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指导(精选十篇)
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
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胃炎等, 严重困扰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影响了生活质量, 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
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饮食原则
中老年人饮食的原则: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变化, 机体各种机能的衰退, 消化系统比较明显, 因此,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食用易咬、易消化的食物, 在食物的选择方面要注意粗细搭配, 粗粮或全谷类食物血糖指数较低, 可延缓糖的吸收, 这样既能促进营养的吸收, 又能达到营养均衡。要注重营养的比例, 多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 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并以植物油为主且不宜多用蔗糖, 尽量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另外, 中老年人由于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 很容易导致质疏松和骨折, 因此, 要注意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促进钙的吸入, 另外, 常晒太阳可以促进对钙的吸收, 特别是冬天, 常晒太阳可以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的发生。贫血的中老年人应注意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的摄入。在进餐次数方面注意少量多餐。
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膳食建议
慢性胃炎的健康饮食指导:慢性胃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之一, 胃肠消化功能降低, 导致食物的营养吸收较差, 因此应该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 要求食物要精工细做, 富含营养。如蔬菜及鱼肉等荤菜, 每天3餐按时进食, 饭食温度要适宜, 不能过热也不能温凉不热, 进食不宜过饱, 另外要忌食辛辣食物, 如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忌食烈性酒, 不喝咖啡, 不饮浓茶, 不食过热、过酸的汤类, 不饮用过酸的果汁、果醋饮料及碳酸饮料等, 防止胃黏膜的破坏。
高血压、高血脂的饮食指导: (1) 宜食: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 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 注意补充钙和钾, 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 提倡植物油[2]。 (2) 忌食: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咖啡等。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3]。
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1) 宜食: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 多选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粗粮、糙米、红米、蔬菜、麦片、麦麸、豆类等。 (2) 忌食: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羊油、奶油、黄油等少用, 最好不用。
心脏病、冠心病的健康饮食指导: (1) 宜食: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谷类为主, 同时保证适量的蛋白质, 少吃含脂肪较多的肥肉和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内脏, 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 应以五谷杂粮、蔬菜、豆类为主[4], 适量摄入蛋、肉类。忌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 血液黏稠度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5]。另外, 应禁食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的食物, 应少饮甜味饮品, 减少奶油蛋糕的摄入。 (2) 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6], 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
综上所述, 合理饮食, 控制饮食对预防慢性病意义重大。本文着重对中老年人慢性胃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冠心病等常见病的健康饮食指导进行阐述, 希望能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Sacks FM, Lichtenstein A, Van Horn L, et al.Soy protein, isoflavone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a summary of a statement for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utrition committe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6, 26 (8) :168.
[2]宛超, 徐海滨, 刘珊, 等.中国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功能和安全性研究及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8, 20 (5) :400.
[3]国食药监办[2009]19号.关于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盐酸芬氟拉明原料药和制剂的通知[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 4 (1) :39.
[4]张志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3 (9) :4-6.
[5]刘弘, 郭红卫, 高围溦, 等.上海市老年人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 (1) :16-9.
一、定期接受培训和指导 参加区行动办组织的集中专题培训,日常工作中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培训指导。
二、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负责掌握服务对象,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服务需求。对至少20邻居、同事、朋友进行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优选。
1、组织每个月2次的健康讲座 ;
2、为每位指导对象发放一套健康宣传材料,材料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作;
3、督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定期到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随访服务,(2)对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教育,(3)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心理调节、控制体重、增加身体活动、平衡膳食等。
三、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利用讲座、赶场、院坝会,上门走访等方式配合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健康达人的现身体会行式,开展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四、促进患者早诊早治通过与群众和病人的交流,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患者,建议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传递科学就医知识。
五、身体力行,带头参加社区和乡镇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系列活动。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技能(一)、收集社区信息了解你的社区
(二)、好的计划好的开始
(三)、现场指导方式与技巧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工作技能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在社区(村)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工作,在掌握基本健康常识的基础上,首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方法和指导方式、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达到预期全民健康目的。
在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冰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勿冒然匆匆进补;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特别是体虚之人,脾胃功能必然减弱,饮食消化尚不及,骤用补药或补品,势必难以消化吸收。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莲子等药食品。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多吃。药食兼优的芡实、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们均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维生素,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健脾、生津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
秋季饮食要“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味的食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辛入肺经,适量的辛味可助肺气。肺气通于秋,肺气盛于秋。五脏对应五行,肺属金,金克木,而肝属木,所以在秋天健康的人可以少量吃些辛味食品,可增强肺气,克制肝气,防止肝气过盛,但是对于已经出现口鼻干燥、咽喉干痒,甚至干咳少痰即伤阴肺燥的人,就不宜再吃辛辣食物,故在秋天要“少辛”。另一方面,酸味食品能增加肝脏的功能,所以还要“增酸”,以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菲、椒等,而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山楂、柚子、葡萄等。
秋季养阴以滋润为主:
秋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阴阳相对平衡,秋阳高照,无旱涝之虞。但是随着北方冷空气的不断南下,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空气也越来越干燥,故“燥”是秋季的主气,尤其在长江以北地区秋燥更为明显。加之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骤,人体往往容易发生咽干、鼻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秋燥伤津犯肺的症状。故此时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滋润为宜。应适量多饮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多吃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某蔗、菠萝、香蕉、银耳等柔润食物,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
秋季应合理进补:
秋季体虚,需要进补,很多人就会买大量名贵的食材和药材,不亦乐乎地做一些十分复杂的补品。其实进补需要讲究科学,需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繁简。进补需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1、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儿童服用人参有害而无益,乱用鹿茸等壮阳之品会损伤阴血,并导致阳亢。
2、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对于身体偏寒或偏热较明显的人可适当选择有偏热或偏寒属性的食品,以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的颜色淡,应温补。应多吃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等辛辣的食品。平素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培补阳气,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辫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烧油”。应多吃些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等寒凉食物,有清火作用。
3、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食欲不振,甚至鼻衄;过量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所以秋天进补宜简不宜繁。
4、忌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优质的蛋白,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若久食多食,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会不堪重负,而且人体消化肉类的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酸性代谢产物,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肾脏病人过多食肉更为有害。
5、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也有“四气五味”,但作用力相对于药物来说较弱,所以若是以保健为目的而不是治疗疾病,食物应是首要的选择。而且食物进补取材方便,食用时只要对症选用,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不会出现副作用。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6、忌重“进”轻“出”:应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不能只进不出,更不能依赖泻药。我们器官的特点是用进废退,长期服用泻药只能加重胃肠功能紊乱,使肠蠕动更加懈怠,进一步加重便秘。纠正便秘不仅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更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便秘的症状才能彻底改善。
7、忌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的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3年-2014年来我院接受妊娠期饮食内容健康指导的25例孕产妇编为观察组, 再选择同时期未接受妊娠期饮食内容健康指导的25例孕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年龄为23~32岁, 平均26.1岁, 其中初次妊娠12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为23~31岁, 平均26.4岁, 其中初次妊娠11例。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给予一般性的体检、门诊健康咨询等, 未给予专门的饮食内容健康授课。观察组孕产妇除了一般常规性的体检、门诊健康咨询外, 还给予专门的门诊饮食健康咨询、早中晚孕期营养学监测, 定期给予检测血红蛋白、宫高、腹围、体质量、B超等, 给予门诊健康咨询, 每周1次共连续7次, 孕产期饮食营养健康讲座每周1次共连续4次, 由营养师根据监测情况开出营养膳食处方等。
1.3 观察指标
参考相关文献采用评分量表[1,2,3], 统计并比较两组孕产妇生活质量评分 (QOL) 及新生儿分娩出生时行为神经评分 (NBNA) 的差异性。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出生时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详见表1。
3 讨论
妊娠期的合理饮食对于母婴都非常重要, 在妊娠不同的时期, 实施饮食指导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方能满足母体和胎儿的生理需要[4,5]。孕妇在妊娠6周左右可发生早孕反应, 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可消失。在此期间, 要特别注意交代孕妇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烟酒、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需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则, 不必过于严格地规定进餐的时间, 但要注意避免过饿或过饱。饮食应尽量清淡, 早餐可适当吃些面包、馒头、蛋糕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 有利于减轻妊娠反应。多吃些蔬菜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水果, 如苹果等, 有助于预防便秘。蔬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酸, 有助于促进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降低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还可从怀孕前3个月至整个孕期结束补充小剂量叶酸片。尽可能地多食用鱼、动物肝脏、鸡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对于早孕反应轻微的孕妇, 可以视情况增加食用量。
随着早孕反应的结束, 孕妇进入了妊娠中期, 也就是怀孕4~6个月时, 此期间胎儿的各大系统发育迅速, 需要母体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此期间要适当考虑三大营养素配比, 比如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60%~65%、脂肪占总热量20%~25%、蛋白质占15%左右较为理想。孕中期要注意全面补充营养, 膳食质量要高, 要在易于消化的基础上讲究粗、细搭配。注意多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 此期应多吃一些肉类和豆制品, 以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适当多饮牛奶, 吃些海产品, 以补充钙、锌、碘质;多吃动物肝脏、蛋黄、大枣等, 补充机体对铁质的需要[6,7]。三餐之间视情况添加面包、水果、坚果、玉米等作为热量和纤维素的补充。主食的量根据孕妇体重增长及胎儿发育的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较瘦的孕妇350~400 g/d、体型较胖的孕妇250~300 g/d即可。
妊娠7个月, 进入孕晚期后胎儿的生长速度还在加快, 此期对胎儿脑部发育而言是一个重要阶段, 需要大量的营养素的保障, 而且孕妇体重迅速上升, 为了适应分娩和哺乳的需求, 食欲一般会比较好, 在保障优质饮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以免造成胎儿过大, 引起难产等, 对母婴安全造成威胁。此期由于极度膨大的子宫的影响, 有时可出现孕妇肠蠕动减缓的现象, 因此形成便秘[8,9], 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多补充含膳食纤维和水分较多的食物, 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另外, 孕晚期要注意食物的品种搭配尽量全面一些, 注意钙、铁的补充, 适当增加蛋、奶、肉、鱼类和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的摄入, 对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母婴抗病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
综上所述, 本研究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出生时评分高于对照组, 证明妊娠期给予科学的饮食内容健康指导, 能显著改善孕产妇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饮食内容的健康指导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2014年接受妊娠期饮食内容健康指导的25例孕产妇为观察组, 再选择同时期未接受妊娠期饮食内容健康指导的25例孕产妇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出生时评分。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出生时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妊娠期给予科学的饮食内容健康指导, 能显著改善孕产妇分娩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饮食,健康指导,分娩
参考文献
[1]靖芳, 李芳君.脐血神经生长因子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4C) :1335-1338.
[2]罗丽辉, 王馨, 魏薇, 等.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 (2) :179-182.
[3]邓金平.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及预防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9) :20-21.
[4]吴红嫒.孕期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 2005, 3 (5) :6-8.
[5]方玉玲, 马红梅, 郝松颖, 等.对初产妇实施妊娠期个性化饮食指导和营养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3) :229-231.
[6]王海霞, 王慧丽.饮食干预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7) :215-216.
[7]史丽雅.产妇孕产期实施营养指导及母婴健康指导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3 (6) :1179-1180.
[8]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互联网的开通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而继之而来的“沉迷误学”、“道德虚拟”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在校园中。如何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利用这块阵地来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是新时期学校思想整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从调研入手,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调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调研可采用个案追踪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我们曾对本院1075名学生进行了师范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在较大规模问卷调查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召开座谈会并深入机房、电子阅览室实地考察,总结出学生上网有“七多七少”即:喜欢非主流网站的多,关注主流网站的少;上网消遣猎奇多,关注主旋律少;上网只顾自己痛快舒心的多,关注网络文明的少;上网玩游戏的多,有目的主动学习的少;网上交友多,有益交流少;点击黄色网站的多,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少;关注上网有趣好玩解闷开心的多,认识不当上网危害的少。学生上网的“七多七少”,实际上反映着我们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差距,也表明了德育工作者应改进和加强的重点。
二、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德育网站,主动打开网络绿色通道
学校要利用学生爱上网的特点,鼓励支持学生建立学生自己的德育网站,充分调动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积极性,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培训和指导,坚持科学、健康的原则,帮助学生设计网站内容。如创办计算机网络特长班,成立计算机编程、课件、页面设计、网络维护、课外活动小组等,要使学生成为德育网络的技术骨干力量。网站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环节均由学生完成;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软件由学生开发;栏目设置、页面设计由学生通过招标、竞赛等形式完成;专门的信息员负责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学生记者负责国内外以及校园新闻的采编;其它诸如访谈、座谈、讲座、报告等都由学生负责,调动学生上网、参与网络德育研究的积极性。网络德育是新事物,教师要想掌握主动权,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这里所指的学习,不仅是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具体操作;还包括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应用信息、数字技术的状况的了解;更包括对网络、网络德育的.科学认识与对待。
教师学习中观念转变是更为根本的一面。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应辩证地看待网络。网络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原因不在其本身,而是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要解决它,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而学校和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目前,多数学校教师大多能够独立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上网、下载以及课件和网页的制作等,形成了能独立制作课件、网页和管理应用软件的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不仅为学校网络德育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也使广大教师在知网络、懂网络、用网络过程中获得了与学生交流的主动权,进而使德育主导权真正落实。
三、弘扬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德育活动
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等正面教育为主。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德育网站,在版块设计上可设“我心向党、成长之路、德才兼修、社会聚焦、校园风采、交流空间”等多个栏目。学校对网站的基本要求要高质量、多样化、有创新、有特色;对栏目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网络活动要求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平等交流,双向负责,坦率真诚。从多方面确保网络的先进性、导向性,增强网络的亲和力,感染力。
网站各版块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如“我心向党”版块,可以学校的业余党校为载体,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较好的网上学习政治理论、了解党的基础知识的空间,搭建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校园风采”版块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展示给大家,并可以开展各类主题网上征文、班级社团网页制作比赛和各种网上主题策划活动;通过“学习助手”版块可以使学生们查阅各种学习资料、教师教案、办公软件、系统工具等信息,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上;“交流空间”、“成长之路”版块可设专门的心理教育平台,又可设心灵驿站、理论快餐、敏感接触、感悟生活、神秘小屋等子栏目,围绕学生社交、恋爱、就业等热点、焦点问题,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解烦恼,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地增强网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加强学生德育网站建设所遵循的几个原则
1.充分发挥英模的样板作用。
2.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
,把网上进行职业理想道德教育与教育实践、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相结合。不能只让学生听、看、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做。
3.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
4.网络资源要常换常新,鲜活生动,教育要紧抓不放,持之以恒。
5.坚持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使单纯的灌输说教转变为学生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实现学生“我要学、我要做、我要进步”的理想境界。
五、切实加强学生德育网站的引导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对己对人负责、诚实守信,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时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浏览主流网站信息;引导学生上网精力主要放在专业学习上;引导学生不浏览暴力、色情、迷信等信息;引导学生诚实上网,展示真实自我,慎重交友和恋爱;引导学生不信、不传播消极、负面信息;引导学生不沉溺于虚幻的网上世界中。
我们习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称为养生,而要真正做到养生,需要从适应季节、调节饮食、调畅情志、锻炼形体等多个方面做起。那么在寒冷的冬季,如何合理养生,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适应季节
冬季衣着:
适应季节变化,首先表现在穿着上面。冬季出门穿什么呢?这是困扰很多老年人的问题,老年人大多因为阳气虚衰,常出现怕冷的情况。于是我们经常能看见老年人穿的很多,觉得穿得多了总比少了要好。但这样有的时候又会热得出了一身汗,一吹风,反倒容易着凉感冒。年轻人也不见得就知道自己该穿什么,很多年轻人爱美,女孩子短裙配长靴、膝盖却露在外面。男孩子衬衫加西服的也比比皆是。冬季人体阳气潜藏,如果没有养护好自身阳气,很容易出现感冒、腿疼等寒气侵犯人体的表现。所以,冬季穿衣也是个讲究的事情呢。
冬季穿衣需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适度。在室内的时候,如果室温过高,则可以适当的减少些衣物。如果室温过低,那么就适当的增加一些衣物。外出时,根据温度和自身感觉,加穿羽绒服或棉服类的衣服。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好选择轻便保暖的衣服,一来防寒保暖,二来不会因为过于笨重导致行动不便。而年轻人也切忌因为爱美而美丽“冻”人,女孩子外出时,加穿过膝的长羽绒服是个不错的选择。
冬季居住环境
冬季外界气温较低,很多人喜欢将家里的门窗紧闭,以此来保证室内温度。但是长期空气不流通,也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所以我们建议冬天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最好每天开窗通风一到两次。不过开窗通风的时候要注意室内人员的衣着,最好适当增加一些。等到换完气之后,再根据需要减少衣物。如果天气状况不好,也不要一天到晚的关闭门窗,可以减少通风的次数和时间,通风后对室内进行空气净化。
调节饮食
调节饮食对于冬季养生也很重要。冬季人们进食时要注意遵循“用寒远寒”、“秋冬养阴”的原则,不要过分的食用燥热和寒凉的食物。
首先我们要注意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因为冬季寒邪最盛,人体阳气相对虚弱,如果再不注意饮食养护,过多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例如:冷饮、冰水等,或者是剩饭、剩菜未充分加热,不仅会损伤人体阳气,还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使人体出现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寒邪伤胃表现。所以我们在冬季应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补益人体虚弱的阳气,抵御外界的寒气。同时食物尽量选择温热状态,不要进食冷饭冷菜,以免刺激脾胃,出现不适。常见食物中属于温热性质的有:羊肉、牛肉、葱姜、花椒、韭菜、桂圆等。
但是落实到日常饮食中的时候要注意,所谓多吃一些,仅仅是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此类食物。因为冬季人体的肌肤、汗孔处于闭合状态,如果补益太过,导致阳气过剩,无法宣散出去,很容易使热郁于体内,出现内热的病证。所以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滋阴和补阳同样重要。这也是“秋冬养阴”这一说法的由来。所以冬季日常饮食中,蔬菜的食用量也要相应增加一些,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起到滋阴顺气的作用。
调畅情志
冬季天气寒冷,阳气蛰伏,为了保证人体阴阳的正常状态不受侵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情志波动不要太过剧烈,使人体阳气伏藏,养精蓄锐,有利于开春时阳气的萌生。保持情绪稳定是养生的重点内容,很多在冬季容易出现的疾病,都和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很容易因为大喜、大悲、大怒等情志变化,使得原本控制很好的病情突然加重或者恶化。所以,保持心态平和是冬季情志养生的重点。
锻炼形体
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还是要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运动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对于预防疾病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不过冬季运动要注意一下几点。
1、 运动时间:冬季早晚温度较低,运动尽量选择在气温上升的时间来进行。如果遇到大风、雨雪、雾霾等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运动。
2、 运动地点:如果室外空气较差或者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室外运动时,应选择安全适宜的地方进行锻炼。
1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应从确诊早孕开始, 包括全身检查与产科检查, 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孕妇和胎儿在妊娠期间的动态变化, 以便随时发生异常, 及时给予处理。
2 心理指导
孕妇在怀孕期间, 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及乐观稳定的情绪, 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恐惧和焦虑心理可促进子宫收缩, 导致流产。
3 预防保健指导
孕妇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 如瘦肉、鱼类、蛋白制品、蔬菜、水果、海带, 禁烟禁酒, 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孕后期应适当增加含钙、铁的食物。孕妇在妊娠的前3个月, 临产前2个月应避免性生活, 以防引起流产、早破水或早产, 妊娠中期也应节制性生活。妊娠期不要随便服药, 患病时应及时就医, 指导孕妇禁烟、禁酒, 孕妇大量吸烟酗酒可增加流产、早产、胎儿体重降低、畸形的发生率。
4 卫生指导
4.1 劳动与休息
健康孕妇可照常工作, 妊娠32周以后应适当减轻工作量, 妊娠28周以后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值夜班, 保证每日睡眠8 h, 中午休息1 h。
4.2 衣着
孕妇衣服要宽大舒适, 质地柔软, 胸部不宜束缚过紧, 以免影响乳房的发育。
4.3 乳房及乳头
洗澡时应注意不用肥皂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乳头, 防止产后哺乳时引起乳头破裂。
4.4 清洁
孕妇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 应勤洗澡、勤换内衣裤, 孕妇白带增多应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 保持外阴清洁, 不要盆浴, 可用淋浴或擦浴, 以免污水进入阴道发生感染。
5 护理指导
妊娠期要注意自测胎动, 一般每小时3次~5次为正常, 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应引起重视, 需及时就诊。妊娠晚期睡眠时, 多采用左侧卧位, 防止子宫右旋压迫下腔静脉影响回心血量, 有利于胎盘血运。妊娠未满37周的孕妇出现规律性腹痛、阴道流血、流水等情况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接近预产期的孕妇出现规律性子宫收缩, 阴道血性分泌物增多, 应作好分娩准备。
6 爱婴知识的宣教
我院是爱婴医院, 产后无特殊情况, 均实行24 h母婴同室, 开始母乳喂养, 以增加母婴感情, 母乳中营养丰富, 容易消化吸收, 含有丰富的抗体, 可增加婴儿抵抗力, 是婴儿安全、经济、新鲜不变质的天然食物, 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另外, 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为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请您坚持母乳喂养, 不要用奶瓶、奶嘴, 以免引起乳头错觉。这样不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1.1 合理控制热能
合理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首要原则。总能量的摄入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工作性质而定[1]。保证每日摄入的热量与机体所消耗的热量达到生理需求的平衡。对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 能量的摄入应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 而肥胖者应限制能量, 控制在5020kJ (1200kcal) 以内, 使体重逐渐下降至接近或达到正常。而营养不良、消瘦及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者, 能量摄入可适当增加10%~20%, 使患者适应生理需要和适当增加体重。
1.2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近年研究表明, 在合理控制热能的基础上, 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2]。因此, 糖尿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约占总热量的50%~70%, 供给量不宜过高或过低, 太低可引起体内脂肪代谢过度, 可导致酮症酸中毒[3]。因此, 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饮食治疗中尤为重要。一般每日碳水化合物控制在250~350g, 肥胖者可酌情减少。
1.3 适量蛋白质的摄入
由于糖尿病病人糖原异生旺盛, 蛋白质的消耗量增大, 因此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要充足, 占总能量的15%~20%, 成人糖尿病患者可按每日1.0~1.2g/kg供给[4]。老年糖尿病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占摄入总蛋白质的1/3。优质蛋白包括动物性食品, 如畜肉、禽肉、鱼、虾、奶、蛋等, 以及植物性食品, 如大豆。
1.4 限制脂肪摄入
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 甚至更低[5]。糖尿病老年患者宜用不饱和脂肪酸, 如植物油、禽、肉、鱼等, 限制饱和脂肪酸, 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
1.5 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
饮食中供给充足的膳食纤维, 有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胆固醇, 对糖、脂肪代谢具有很好的作用[4]。而且老年病人活动少, 容易造成便秘, 所以, 主食应采用高纤维素饮食, 因为高纤维素饮食不但能使血糖缓慢上升, 而且具有软化大便的作用[6]。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有玉米、小米、豆类、荞麦、蔬菜的茎叶等。糖尿病患者还应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应多吃些粗粮如全麦、豆类、蛋类、新鲜蔬菜类 (尤其是绿叶蔬菜) 等。另外, 在配制食谱时, 还要注意补充和增加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 如肉类、海产品、谷类等。
2 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1 严格进餐制度
患者进餐必须定时、定量, 不可随意加减或自备食物, 必须强调禁食零食, 尤其是糖类食品, 包括白糖、红塘、糖果、蜜饯及其甜食。如患者喜食甜食, 可以选用一些低热量的蛋白糖、糖精、甜菊糖等甜味剂食品。饮食中应避免洋葱、土豆、芋头、红薯等含糖量高的食品。
2.2 合理安排餐次
糖尿病人每天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宜少食多餐, 一日不少于三餐, 有条件上下午安排间食及睡前进食, 既保护吸收, 又减轻对胰岛的负担[7]。
每日三餐中主食的分配, 应为:早餐1/5, 午餐2/5, 晚餐2/5。同时可选择在正餐之间加餐, 但所加的餐量应从原三餐定量中分出, 可每日进食5~6餐。加餐的食物除主食外, 还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 因蛋白质变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 对防治夜间低血糖有利[8]。
2.3 食物多样化
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按照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来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事物, 合理搭配, 营养丰富, 避免食物单一, 注意食物的多样化。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泌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突出表现, 在未治状态下, 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并伴有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9]。目前,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最基本措施。长期合理地坚持饮食治疗,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正常的血糖、血脂水平及达到理想体重, 还可以减少肥胖和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从而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爱珍.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2~106.
[2]姜德友, 子森.糖尿病食疗的要与不要[J].东方养生, 2009, 3:59.
[3]尹美娥, 吴桂莲.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护理[J].西南军医, 2009, 11 (2) :369.
[4]张玉兰.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指导[J].包头医学, 2009, 33 (1) :40.
[5]闻石.糖尿病人的饮食宜忌[J].家庭中医药, 2006, 6 (2) :64~65.
[6]陈宁, 李锦铃.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 12 (6) :357.
[7]陈淑香, 温丽娜.糖尿病人的饮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7) :367~368.
[8]王.糖尿病人的餐次应如何安排[J].糖尿病新世界, 1999, 1:13.
1 心理指导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如治疗的性质、时间、疗程、预期疗效和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反应等, 患者可向家属或医务人员说出心中顾虑, 或通过听音乐、看书报、和家人、朋友聊聊感兴趣的话题等, 减少对化疗药物的恐惧。而且要坦然面对现实,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安定的情绪, 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完成全程放疗。
2 皮肤保护指导
2.1 放疗前洗澡, 保持放疗野皮肤清洁, 乳腺癌术后应待切口完全愈合后方可进行照射。内衣宜柔软、宽大、吸湿性强。
2.2 放疗期间, 由于放射线的刺激, 照射野的皮肤可出现Ⅰ、Ⅱ、Ⅲ
度皮肤反应, 这些反应是暂时的, 皮肤瘙痒者可用手轻拍瘙痒部位, 或外涂冰片滑石粉即可, 但冰片滑石粉不能用得太多, 以免堵塞毛孔, 引发毛囊炎。切勿用手抓挠, 防止发生皮肤溃破、感染、长期不愈合;干性皮炎可局部外涂比亚芬2~3次, 以保护放疗野的皮肤;对于局部渗出性皮肤反应, 可暴露皮肤损伤区, 使其保持干燥或在破损区涂抹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 使其干燥愈合。大面积皮损时, 要停止放疗并对症处理, 合并感染时需抗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以利愈合。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和软毛巾轻轻沾洗, 注意勿把治疗标记拭去, 忌用肥皂、酒精、红汞、油膏等刺激性药物和贴氧化锌胶布 (含重金属, 可产生二级射线, 加重皮肤损伤) , 同时避免冷、热刺激。夏日外出要防止日光照射。
2.3 保持乳房下、腋窝、腹股沟部皮肤干燥, 防止干反应发展为湿反应。
2.4 头面、颈部照射时, 应穿无领衬衣, 以免领子摩擦皮肤, 造成不要的损伤;
并防止日光照射, 外出时可佩戴墨镜和太阳镜 (伞) 。
2.5 勿用电剃须刀, 避免皮肤损伤造成感染。
2.6 皮肤脱屑者切忌撕剥。
2.7 发生干反应可涂石蜡油、碘甘油等;
湿反应可涂以龙胆紫或氢化可的松后暴露创面;如有水泡形成, 涂鹏酸软膏包扎1~2d, 待渗液吸收后再行暴露疗法。
3 全身反应指导
由于肿瘤组织崩解, 毒素被吸收, 照射数小时或1~2d后可出现全身反应, 表现为虚弱、乏力、头痛、头晕、厌食, 个别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反应程度与照射部位、照射野大小和每周的照射剂量有关。
3.1 腹部照射和大面积照射时, 应注意照射前不宜进食, 以免形成条件反射性厌食, 照射后卧床休息30min。
反应轻者无需处理, 重者可给予镇静剂、止吐剂、口服维生素B6、注意饮食调节, 必要时缩小照射野和剂量, 严重者停止照射。
3.2 在整个放疗期间, 患者多饮水, 每日2000~4000mL, 促进毒素排泄。
饮食宜给补阴益阳之品。如甲鱼、百合、莲子肉、银耳、燕窝等, 照射前后半小时不可进食。
4 口腔、黏膜反应指导
4.1 放疗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 放疗前拔除照射野内的患牙, 以防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骨髓炎或骨坏死;
如患者有伤口及全身或局部感染须先控制感染, 待伤口愈合后方可进行放疗。
4.2 饭前、饭后及睡前用朵贝尔液漱口, 用软毛刷刷牙, 最好选用氟制牙膏, 出现假膜时改用1.
5%双氧水含漱, 口干时用1%甘草水含漱或含嚼生甘草, 或用麦冬、银花泡茶饮用, 避免过冷过热食物;食管癌放疗后应注意饮食宜细软, 忌粗糙、硬食。
4.3 直肠癌放疗后应保持大便通畅。
吃少量酸性食物, 刺激唾液分泌。饮食以少渣为主, 剧烈疼痛或咀嚼、吞咽不便者于餐前30min用1%丁卡因口含, 并暂停放疗, 给予支持治疗。
5 造血系统反应指导
5.1 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反应。
放疗期间每周固定复查血常规, 如白细胞降到3.5×109/L以下, 血小板降至80×109/L以下应暂停放疗, 给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如白细胞下降到1.0×109/L, 应采取保护性隔离, 住层流病房, 无条件者也应住单人病房, 房间每日空气消毒两次, 谢绝探视, 绝对卧床休息, 预防感染。
5.2 一切操作均应严密消毒隔离, 患者所有用物、食品均应经过消毒, 做好个人卫生及皮肤护理, 定时协助翻身, 防止褥疮发生。
6 呼吸、消化系统的反应指导
6.1 胸部放疗后可发生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病变, 轻者无需处理, 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6.2 由于胃肠道各上皮细胞敏感度不同, 可出现黏膜水肿、分泌增
加、消化功能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甚至黏膜溃疡、坏死、出血、穿孔、梗阻等, 轻者对症处理, 改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或酌情减少照射剂量, 严重者停止放疗。
7 放射性脊髓炎指导
脊髓受较大剂量照射时, 会出现脊髓损伤, 多发生在放疗后数月或数年内, 表现为渐进性, 上行性感觉、行走或持重乏力, 低头时有触电感, 逐渐发展为四肢运动障碍, 反射亢进, 痉挛, 以至瘫痪。如发生瘫痪时, 治疗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 神经营养药物, 血管扩张药物和激素, 配合针灸、中药治疗, 按瘫痪患者护理。
饮食习惯类写作的主题会随着同学们英语水平的提升而变化。在初级阶段,一般以“我的饮食习惯”为主,偏向于个人爱好;在中级阶段,一般以“健康的饮食习惯”为主,对词汇、句型和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在高级阶段,一般以“不同国家、地区间的饮食习惯差异”为主,除对词汇、句型和知识储备的要求之外,还要求同学们能开阔视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注意事项
1. 时态:一般现在时。
2.如果主题为不同国家、地区间的饮食习惯差异,请确保自己所掌握的国外饮食习惯的知识是正确的,以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技巧点拨
下面就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详细讲解关于饮食习惯类作文的构思。
1.初级阶段:我的饮食习惯
可以先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介绍自己爱吃和不爱吃的食物,并分析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如果健康,可自我鼓励并坚持;如果不健康,则需写明不健康的原因,并表明自己会下决心做出改变。
例文1:
My Eating Habits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I’m 14 years old.I have good eating habits.
I often drink a cup of milk and eat an egg for breakfast at home.I don’t like milk,but my mom thinks it’s good for my health.I eat lunch at school.I usually have some meat and veg⁃etables.I like all kinds of vegetables and fruit.I also like junk food,but I only eat once or twice a month because they contain too much fat and sugar.I usually drink water and juice.
As you see,I eat well and I’m very healthy.
My Eating Habits
My name is Pauline.I am 14 years old.I seldom eat vegetables because I dislike them.I like sweet snacks.They are delicious.But I know they are not good for me.Too much sugar will make me fat.So I must change my diet.
I will eat a bowl of porridge and an egg for breakfast.For lunch and supper,I will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less meat.Besides,I will eat less snacks or fast food.In that way,I will be healthier than now.
I hope everybody is healthy and happy.
以上两篇例文作者分别有着健康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饮食习惯不那么健康,一定要在文中给出改进方法。
2. 中级阶段:健康的饮食习惯
虽然初级阶段的写作也会涉及健康饮食,但往往较为浅显,而且紧紧围绕作者本身。到了中级阶段,同学们要学会从客观的角度论述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我们有哪些益处,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例文1:
Food can give us energy and help us build up our body.So healthy eating habits are impor⁃tant for us in our daily life.
What should we eat and how to eat healthy?First,we should have enough clean food each meal.Second,it’s important to keep a balanced diet.Different kinds of food provide us with dif⁃ferent nutrition we need every day.Third,we should have a regular meal.
In this way,we’ll be strong and healthy,and we’ll do well in our study.
Healthy eating habi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ur health.We should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We should eat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 every day.They supply rich and necessary vita⁃mins for us.We also should eat less meat every day.And we had better drink a glass of milk in the morning or at night.Besides,we should focus on balanced diet,which assures us the nec⁃essary nutrition.Junk food is a fatal killer for our health.We should stay far away from them.
It is said that many students do not eat anything at all in the morning.It is harmful for our health.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for people.
从这两篇例文可以整理出健康饮食习惯的几个必备要素:清洁(卫生角度)、均衡(营养角度)和规律(定时定量)。
3. 高级阶段:不同国家、地区间的饮食习惯差异
这一阶段的写作除了食物之外,还涉及餐具、餐桌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同学们平时多读多看,积累相关知识。
例文: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eating habit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irstly,Chinese people eat rice,noodles,vegetables and meat while Western people prefer bread,milk,salad and steak.
Secondly,Westerners are used to eating with a knife and fork,but Chinese people usually eat with chopsticks.
Thirdly,Westerners don’t make a loud noise during meals.They think it is rude.It is al⁃right to talk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while having dinner at private places such as our homes.But when we’re dining in public places,it will be better to keep our voice low.
饮食习惯差异是一个深层次问题,可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审题,在题目范围内进行合理发挥。
◆常用词汇
食物:vegetable蔬菜;fruit水果;pork猪肉;chicken鸡肉;beef牛肉;mutton羊肉;ham火腿;steak牛排;sandwich三明治;hamburger汉堡;pizza比萨;French fries炸薯条;rice米饭;noodles面条;meat bun肉包子;toast吐司;juice果汁;milk tea奶茶
口感:delicious好吃的;yummy美味的;tasty可口的;appetizing开胃的;good-tasting口感好的;sour酸的;sweet甜的;bitter苦的;spicy辣的;salty咸的
健康相关:balanced diet均衡饮食;healthy diet健康饮食;nutrition营养;ingredient成分;vita⁃min维他命;energy能量;fat脂肪;high-calorie高热量的;high in sugar含糖量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健康饮食健康饮指导
健康饮食运动指导
健康饮食科学健指导
饮食指导健康宣教
健康饮食营养指导
健康管理饮食指导
健康饮食指导措施.docx
健康饮食婴幼儿养指导
健康饮食母乳指导
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糖尿病的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
网址: 健康饮食指导 https://m.trfsz.com/newsview32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