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生长期的影响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生长期的影响

水稻作为耗水最多的农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从种子萌发开始,分蘖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等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差异很大,有的阶段需求旺盛,有的阶段需求则不高。本文分析了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阶段的影响,希望对大家田间的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图片

1、水分管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水稻种子在萌发期需水量较少,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只要吸收种子本身重量 30%的水分就可以萌发,40%的水分最为适宜。种子吸水的快慢与水温关系最密切,水温高浸种时间短,水温低浸种时间长,所以浸种时间由浸种水温来确定。把每天浸种的水温加起来达到 100℃,就能满足种子吸水量。如浸种的水温为 15℃时,应浸 6~7 天,水温为 20℃时浸种时间为 5天。    

 图片

2、水分管理对水稻返青分蘖期的影响

水稻返青期时田面水层控制寸水左右,即要有一层瓜皮水。为了保证水分与氧气的供应,最好采用浅水与湿润灌溉相结合。分蘖期间当稻田水层为 1~2cm 时,分蘖处于最佳状态当水深达 5cm 时分蘖推迟,分蘖总数和有效分蘖数减少。浅水层湿润水分管理有利于早分蘖,低节位分蘖,植株体健壮,为培育壮秆大穗打好基础。

图片

3、水分管理对水稻分蘖末期的影响

水稻分蘖末期,已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生育转换期。为调节各器官间的协调生长,解决壮秆与大穗这一对主要矛盾,同时又根据水稻在此期耐旱性较强的特性,在生产中应采取晒田处理,晒田的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是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改善土壤环境,土壤氧气含量增加,使原来存在于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甲烷、硫化氢和亚铁等氧化,含量明显减少。有益微生物活动增强,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利用,促进根系生长,稻株的总根数及白根数增多,根系下扎,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增进根的吸收能力。对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烂泥田,要早晒、重晒,使田面沉实,达到进入不陷脚程度。水稻生长正常的高产田要及时晒,这类稻田一般土壤肥力高,通透性好,晒田主要是控制无效分蘖,晒到田面硬实,出现小裂纹时可灌一次浅水。前期施氮肥过多,秧苗生长过旺,有倒伏现象的要早晒、重晒,晒到田面出现小龟裂,进入不陷脚,中间可过1~2次水,以延长晒田时间。晒田时期应在有效分蘖终止前3天,一般晒田5~7天。结合晒田,每亩用通用型水稻吨田宝15毫升对水15千克叶面喷施。    

图片

4、水分管理对水稻幼穗分化期的影响

幼穗分化期到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耐旱性最弱的时期,此期如果缺水,幼穗发育受害或受阻,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间水分不足,会严重阻碍颖花分化,无花便不能有粒,对水稻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此期田内水层管理应保持3厘米左右,灌好“养胎水”,防止干旱受害。    

图片

5、水分管理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的影响

抽穗扬花期也是水稻对水分反应较为敏感的时期,此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因此要求田内保持一定的水层,若受旱则延长抽穗或抽穗不齐。空气湿度过低,花粉和柱头受旱失水,花器容易枯萎,不能进行正常授粉,形成秕粒,所以要求在抽穗扬花期内,田内要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

图片

6、水分管理对水稻灌浆结实期的影响

抽穗后水稻开花受精,籽粒开始灌浆。此期水稻根系不再增加,并逐渐衰老,活力下降,根系吸水和氮素减少,因此,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增加土壤氧气来维持根的生理机能,同时也利于保持叶片的活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使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增加粒重。通过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调控管理,达到以水调肥、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粒的目的,才能达到活秆成熟,籽粒饱满。进入黄熟后,需水减少,一般不再灌溉,前期最好保持土壤有80%左右的含水量,以不间断向籽粒输送,使籽粒能获得更多的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图片

通过水分管理,不仅能达到协调土壤供气、供肥能力,而且能改善水稻生长的温湿度,建立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同时具有发挥灭虫、除草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关知识

有机水稻如何高效高产种植?有机水稻种植高产方案
香水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说明,长期用真可能影响记忆力
水稻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文献数据库
水污染及其对水生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活污水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孕妇能用香水吗】香水对孕妇的影响
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孕期闻香水味有影响吗
压力与内分泌:情绪管理对健康的深远影响

网址: 水分管理对水稻各生长期的影响 https://m.trfsz.com/newsview22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