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复课后的心理调适
自4月15日起,我校升学班学生陆续重返校园,正式开学复课,回到久违的校园。同学们开心喜悦的同时,面对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有些焦虑情绪,该如何进行心理调整呢?我校学管处心理咨询科为同学们梳理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调整重点,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一、作息节律的调整
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同学们的作息节律比较随意,学习日程安排松散,投入学习的时间和效率也会打折扣,学习目标和进度也会变得模糊和拖延。
同学们都回归到学校教学纪律的制约中,作息规律复原的同时,也开始投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复学后学习任务会更加紧凑,学生会出现一个从“网上学习”转入到“课堂学习”的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能让“过渡期”的状态持续地带到复学后的学习生活中,而应该努力进行调整,尽快回复到常规的学校教学节奏中,跟上任课老师的教学步伐。
二、情绪张力的调整
疫情期间学生宅家时间长,情绪的张力会变得松弛。虽然大家仍在关心疫情的发展,但自身的总体压力是减弱的,于是情绪张力也就随之变小。
当学生复学以后,面临的学习压力会显著增加,此时如果自身的情绪仍处在不够兴奋的状态,在应对学习压力时就会出现情绪张力不匹配的情况。
此时,学生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让情绪高涨一些,多一点激情投入学习,这样才能把拖欠的学习任务尽快补上。
三、学习期望目标的调整
由于疫情的关系,学校原本的教学计划正在调整,所以对于每位学生来说,自己的学习期望目标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对于一些追求完美、思维模式刻板的学生,更应该把握好自己。
学习的整体目标基本是确定的,但对一些原来既定的阶段性目标则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客观上,本学期的课堂学习时间有所缩短,如果非理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期望目标,就会出现学习单位时间容量的急剧增加,从而导致焦虑情绪的加重。
有些学生可能因对期望目标的遥不可及而感到气馁、失望和退缩,于是情绪会走向抑郁。所以学生应该重新调整期望目标,让近期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更加理性,能够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四、潜能发挥的调整
由于前一阶段的特殊情况,学生不一定都能做到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可以理解。但是在转向复学后,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状态的同时,需要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自己原来的动力和节奏。
这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只有动用和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才能把自己拥有的能量充分并发出来,才能尽快提升学习的节奏和效率。
五、资源利用的调整
能否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已经成为当下每个人自我成长的关键要素。对于每位学生也都是如此。
学生在复学以后的心理行为调整中切不可忽视资源利用的调整。因为随着整个疫情期的变化,学生所在的环境和自己的处境都会出现各种变化。学生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这些变化,并且需要积极地应对这些现实的变化。
心理咨询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优质资源,学生如果在复学后出现各种心理困扰和问题都可以向校学管处心理咨询科求助,尽快调整认知、情绪、行为和躯体反应,让自己顺利地度过疫情后期复学的适应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单招考试和春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监制:张化军
审核:焦圣鹏
文稿:赵怀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