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稳定期主要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戒烟等。目前,冠心病患者关注的侧重点是发病后的救治,而忽视发病前或发病后康复运动,因此,会出现反复发病住院的现象。
二、冠心病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心脏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运动能提高心肌细胞活性,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功能,以及降低血栓栓塞和猝死的风险。
1、运动方式
冠心病患者一般可通过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练习这3个方面来进行运动,具体可以分为:
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如,打门球、骑单车、太极拳、健身气功、散步等。
力量练习:如,弹力带、哑铃、杠铃等。
柔韧练习:主要是在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过程中进行。柔韧练习能提高本体感觉,降低跌倒风险,进而减少损伤,同时,运动后还能加快四肢血液回流入心,减轻心脏负荷。
2、运动时间
有氧运动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20分钟/次,2次/天,3~5次/周。即使每周运动2~3次对心肺功能的改善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力量练习的时间需控制在10~15个/组,1~3组/天,2~3天/周。
3、运动强度
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病后恢复期时间较短者,或病情反复者, 或体弱者)或心率=180-年龄(有一定锻炼基础者,或体质较好者。)
力量练习-上肢:30% ~ 40% 1-RM;下肢:50%~60% 1-RM。(1-RM,完整执行一次的最大重量)
4、注意事项
患者必须先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后才可参加运动,并按照运动处方要求进行,不能擅自超过预定的运动强度进行运动。
如有以下这4种情况,禁止运动。
①病情不稳定的心力衰竭;
②急性心包炎、心肌炎;
③严重的心率失常;
④心肌梗死后不稳定期等。
此外,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停止运动。
①运动时出现胸部不适;眩晕;脉搏不规则;呼吸急促;
②运动时上身不适;
③运动时关节疼痛或背痛等。
三、冠心病的饮食疗法
饮食结构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喜欢吃高胆固醇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更高。《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指出,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时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美国心脏学会则将健康饮食写入了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之中。因此,合理膳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控制体重,限制热量的摄入
保持理想体重是预防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主食要粗细搭配,少吃甜食,如,甜点心、冰淇淋、巧克力、蜂蜜等。
2、低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最好采用低脂饮食并减少胆固醇的摄入。烹饪时,尽量使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不吃肥肉、猪油、奶油等;少吃动物内脏、瘦肉、蛋黄、鱿鱼、虾等,并控制盐的摄入,每日≤4克。多吃鱼和新鲜的蔬菜、水果,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果蔬中的维生素C、钠、钾、膳食纤维等,有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的作用。
3、不可暴饮暴食或饱餐
暴饮暴食后,脾胃需要的血液量增加,会增加心脏负担,每餐最好能吃到7分饱。
4、戒烟限酒
烟碱能加速心跳,升高血压等,加重心脏负担。酒精能降低心肌收缩能力,严重时会导致心律失常。建议不饮酒。若喝酒,每天不超过30ml。
相关知识
饮食运动两手抓 赶走“冠心病”
慢性病的运动康复指南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指南:四大适宜运动,助力心脏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指南
慢性病管理:生活饮食、药物与心理支持
冠心病患者要调整饮食
心脏病饮食指南
心脏病的饮食指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给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网址: 「慢病运动饮食管理指南」冠心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疗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9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