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怎么治 解读十部委七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2)

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怎么治 解读十部委七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2)

  多措并举科学减排 确保方案落地见效

  每年的秋冬季既是大气污染的高发季节,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刻。在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十四五”蓝天保卫战怎么打至关重要。

  《方案》称,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是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并明确了北京市等7省(市)各相关城市2021-2022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北京市PM2.5浓度要控制在45.3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要控制在6天以内。

  根据《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已从科学减排、守好“数据生命线”、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大气质量监督帮扶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这套组合拳将确保《方案》落地见效。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今年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钢铁行业去产量相关要求,积极稳妥实施散煤治理等10项重点任务。“遇到重污染天气时,我们要求地方依法按照已经制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预警,该什么级别就启动什么级别;继续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措施,而不是大范围地搞停产,尽可能地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吴险峰说,《方案》首次提出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行业实施错峰生产,“生态环境部联合工信部引进‘赛马机制’,环保绩效好的企业可以不错峰或者自主减排,绩效差的要多错峰,不允许地方不分环保绩效水平,所有企业都搞平均主义”。

  就守好“数据生命线”,生态环境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介绍,从今年开始,生态环境部按照“十四五”1734个国控站点,开展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排名和考核,实时发布所有国控站点的6项指标监测数据。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督察专员李天威说,从2017年开始,生态环境部统筹全系统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和骨干力量,在重点区域创造性组织实施了大气监督帮扶工作。通过开展40多个重点专项任务排查,共帮助地方发现了28.4万个问题,全面摸清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环境问题,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气环境问题,全力保障了“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的圆满完成。

  李天威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锚定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特别是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目标,在重点区域继续组织开展监督帮扶工作,推动“十四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开好局、起好步。

相关知识

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
什么是空气污染 怎么防治空气污染
《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怎样治理环境污染
合肥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水污染防治
空气污染危害大,怎样提高室内空气治疗
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网址: 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怎么治 解读十部委七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2) https://m.trfsz.com/newsview27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