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演讲嘉宾专题』智能康复技术,开拓康复未来

『演讲嘉宾专题』智能康复技术,开拓康复未来

智能康复

康复治疗是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锻炼帮助病患增强肢体功能,树立信心,使病患尽量摆脱疾病影响,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传统的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迫切需要改善。一方面,我国康复行业目前有近30万医务人员的缺口,康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分配不均。另一方面,现阶段康复治疗高度依赖人力,整体效率和康复质量难以提升。

目前大多数康复科沿用传统的康复疗法技术,康复治疗师一对一针对患者的功能问题,手把手地进行治疗与训练。这种经典的治疗模式,效率低下、枯燥乏味,特别依赖于治疗师的个人经验和责任心,每次治疗时,治疗师的发挥状态,甚至心情情况,都会影响治疗效果。以康复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康复”相较于传统康复,有着客观、量化、高效、节能等诸多优势,精准提升了大量群体的生活质量。

采用了智能康复机器人技术以后,所有治疗的设计都由资深治疗师完成,接下来的治疗,全部达到同质化,尤其是重复性强的一些动作训练,每个动作每次都按照了“完美模式”训练,不再依赖治疗师的“临场发挥”,大大提高了疗效。

更让人开心的是,每次的治疗和训练,可以在电脑屏幕面前,使用“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摆脱了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方式,患者在娱乐的同时就把一次上肢功能的精细化运动训练顺利完成了,不但开心有趣,而且训练效果稳定。

为了贴近生活,康复机器人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场景如进食、购物、计算、取物、社交、物品认知等真实场景进行模拟,让患者身临其境,将训练变得更加有趣,同时电脑设置的训练处方和针对瘫痪患者的动作训练,不但能高精度地完成所有训练动作,而且有效避免了不同的治疗师技术手法的差异性,让治疗训练达到同质化。

由于智能的力学反馈机制,康复机器人能迅速敏感地“感知”患者肢体力量的变化,随时做出精确的输出力量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运动训练的效率,一般只有少数经验丰富的治疗师,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

康复机器人更多介绍

康复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与医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康复及疗养领域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这类系统不仅能够对行动障碍进行治疗(如由中风、创伤性脑损伤及其它损伤引起的行动障碍),也能够作为社会与行为障碍的干预与治疗工具,包括自闭症类群、多动症等,康复机器人需求前景较大。

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

康复机器人是病人康复过程中以及康复后替代身体重要功能的重要智能设备。目前,康复机器人主要分为医疗训练用康复机器人和生活辅助用康复机器人两大类,具体分类参考如下。

康复机器人主要分类

下面简单介绍几类常用的康复机器人:

上肢康复机器人

ArmMotus EMU上肢康复机器人,利用线驱传动方式搭配碳纤维材料,减小机器人自身运动中的摩擦力,使康复评估及训练体验更轻更柔顺。模拟治疗师的手法提供辅助和引导,实现三维空间内的上肢运动控制及日常生活活动等能力训练。

腕关节康复机器人

WristMotus M1W腕关节康复机器人,通过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屈伸、腕关节尺桡偏等运动控制训练,提高吃饭、拧毛巾、倒水、开门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上肢机器人粗大运动训练形成互补。

下肢康复机器人

下肢康复机器人采用一体化人体工学设计,可实现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以及多种模式评估。步态机械腿通过自研高性能执行器驱动,在康复早期给患者输入节律性步行并提供正确的感觉输入,抑制异常步态的形成。多种训练模式满足不同功能阶段患者的需求,真实的落地行走可增强足底反馈。同时可在训练前后进行平衡及双下肢对称性负重的评估,为下肢功能训练效果提供量化的评估参考。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AnkleMotus M1A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根据正常人的踝关节运动规律,设计了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动作。模拟康复手法,放松踝关节周围软组织,锻炼下肢肌肉,恢复踝关节运动控制能力,促进下肢整体功能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康复机器人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

传统的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康复机器人可以减少人员陪护,而且更有成效地帮助病患实现康复,更重要的是,患者、老年人以及幼儿,对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的需求较为刚性,这一片市场需求未来可期。近年来,中国医疗设备的行业规模逐步扩大,康复机器人板块也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自2017年起步,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约达20.4亿元。

目前,我国康复机器人中高端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例如:Hocoma公司的Lokomat,WOODWAY公司的Lokohelp。国内康复机器人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出现规模较大的康复机器人企业,国内从事康复机器人的企业主要包括铭凯医疗、埃斯顿、璟和机器人、大艾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睿瀚医疗、安阳神方、迈康信等企业。随着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在逐渐增强,在高端机器人市场也有一定的产品出现,与欧美品牌之间的距离将渐渐缩小。

关于康复行业发展趋势和智能康复的进展情况,2023甬江国际数字医疗与智能医学高峰论坛组委会已经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程洪教授前来分享精彩报告——《智能康复进展与趋势》

程洪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个人简介:程洪,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康复医学会 智能康复专委会 主委、IEEE高级会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2003年于西安交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包括IEEE TCSVT / TSMC-A / TITS / PR/SP / JVCIR等国际重要期刊以及AAAI / IJCAI / IROS / ICRA / ICCV / CVPR / ACM MM / BMVC等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10篇,其中顶级会议和SCI论文共50篇,谷歌学术引用高于2000次,H因子为2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0项,其中授权60项。关于稀疏引导感知理论模型的相关论文和专著被谷歌学术引用超300次,其中ICCV 2009关于稀疏引导相似度度量的论文为口头报告(录用率<3%),2013年在Signal Processing期刊上发表的论文“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Learning in Visual Recogni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入选Elsevier 2005-2015计算机领域近10年中国作者论文的高下载榜单,该论文是稀疏表达与学习研究领域的唯一入选论文,同时也是该期刊2013年发表至2016年6月引用率最高的5篇论文之一。与郑南宁院士合编自动化专业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独著Springer英文专著2部《Autonomous Intelligent Vehicles: Theory, Algorithms, and Implementation》(2011年12月出版,已经下载25360次),《Sparse Representation, Modeling, and Learning: Theory,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2015年6月出版,已经下载14100余次)。科研项目方面,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在研7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工信部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联合重点1项),主持研制的外骨骼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一等奖。

部分内容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正在报名中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2023甬江国际数字医疗与智能医学高峰论坛!

各位学者、医生及企业同仁:

数字化时代,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促进医疗和医学的现代化、数字化、智

能化发展备受关注。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发展的意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开展

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加强对重大疾病、多发性疾病、慢

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精准监测。整个数字医疗和智能医学产业迎来发展的爆发期。

响应国家发展规划,立足生命健康领域现状,解决医学行业关键共性问题,

探讨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宁波大学智能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在业内同仁

的建议下,牵头组织召开“2023 甬江国际数字医疗与智能医学高峰论坛”,委

托宁波星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宁波易肯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筹备运营。本届

论坛以“数字科技助力健康医疗,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发展”为主题,计划于 2023

年 4 月在宁波召开。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专题报告、精品展区、特色

活动、学术论文投递等,规划会期为两天,预计有 200 多家单位的 500 人参与,

将汇聚国内科研机构顶级技术专家、医生,医疗器械和医药公司精英,政府、行

业协会、金融机构、产业园区代表共谋行业发展大计。

我谨代表论坛组委会,感谢您的团队/公司在该领域辛勤耕耘多年,祝贺您

即将取得新的成果和收获,并诚挚邀请您及团队人员出席论坛,参与精彩内容分

享,期待您的拨冗莅临!

大会主席:

姚育东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Fellow

钱 唯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Fellow

2023 年 1 月

会务组:陈园军 手机:13918264183(同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乌镇峰会主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人工智能: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AI智变,未来健康——2024WAIC医疗大模型创新发展论坛即将举办!
多方探索运动康复新机制,夏至运动康复中心盛大开业
2023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慢病康复分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第二届药食同源营养学健康研讨峰会隆重召开 科技助力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新闻网·广东
智慧医疗:技术驱动健康未来
光爱呵护·健康未来
共话数智健康未来:赫力昂携行业专家聚焦健康产业新趋势
AI技术,引领未来家居智能化新未来

网址: 『演讲嘉宾专题』智能康复技术,开拓康复未来 https://m.trfsz.com/newsview24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