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每日一学】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二十五)

【每日一学】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二十五)

来源:宜春市中医院 时间:

2024-11-23 17:31 访问量:

【字体: 大中小】

为加强我院临床医生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我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辟【每日一学】专栏,每周推送《中医经典必读释义》学习内容。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2004年组织选编的《中医经典必读》一书的基础上,由原编写专家对经典条文“释义”而成,使用现代语言,深入浅出,对所选条文予以“白话解”,并予科学阐释。

重视和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对于夯实中医基本理论功底,培养优秀临床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您也是中医爱好者,欢迎您关注我院公众号,跟我们共同学习中医经典论著!

一起来学习吧~

◎【原文】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释义】论述五脏各有所藏(血营脉气精)、各有所舍(魄,意、神、魄、志)、各有所病(虚实)。五脏藏五神,五神功能以五脏精气为基础,故五脏病变可致情志异常,尤其心肝两藏病变最易伤神。五脏虚实证候各有特点,均是临床常见病证,但其中强调了脾肾二脏的重要性,脾肾之病均可以直接影响诸脏,出现“五藏不安”。

本文选自《中医经典必读释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组织编写。

来源:《中医经典必读释义》

编辑:涂铭

监制:齐艳珍

审核:京芳华

相关知识

中医的经络学说
国学经典胎教故事
十大心理学经典书籍 著名心理书籍排行榜
科学饮食与四季养生研究,中医养生论文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基于心理学的中医养生文化分析,中医养生论文
每日一学
求推荐一本经典的女性心理学书籍
【每日学习】《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大众健康习惯和文化自觉

网址: 【每日一学】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二十五) https://m.trfsz.com/newsview23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