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的学习是从听觉开始的。打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听觉系统就开始运转了。因此,宝宝的语言储存从孕期就开始了。宝宝听到的悦耳的声响越多,父母的声音越多,宝宝在语言爆发期的表达越顺畅,语言能力更强,心理也越健康。
〇语言刺激越早越好
在怀孕5个月时,宝宝就具备了听觉功能,父母可经常播放悦耳的音乐。准爸爸妈妈常常与胎儿说说话,呼唤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熟悉爸爸妈妈的声音。宝宝出生后,在喂奶、换尿布、洗澡时,父母对宝宝说话要温和,表情要夸张,加大动作幅度,以表演的形式向宝宝说明我们正在做什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说话时,父母要看着宝宝的眼睛。
〇应答宝宝的喃喃自语
宝宝出生2个月后,就会发出嗷、啊、咿等声音,有时发生在宝宝吃饱睡足后,有时是父母出现在他身边时,对此,父母要立即给予语言上的回应。“宝宝(或名字),你好”“宝宝想说什么”“是不是拉粑粑了”等等,即使我们可能猜不对宝宝想表达什么,但我们对宝宝的及时回应,会让宝宝感到发声和说话的乐趣,激发他再次发声的欲望。
〇从元音和叠音开始说
研究发现,宝宝在7个月大时,已经可以通过倾听试图找出准确的声音回应,他们的脑电波反映出大脑中负责语言的颞上回部分有明显的刺激反应。8、9个月时,如果父母说一些简单的各种元音字和叠音词如爸爸、妈妈、奶奶等,宝宝也可以模仿出来。注意发音时要将尾音拖长,保证清晰以及不断重复,让宝宝更容易学习。
〇大人谈话时注意事项
很多人认为,宝宝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那么我们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事实并非如此。倾听大人讲话能够训练宝宝的说话能力。宝宝可以通过大人之间交谈的语气、语速、表情及其伴随的肢体语言,感知其谈话的氛围。如果谈话时温柔的和谐的平静的,宝宝也会相对安静和放松,如果谈话时语言争锋相对甚至充斥怒骂时,宝宝会出现惊恐烦躁的表情和情绪,无益于创造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〇教宝宝说规范普通话,但不需要排斥方言
如今一个家庭存在几种方言的情况很常见,如爷爷奶奶辈说方言,爸爸妈妈说普通话,其实最后宝宝都能掌握,不必担心方言影响宝宝说普通话的标准度。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宝宝多学一门方言,也是多一方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也需要由孩子传承下去。因此,教宝宝说普通话的同时,也不应排斥方言。随着成长,宝宝就会在不同语言之间转换自如,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乐趣。
相关知识
促进0~1岁宝宝的语言发展
宝宝语言发育系列 ‖ 1岁
0~3岁宝宝语言发展的亲子小游戏
1—2岁宝宝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启蒙】宝宝语言启蒙
1——2宝宝的语言发育
从零到三岁: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
0~1岁宝宝大运动发育图收藏起来
0到2岁宝宝的语言发展测试
0到1岁宝宝早教训练方法推荐
网址: 0~1岁宝宝语言开發 https://m.trfsz.com/newsview19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