只有接纳自己才能有自信,带着那么多对自己的不满和拒绝,是不能成长的。所以,她后来谈到:
我当时想,无论怎样,我都不要再苛求自己,要学会包容,学会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现在我已经停止了否认和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变得自尊和自爱。同时也更加自信了,我又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的确,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正视,对自己有那么多的不满与失望,甚至是否定和拒绝,那他怎么能引导自己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停止苛刻的要求自己,不去无端忧虑和自责,做到自我接纳,接纳全部的自己。
(一)自我接纳的概念及意义
那么什么是自我接纳呢?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楚地认知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取得成功;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身的评价并不稳定,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就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就说明他没有明显的自卑心理,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心理上比较平衡,他们采取的自我防御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二)如何做到自我接纳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我接纳呢?根据在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大家有效地实现自我接纳。
1.正视自己的缺点
不论自认为有多少缺点和不足,做了多少傻事、坏事或蠢事,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为自己辩护,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如果一个人能够正视并且接纳自己的弱点,那就意味着他不但正确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这可以使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自责和沮丧上,而是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或者增强自身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2.正视自己的负性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负性情绪,如:嫉妒、恐惧、紧张、生气、愤怒……如果我们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压抑、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苛求自己。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
因为负性情绪就是生命中合情合理的部分,例如,不小心扭伤了脚,我们会感到疼痛;孩子夭折,我们会感到痛苦;当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感觉恐惧;有人离开时,我们会感觉悲伤,这就是生活,是合情合理的痛苦。基本的人类情绪,如恐惧、愤怒、悲痛等,自有他们重要的存在目的:它们保护我们,提醒我们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恐惧驱使我们对潜在的危险格外小心谨慎,愤怒激起我们的勇气,悲痛促使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它们是促使我们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负性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性情绪的问题。
有位同学谈起曾经困扰她很久的一件事:她上初中时,外婆病重,她每周都去看望外婆。有一个周末,她因为作业实在太多,没有去看外婆,打算下周多陪老人家一会儿。没想到,外婆就在那周去世了。“这么 年,她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这件事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自己的父母忙于工作,从小就是被外婆照顾,可是连外婆病重自己都没有去看望,也没有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可是,接受关于自我接纳的训练后,她好像一下子就想通了。她觉得:“既然再怎样自责都无济于事,那么我就争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重要的还是做好现在。其实从那以后,我只要有空就会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去看奶奶。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3.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无条件的接纳是心理咨询中以“人为中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强调咨询师应该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接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限制,或者父母、学校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他人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无法接纳自己。在这里,我们提倡的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就是,不管我们外表如何——美丽,平凡,甚至是丑陋,不管我们能力如何——过人,平庸还是低人一等,不管我们性格如何——被人喜欢的,不被人喜欢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带批判,没有是非对错。
三、自我接纳≠止步不前
自我接纳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特质。但有些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自我接纳岂不变成固步自封了?自我接纳会不会导致自暴自弃?这是很多人对自我接纳存在的一种误区,担心自我接纳会使自己不思进取,甚至认为自我接纳等于自暴自弃。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我们善于自责,不善于接纳,习惯于追究自己的不足,也逐渐学会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
其实,进取心有两种,一种是避免遭受失败,一种是追求自我成长。不接纳自己的人,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所以很难鼓起勇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即使在别人看来,这种要求是他可以达到的,所以这种人的进取心更多地用在了避免失败上。导致的结果是,他无法取得建设性的进展,能够做到的仅仅是避免遭受失败。而对于接纳自我的人来说,仅局限于自我接纳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很多贫困的人能够接受贫困,却不能改变贫困一样,接纳自我之后,还应学会自我成长。接纳自我的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对自己的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他们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力,为自己制订出建设性的成长计划,从而使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向成功之路。
因此,全面地认识自己、真诚地接纳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突然变得美丽、自信起来,周围的一切也更加的清新,原来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可爱之处。所以,只要拥有一个包容的心,爱上自己不难。爱自己、爱生活、爱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你的世界从此与众不同!
=========================================================
我们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不能接受自己,骂自己,甚至恨自己,心中经常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内心经常有一些矛盾和冲突,经常困扰着我们。现在介绍个方法给大家,叫做“接受自己法”,这个方法大家可以经常做。方法很简单,做了之后,会有欢喜、满意、震撼····的感觉,很多人会流下幸福的眼泪。“接受自己法”是处理内心矛盾和冲突起源的方法。成长过程中产生对自己“身份”的信念错位的事情很多,结果的现象总是不出三个可能:(暂时把成长过程中的自己称为小孩):现在的自己不接受小孩,小孩不接受自己和小孩不接受当时身边的一些人。
“接受自己法”是处理“自尊”问题的一个效果很快和很好的技巧。
(1) 找个宁静、舒服的地点,做下来。深呼吸、放松。
(2) 把注意力集中在体内的潜意识之处,对它致谢,并请它让你与过去成长过程中的自己沟通。请潜意识让这个成长中的自己呈现出来,即呈现有景象和声音。
(3) 集中注意力,诚恳地向潜意识重复以上要求,直到过去的自己在脑中出现(多数为小孩时代的自己,一下称为“小孩”)。观察这个小孩正在做什么,及他的内心状态和情绪感受。如果潜意识没有明显的反应,也可以回想自己最小时候的外貌,如仍然没有,可以想象自己在某一个幼童岁数时“会”是怎样的。(如果脑中只是看到身形,看不到面孔,可以继续做下去)
(4) 对小孩说,你是他多年后的样子。这么多年中经历了很多学习和成长,现在回来帮助他,给他支持、给他保护、让他更开心、更成功地走他未来的路。
(5) 若感到他有自责的心态,告诉他你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已经掌握了很多更加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技巧。当时的他,尚未学会这些技巧,他只可以凭当时他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趣处理每一件事。事实上,他已经做得很好,看看你现在的情况,便是证明。然后,用语言肯定小孩拥有的能力(如好奇、有活力、想突破、更开心、努力地活好每一天,想帮助自己、想保护自己)。
(6) 如果感到他有责怪别人(如父母、家人,或曾经伤害过他的人)的心态,告诉他,这些人没有学过怎样去做他们当时的角色,他们只可以凭当时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做出最好的行为。告诉小孩,在那些人做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些正面的动机,我们现在能够明白很多这些正面动机,虽然我们还不能全部明白。其实,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让我们学习一些事情的推动力,你这么多年的成长便证明了这点。然后,用语言肯定小孩拥有的能力。
(7) 如果对小孩感到反感、抗拒,告诉自己,那小孩当时很辛苦,没有人教他很多你今天懂得的东西,也没有人给他足够的帮助与启发。无论怎样,小孩都在尽力地学习和成长,他不断在努力使自己成长得更好,使今天的你能够掌握如此多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享受人生中这么多的一切。
(8) 看着小孩,想想他那时的寂寞、彷徨、无助、甚至害怕,同时想想他那样勇敢、努力,再想想他的一份好奇、爱心、想与人接触、想好好地成长的生命力。再心中向他说话,说说你对他的感谢,给他同情,让他知道你怎样向想、也让他向你说话。在对话中找寻出可以互相接受的肯定与认同,直至相互都感到完全的宽恕与接受。(过程中不断地注意脑中的景象——小孩有什么变化,小孩的表情及身体语言的变化,直至小孩平静,有正面、安心的,甚至笑容,才算成功)
(9) 这时或许有需要用“宽恕法”、“感知位置平衡法”、“消除恐惧法”等其它技巧去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事情。
(10) 现在,看着小孩,伸出你的双手,向他说:“是我们连结在一起的时候了,过去这么多年的迷惘、探索、不安,现在都成为过去了。我感谢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的成长是因为有你,我会用这份多年发展出来的能力保护你、照顾你。”想象小孩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终于,他接受你的双手,你把他拉过来,拥抱他,感觉你给他的力量使他放松、安定、有自信,没有了恐惧、彷徨。感受一下你们两人在一起的力量,那份力量怎样使你更为完整、更能处理人生中需要处理的事。对小孩说:“我俩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一同快快乐乐地在人生中前进。”然后,感觉两人融合在一起。
=========================================================
接受自己就是不要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人,会容易否定别人,妒忌别人,对别人的成就看不过眼。否定自己的人,总会找机会去证明自己不够好,否定自己的成就或者事事要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错。
一个否定自己的人,总有非常大的一份无力感,因为这个人的大部分力量,就是在那个被否定的“自己”里面。
用一个比喻:想像你是一个连体婴儿,左边的一个叫“我”,右边一个叫“自己”。两边有些时候很和谐一致,做什么事都做得很好,但是也有些时候在吵架。“我”自以为是老大,不接受“自己”,而事实上,“我”的双手双脚没长好,要靠“自己”才能走路、做事。所以现在“我”不接受“自己”,便什么事都做不出来了。
“我”不接受“自己”,而力量总是在“自己”里面。何以见得?“我”就是认为“该怎么样”的一个,而“自己”就是“不应该那样”的一个。“我”是乖孩子,“自己”是坏孩子。坏孩子总是比乖孩子有力量:定罪的孩子总比听话的孩子力量大;顽皮的孩子总比坐得乖乖的孩子懂得更多、做得更多。我们不是去做坏孩子做的事,二是吧坏孩子的力量用在更有效的事情上。
“我”不够好,这是事实,但是怎样的不好也还是拥有很多力量、知识、经验和潜质。更重要的是:没有了这个“我”,便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我”就是基础平台,在上面盖什么高楼大厦都有可能。
不接受这个平台的话,则无法把任何东西建筑起来。不接受自我的最典型的说法就是“我必须不满意今天的成就,才可以在明天有更大的成就”。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逻辑,为什么不是“充分满意今天的成就,才可以在明天有更大的成就”?把到今天为止所做的去掉,你明天就必须从头来过!
对自己到今天为止所做到的充分接受和感到满意,带有那份满足、感恩、喜悦的心情和成就感,明天便有更大的动力和自信去发展得更好更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我们必须肯定自己的能力,肯定做得好的部分坚信能够每天都有所进步。
“我”不够好,但是明天可以更好。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每天都做到比昨天更好,每天有学习、有提升、有更多成功快乐。
否定了自我,每天的成功快乐自然很少。
——李中莹《重塑心灵》
=========================================================================================
一、如何理解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此外,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
二、自我接纳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自我接纳是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正视,那他怎么能引导自己向上?更何况,在生活中,不接纳自己的人常会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认和排斥上,带着那么多对自己的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又怎么可能成长?
自我接纳加上能力,这是构成自信的两大基石。
有自我接纳,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行为,总有一天,就会具备能力,并最终具备自信。
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让一个青年学生早日摆脱自卑这一“青春病”,更可以让其早一天走向自信。
进取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接纳自己的人未必一定会进取,但是,不接纳自己,也很难有较大的进步。
进取心有两种,一种是追求成长,一种是避免失败。不接纳自己的人,他的进取心更多地用在了避免失败上。因为他不信任自己,所以,很难鼓起勇气对自己提出高要求。结果就是,他无法取得建设性的进展。
三自我接纳的方法
1、停止与自己对立
“停止与自己对立”是指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不论自认为做了多少不合适的事,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参考句式:“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
2、停止苛求自己
具体说就是,允许自己犯错误,但在犯错后要(1)做出补偿,以弥补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损失;(2)不二过,也就是一个错误不犯两遍。
参考句式:“不论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我选择不二过,而不是不断地责备自己”。
3、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
如果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抑制、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对自己生气。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
人产生负性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
所以,不要怕产生负性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性情绪的问题。
参考句式:“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性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
4、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
参考句式:“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四、关于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
能否接纳自己是一个人能否具备自信和追求成长的前提,但是,如果一个人止于接纳,他就很难有发展和成长。
1、以建设性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如果一个人能够正视并且接纳自己的弱点,那么,弱点也是有意义的。首先,它让我们懂得自己的局限性,使我们不至于狂妄自大,并且使我们懂得尊重有相应长处的人;其次,能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把时间花在自责和沮丧上,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只要我们能吸取教训,那么,错误就会成为我们的老师。因为,从修正错误中学习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2、尽可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到万不得已不必取长补短
杨眉的观点是:如果我们的优势是学文,就不要跟潮流去学理。我们可以尽量发挥文科的优势,而不必强迫自己把理科也学得很棒。
但是,作为一个必须得学好数学的经济院校的学生,不论我们多么喜欢文科,讨厌数学,我们都要遵守游戏规则,把数学学好。此时,我们不能避短,而且也没有可能避短。
这时,我们就只能取长补短(取别人数学之长补自己数学之短),同时又要注意扬长补短(扬自己文科之长补自己数学之短)。
五、学习接纳他人
仅仅对自己的接纳是不够的。个人和社会要想进入良性循环,就需要与他人合作,而一个不能接纳他人的人,无法与他人友好合作。
其实,真正接纳自己的人也会接纳别人,而无法接纳他人的人也不能接纳自己。
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无法容忍自己的弱点。可是,他内在的生命尊严拒绝接受这一否定。当两者间的冲突导致焦虑后,就会出现了投射,即把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说成是别人所有的,就成了别人不能接纳他。
既然别人不能接纳他,他当然就无法接纳别人。这是在人的无意识中发生的,从不接纳自己到不接纳他人的心理过程。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能否自我接纳,来推断出他能否接纳别人,也可以从一个人能否接纳他人,推断出他是否接纳自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真诚地接纳自己,就会很自然地去接纳别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学习接纳别人入手,尝试着接纳自己。如果接纳别人,尊重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对我们做出积极的回应。久而久之,我们在别人对我们的接纳里,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于是,自我接纳便会产生,其结果殊途同归。
使别人感到被接纳的方式有很多,最主要的有:
1、倾听。与人交往时能不加评论地、认真而又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述说;
2、尊重别人。即不论对方怎样,都尊重对方生命的尊严;
3、假如你想与之交往,一定要主动。让对方首先感受到你的友好与诚意;
4、能够发现并且表达对别人优点的欣赏。“每个人都喜欢喜欢自己的的人”,真诚地表达欣赏从来都是能迅速地进入他人视野的捷径。
============================================================================================
行动来源于思维,发现很多时候排斥批评指责他人,不能接纳他人,实际上是不能接受自己。
你不能等同于你的身体,思想,心灵,行为,你是他们的体验者,你拥有的身体,心灵,头脑,感情,但它们都不是你.证明我们不能将这些等同于自我,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大多数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自我接纳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因为自己的某个错误行为批评自己,因为某个想法,某个没有达成的目标,没钱的处境,偶然没有控制好坏脾气而批评自己,我们不能因为某个思想行为情绪而批评自己,他们不能代表你自己,他们只是你的一部分,也就是不能以为局部而否认整体。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点,我们做个比喻:你有一篮水果,篮子里有各种水果,其中有梨.梨的样子很好看,表面光滑,汁多吃起来也很可口,还有苹果,苹果表面有斑点,也不好吃.还有一些水果腐烂了.那么你会不会因为篮子里装有一些好吃好看的梨就说这是一个好篮子,你又会不会因为篮子里有一些腐烂的水果而认为这是个坏篮子?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能按所装水果的好坏来判定篮子是好坏,因为篮子只是篮子,水果只是水果.同样的道理,你也不能因自己曾经做过一些错事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就像你不会因为自己曾经有过良好的表现,而认为自己就是伟人一样。
很多人都是有条件地接受自我,而不是无条件的接受自己,比如说在某项重要任务获得成功时,赢得别人赞许和认可时,为什么说无条件的接受自我非常重要呢?因为如果你不能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话,你就会经常贬低自己,你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失败和缺点而责备自己.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犯一些错误,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样你就会经常陷入自责。
如果你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你敢于公开,诚实地面对自己,人们便会信任你,主动追随你。
很多人没钱是因为他不能够接纳那个没钱的自己,很多人没找到真爱恰恰是因为他不能够接纳自己不可爱的部分,"自我接纳"这个理念不光影响到个人,也深深的影响着人际关系。
如果父母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某些负面特质,不够爱自己,当他发现孩子身上有自己的这种负面特质时就会有深深的仇恨.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有很多父母不能接受自己学历低,工作不好的现实,就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这给孩子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也因此发生了很多孩子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的悲剧.事实上,如果这些父母能够接受自己学历低的现实,他就会明白学历低未必是造成人生成就小,这样也就会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
由于不爱自己,不接纳自己而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远不局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我们自己,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恰恰反映出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对自己吹毛求疵的人最终也会对别人吹毛求疵,遵规守纪,界限森严的人也不会对别人太宽容太仁慈.如果一个人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也不会对别人负责.如果一个人常严厉的批评自己,他也会批评别人的.我们喜欢的人往往都是和我们拥有相同特质的人.如果在老板,同事,员工,朋友,情人,伴侣或孩子身上有一些你不喜欢的特质,那么这些你不喜欢的特质很可能正是你自身也有的,或是你希望没有的特质。
好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知道自我接纳几乎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关于为什么自我接纳有这么大的威力,单纯的文字不容易解释清楚,但我还是尽量用文字给大家介绍了,对自己不接纳会严重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和勇气,而自信心和勇气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力量。
让我们大家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男人或女人吧。
========================================================
最糟糕的不是丑陋的外貌,而是心灵的顽疾
赵红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副总监,来找我做咨询时,刚刚度过了33岁生日。赵红长得又矮又胖,她的四肢显得过于肥胖而鼻子却显得过小。总之,当赵红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立即联想到了生活在俄罗斯北部草原上的牧游民族通古斯人。
赵红正是因为她的身材不佳五官不俏才来找我的。她第一次来到我的咨询室时哭成一个泪人儿。她说,她非常恨她的父母亲,把她生成这个样子。她恨上帝不公平,为什么不能赐给她一个苗条的身段或俊俏的面容。
在赵红停止哭泣之后,我问她打算怎样面对她先天的不美丽。赵红说她打算不惜代价在上海一家美容院做整容手术,让财富和科学改变她的容颜和身材。
听了赵红的观点,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悲凉感和惋惜感。在我看来,最糟糕的不是赵红先天的长相,而是她心灵的顽疾。
既然赵红希望我能帮助她摆脱因先天长相不佳产生的自卑心理,那么我就可以大胆地对她实施心灵“整容手术”了。
医生分析
你越爱那些模特就会越鄙视你自己
为了解赵红的心灵世界,我决定去赵红的住所看一看。走进赵红的住所,我便明白赵红是一个孤身女子。
“你有男朋友吗?”我问赵红。
“我从来没谈过男朋友。”赵红回答。
“性伴侣呢?”我继续问。
“那更不可能有。”赵红说。
33岁的女人从来没谈过恋爱,也没有过性伴侣,是性取向问题,还是她的自卑在作祟?
“为什么不谈男朋友和结识可以信任的男士呢?”我问。
“谁能看上我呢!我这么矮,这么胖,这么黑,我身上没有男人能看得上的地方。”赵红把头低垂下来直呆呆地坐在那里。
赵红的书桌上、床头上全部都是一些时尚杂志,而这些杂志的封面和插页无一例外的,都是当代称之为明星的那些人的照片。
“你喜欢这些杂志封面上的模特吗?”我问赵红。
“是的,我非常喜欢看这种时尚性很强的杂志。”赵红讲。
“你是否觉得这些模特很美?”
“难道你不觉得她们很美吗?”赵红反问我。
“她们的美和不美并不取决于她们,而取决于观察者的眼睛,观察者的眼睛又取决于他们的头脑。”我说。
“难道美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赵红问我。
我从自己的手提电脑中找出著名人类学家施特朗茨20世纪初所拍摄的一张非洲克依克因人女性的裸体照。我让赵红评价照片上那位女性的长相,赵红一看见照片就大笑起来。
“这哪里是女人,这简直就是阿尔泰大尾巴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难看的女人?”赵红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女人在克依克因人看来是标准的美女。”我严肃地对赵红讲。赵红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啊”地叫了一声。
随后我告诉赵红,她不喜欢自己的容貌,其根本原因是她接受了媚俗的影响,传统文化和世俗的审美观不仅颠倒了是非,而且扰乱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疆界。当人们对肉体美痴迷之后,人们感觉内在的精神之美的器官就会硬化甚至死亡,而发现肉体之美必须借助精神的深度。当今社会这种一味追求和膜拜外在美的风尚,正好反映出我们文化的贫乏和不成熟“赵红,你越爱那些模特就会越鄙视你自己。离开她们吧,该爱你自己了!”
赵红又一次哭了,但我不知她在为谁哭、哭什么,不过我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开始思考一些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了。
医生支招
每天在大镜子前欣赏自己的裸体20分钟以上
接下来的咨询中,我努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要在赵红的观念系统中灭掉“长相”这个观念。我首先要求赵红将自己所有的时尚杂志交给垃圾箱,并让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自己的肉体。
“你每天必须有一次以上这样的安排:赤身裸体站在一张大镜子旁欣赏自己。注意,不要只把眼睛盯着任何一个部分,要看整体,反复如此,一次不能低于20分钟。”我为赵红安排了第一阶段的咨询重点。
赵红很配合我的咨询,她完全履行了我的建议。一周之后,赵红告诉我说,当她第一次赤身裸体地站在镜子前看自己时,她觉得自己是那么样的丑陋和令人讨厌,但一周过后,她虽然感到自己的肉体很丑陋,但却不觉得它是讨厌的。赵红的话令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我明白,她正在学会接受自己,她的精神不再是远离她的肉体了,而是走近她的肉体。
接下来,我让赵红每周到我的咨询室来三次,以接受我的感悟疗法。
“赵红,请你闭上双眼,完全听我的口令。你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肉体上,全神贯注于你的感受。请你做腹腔深呼吸,呼气,吸气。在呼出气流时感受你的鼻腔,在吸入气流时感受你的肺部和腹部。就这样,一直做下去。”
半小时之后,我让赵红结束训练,谈谈她的感受。赵红兴奋地对我说,她从来没有这样用心注意过自己呼吸时的感受,当她呼气时,她会有一种凉爽感。当她出气时,她能感受到那气流的温暖。而当她注意到呼吸的整体感受时,她感到心胸十分开阔。
“原来我们的肉体如此奇妙!”赵红激动地说。
“是呀,我们的精神总是漂浮在我们的肉体表面,而不能深入到我们的肉体深处。当我们的精神决定深入到我们的肉体时,我们就实现了自我的回归和统一,我们就能够直接感受到情感、思想、行为之间的高度统一。所以,关键在于深入肉体。”我对赵红说。
赵红是一个感悟性很强的女性,在我的指导下,她每天都在做深入肉体的体验训练,并且会及时地将她的最新感受告诉我。“生命实在太奇妙了,它的奇妙远远超过它的美丽!当我的脚落地时,我能感受到脚与大地接触的那一瞬间的感觉。当我的手在电脑键盘上跳动时,我差点感动得留下眼泪,我觉得自己的手是那样的不平凡!我过去只注意到它是否纤细、白嫩,为什么却看不到它的伟大呢?”赵红对我讲。
我听到赵红这句话,确信我的咨询已经完成了。因为,我能够感觉到,赵红已经能够自如地感受她的身体了。她已经实现了自身内部的融合,及自身与世界的融合。
医生手记
生命太奇妙了,它的奇妙远远超过它的美丽
像赵红这样不接受自己肉体的女性在当今社会是越来越多,这种心理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流行病,而且是一种源于我们文化深处和个体心灵深处的顽疾。我们是活着的生命,但我们却很少花时间静静倾听活着的生命发出奇妙的声音,也缺乏用灵魂感悟肉体的意识。否定肉体正是轻视灵魂的结果。
人的肉体是伟大和神圣的,它是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可惜人们只注意到了它的美丽而忽视了它的伟大和神圣。诗人和艺术家习惯于赞美和描写人的器官,如美丽的眼睛、洁白的牙齿、修长的大腿、纤细的手指等等,而忽视了肉体的整体美。人类肉体的整体美不仅包括它自身的和谐性,更包括它神奇的功能。所以,接受并无条件的喜欢自己的肉体本身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意义。
将“长相”换作“肉体”是一次伟大而非凡的观念变革,因为“长相”往往代表着片面,而肉体则代表着整体。“长相”代表着主观,而肉体则代表着客观。长相是一种肤浅,而肉体则是一种深刻。
===========================================================================
《蝴蝶飞》里有一首歌,叫做《只有回忆》,李冰冰唱的。当你回到以前,能够接受不完美自我和对方不完美,承认阴暗面之后,有的时候回忆也可以品出以前品不出来的味道,变得很值得回味。
只有回忆 总是在消失了才看个明白
手一松心就会期待
总是在静下来心跳如钟摆
才无处可逃要对自己坦白
可惜在往往尝透了悲哀
才更懂什么是爱
快乐匆匆风雨未来
忘记了缝补现在
遗憾在念念不忘受过伤害
才怀疑那是因为爱
遗憾在失去了沉默的关怀
才醒悟感情原本无需表白
可惜在要把一切放下来
才感到曾经沧海
就象是眼睛睁不开
清醒是这样无奈
遗憾在念念不忘受过伤害
遗憾在发生过的不容修改
眼泪是为过去还债
最遗憾在爱总是来不及明白
只有回忆能证明真爱何在
相关知识
肥胖与自我接纳:重塑健康心理的旅程
如何摆脱自卑心理,自我提升和自我接纳是关键
摆脱焦虑:胖女孩的自我接纳与健康之路
如何接纳焦虑的自己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分析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减肥越减越肥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健康]悦纳自己.ppt
如何纠正自我怀疑心理
我们采纳()方法促进婴儿语言早期训练。
自我成长与自我修练解析.ppt
网址: 自我接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