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渐起,螃蟹迎来了一年中最肥美、营养最为丰富的时节,它们不仅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更是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与多种维生素,成为滋养身体、促进健康的佳品。"秋季品蟹,正当时令之享"——然而,在品尝这秋日盛宴时,有几项关键事项需我们格外留心。
增强免疫防线:螃蟹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及丰富的锌、硒等微量元素著称,每百克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高达17.5克,而脂肪含量仅为2.8克,是追求健康饮食者的优选。其丰富的维生素A与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远超肉类、鱼类与蛋类,有助于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抗感染能力。
滋补养生,缓解秋燥:螃蟹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功效,适量食用能增强体质,补充能量。其性寒特质,还能有效清热、化瘀、滋阴,对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有一定作用。
防癌保健,守护健康:蟹肉中富含的维生素A与E,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与生物活性成分,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从而在预防癌症方面展现出积极作用。
拒绝生蟹:螃蟹体表、鳃及胃肠内潜藏着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生腌无法确保彻底灭菌,不当食用易导致急性肠胃炎或食物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远离死蟹:螃蟹死后,体内氨基酸迅速分解,产生有毒的组胺,即便是垂死状态也应避免食用,以免引发过敏性食物中毒。
剔除内脏:蟹心、蟹鳃、胃肠等部位是细菌、病毒及污物的聚集地,食用前务必彻底清除,以保障食品安全。
过敏体质者
螃蟹中的异性蛋白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瘙痒、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对螃蟹或其他海鲜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
肠胃功能较差者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肠胃功能较差的人群来说,进食后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此外,螃蟹性寒,脾胃虚寒者食用后也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
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需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食用螃蟹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加重病情,特别是痛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更应避免食用。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胆道疾病患者
螃蟹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尤其是蟹黄和蟹膏中胆固醇含量更高。对于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过多摄入胆固醇可能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同时,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多和代谢障碍有关,因此这类患者也应避免食用螃蟹。
相关知识
秋季吃螃蟹要注意哪些?
秋季吃螃蟹的7大注意事项
吃螃蟹不能吃什么 盘点吃螃蟹注意事项
秋季吃螃蟹有哪些禁忌
秋季吃蟹3大好处 胃寒吃蟹加点姜末
夏季吃螃蟹的3大注意
怎么挑选螃蟹 挑选螃蟹的秘笈
【哺乳期能吃螃蟹吗】哺乳期可以吃螃蟹吗,哺乳期能不能吃螃蟹
蒸螃蟹一般多长时间为好?螃蟹怎么去腥?
孕妇后期可以吃螃蟹吗
网址: “秋季食蟹正当时”,但吃螃蟹,这些需注意 https://m.trfsz.com/newsview31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