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研究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研究

迄今对结构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的研究基本是分别进行,缺乏对建筑结构监测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进行研究。然而,将结构监测系统和振动控制系统分开,在实际应用这两种系统时,不仅不经济,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结构在受到未知荷载、发生损伤时无法对结构实时有效进行振动控制。本项目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实际结构监测与控制的需求,尤其是若干需解决的问题。研究:1、结构未知荷载辨识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2、结构被动控制/隔震控制力的实时辨识;3、小型结构突发损伤诊断与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时结合;4、大型结构突发损伤分散诊断与分散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时结合,提出有效对结构荷载与结构损伤监测与主动/被动振动控制实时相结合的理论方法,达到实时对建筑结构进行监测与有效振动控制结合的目的。实时地将结构监测与振动控制相结合进行研究,是本项目最显著的特色与创新,提出的方法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学术创新,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与前景。

目前对结构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的研究基本是分别进行,缺乏对建筑结构监测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进行研究。项目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实际结构监测与控制的需求,尤其是若干需解决的问题。进行:1、结构未知荷载辨识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2、结构被动控制/隔震控制力的实时辨识;3、小型结构突发损伤诊断与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时结合;4、大型结构突发损伤分散诊断与分散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实时结合等研究。提出了系列有效对结构荷载与结构损伤监测与主动/被动振动控制实时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提出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 能达到实时对建筑结构进行监测与有效振动控制结合的目的。“实时”地将结构监测与振动控制相结合进行研究,是本项目最显著的特色与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对促进结构健康监测与结构振动控制的结合,以及智能结构的发展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学术创新,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与前景。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11篇;EI收录的国内学术期刊论文2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5篇,超出了申报书预期发表论文15-16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5-6篇的数量。 [1]

相关知识

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方案
结构健康监测教程
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居住室内健康环境监测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红河元阳县结构健康监测费用
巴音郭楞焉耆县结构健康监测费用
张弦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布置优化方法
杭州拱墅区结构健康监测费用
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系统介绍.pdf

网址: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实时结合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33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