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安全与电磁兼容

安全与电磁兼容

张腾 邱明佳 申云龙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由于存在复杂的强电磁噪声干扰,基于印制电路板的静电放电测试过程存在可重复率低、失真度高、难度大等问题。构建了一种简易的静电放电测试台架,重点研究微带线在导体传导途径中所引发的静电放电电压耦合现象的可测量性,并通过与仿真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电子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静电放电评估工作的效率。

印制电路板; 静电放电; 导体传导; 电压耦合; 陈佳豪 赵翔 闫丽萍 刘长军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已有混响室概率统计模型不能同时模拟多种多径衰落场环境。通过扩展经典混响室平面波叠加模型,建立了更具普适性的混响室内模拟多径衰落场环境的概率统计模型。推导了电场直角分量模值的概率密度函数(PDF),在理论上验证了新模型能同时模拟瑞利分布、莱斯分布及更多多径衰落场环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仿真了电场直角分量模值的PDF,并与理论PDF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新模型同时模拟多种多径衰落场环境的能力。

混响室; 平面波叠加; 多径衰落; 概率密度函数; 蒙特卡洛模拟; 程二威 王平平 张怡 贾锐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腔体电磁环境具有电场分布不均匀、对空间加载敏感、难以准确度量等特点,腔体环境下的电子设备电磁环境效应试验不应采取传统的确定性试验方法。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使用边界形变混响室开展腔体内电子设备电磁环境效应概率试验的方法,以无人机数据链设备为受试对象,试验研究了连续波电磁环境对无人机数据链设备的电磁干扰阈值和干扰概率,为腔体环境下电子设备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数据链; 电磁环境效应; 混响室; 腔体环境; 干扰概率; 试验方法; 赵华鹏 胡俊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科研育人”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科研素养的培育是“科研育人”的重要环节,电磁场与波课程蕴含了丰富的科研素养培育元素。文章阐述了在电磁场与波课程中融入科研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梳理了课程中的科研素养培育元素,进而提出了“实践、理论、实践、升华”教学设计方法,并以静电场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

电磁场与波; 科研素养; 教学设计; 石立华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雷电试验是了解雷电作用机理和破坏效应、验证防护技术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人工引雷、实验室模拟、雷电效应测量、雷电发展过程观测四个方面综述了雷电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大型雷电试验设施、激光诱导雷电放电、荷电汽团模拟云内放电、邻近雷击环境、抗强电磁干扰测量、雷电辐射源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发展,对雷电试验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电磁环境效应; 雷电; 人工引雷; 实验模拟; 测量; 付国良 蓝贤平 李军剑 黄妍琼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电动汽车高压部件具有很强的传导电磁干扰噪声,受电磁兼容法规的影响,大部分的高压部件都会在直流高压母线上使用可滤除共模噪声的Y电容。但多个Y电容并联在高压母线后,在整车高压上电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漏电流,进而影响整车的绝缘阻抗并带来安全问题。该漏电流的大小主要受高压母线电容容值、预充电阻阻值、Y电容容值等参数影响。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阐述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整车工程师设计Y电容限值提供参考依据。

高压母线; Y电容; 漏电流; 电动汽车; 王思展 王志浩 刘宇明 王晶虎 冯娜 程千钉 韩炎晖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飞行时,其表面的不同介质材料表面与等离子体环境相互作用后形成的不等量充电电位达到放电阈值(107 V/m)后,将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ESD)。充电抑制膜是一种基于不等量电位梯度场发射原理的防护材料,当其上下表面电位差达到发射阈值后,充电抑制膜将发射电子从而对航天器结构不等量电位起到减缓作用。文章介绍了真空条件下充电抑制膜场电流发射特性,分析了充电抑制膜场电子发射对航天器表面不等量电位的控制效果,为航天器表面电位控制及减缓提供方法和依据。

主动电位控制; 航天器表面充电; 静电放电; 不等量带电; 蒋云昊 陈奕鹏 朱信宇 高志良 程千钉 周黎 董树荣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静电放电(ESD)一直是电子产品的重大威胁,严重的还会造成芯片失效。在设计阶段需对芯片受ESD冲击后的耦合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并为芯片设计有效的ESD防护,实现系统级高效ESD设计(SEED)成为发展趋势。文章研究了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对静电的响应情况,并将TVS分为回滞型与非回滞型,分别建立了SPICE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ESD发生器电路模型和全波模型,所得电流波形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两种模型的电流特征值与IEC 61000-4-2:2008要求的偏差较小。为复现完整的系统级ESD测试环境提供了支持,也为探索芯片在系统级ESD测试下的行为模式打下基础。

静电放电; 芯片失效; 系统级ESD设计; 瞬态抑制二极管; 静电枪; 韩宇南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电缆被称为工业的“血管”和“神经”,广泛应用于设备互联。然而,传统电缆不具备分布式滤波功能,通常成为电磁兼容(EMC)性问题的主要耦合路径。滤波电缆,可以通过在绝缘电线上包裹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制造的特定缺陷导体层(DCL)、在绝缘圆柱体上包裹缺陷导体传输结构(DCTS),使其能够在轴向上实现分布式滤波功能。DCL或DCTS上具有特定蚀刻图案的导体起到等效的集总电路作用,被加到电缆电路中实现滤波功能,从而抑制干扰信号。采用微波网络分析技术可以高效地分析级联特性。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本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表明,滤波电缆能够有效实现分布式滤波功能,有望为复杂电磁环境防护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滤波电缆; 缺陷导体层; 缺陷导体传输结构; 刘宝殿 姜雪 刘军 董立成 安海龙 王爽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空口(OTA)性能是衡量无线终端发射和接收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兼顾5G无线终端的OTA限值及其它性能指标与成本控制要求,文章从测试样品种类、数量、测试数据处理等方面研究了单输入单输出(SISO)OTA测试频段1限值的制定方法。5G无线终端空口性能限值的制定使用累计分布函数(CDF)分析样品测试数据,测试样品类型应足够丰富,样品数量50~100即可,通常取80%样品能通过的数值作为行业标准限值制定的参考值。归纳整理的限值制定方法可为5G无线终端OTA行业标准限值的制定提供参考。

5G无线终端; 空口性能; 总辐射功率; 总全向灵敏度; 独立组网; 冯博伦 孟萃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文章介绍了电磁场波混沌理论的发展和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功率微波在腔体内部形成波混沌现象的情况,并且针对这一现象,利用随机耦合模方法,对高功率微波下波混沌腔体内不同物体的耦合情况进行统计性分析。考虑到微带线的情况,利用科朗-布朗宁模型计算了随机平面波假设下微带线结构的平均吸收截面,进而对波混沌腔体内微带线的耦合情况进行统计性预测。最后设计实验,用单极天线作为参考端口,不同长度的微带线为待解端口,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统计电磁学; 波混沌; 随机耦合模; 高功率微波; 科朗方法; 刘振磊 刘卫东 柳扬 方庆园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针对强电磁脉冲极易通过射频前端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对敏感电子器件造成伤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工作于C波段的射频前端快上升沿电磁脉冲防护电路。电路采用PIN二极管级联的方式构建四级防护电路,同时引入高通滤波器抑制工作频段以下信号,防止其对设备造成干扰。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偏置电压和电流,可实现对电磁脉冲的快速响应;经过逐级削减输入功率,可有效降低尖峰泄漏;在工作频段内,防护电路可将4 kV的快沿方波脉冲限制在2 V以下,其响应时间小于1 ns,插入损耗小于0.146 dB,驻波比小于1.413,回波损耗小于-15.329 dB,且可有效降低尖峰泄漏,对工作在C波段的卫星电视地面通信设备抵御强电磁脉冲的侵扰具有较好的效果。

尖峰泄漏; PIN二极管; 射频前端; 快上升沿电磁脉冲;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1期

摘要:1选题新颖(新论点、新思路、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或提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新问题),结构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句简明,语义确切,标点规范。2若文稿为综述性文章,其内容应包含本学科前沿课题的最新动态或超前信息,从而为教学、科研或生产建设的正确开展和顺利进行起到预见性和导向性的作用。3文章字数控制在5000~8000字,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图表内英文译为中文)和公式、简化指导和证明过程。综述内容,字数可超出。中文标题20字以内。

中文标题; 文章字数; 电磁兼容; 学科前沿; 图表; 来稿须知; 最新动态; 标点规范;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9)于2024年3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标委会一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参会委员在听取标准编制组就标准基本情况、编制过程、征求意见及其汇总处理情况、预审和意见处理情况等汇报后,认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这12项标准的编制过程符合国家标准编制程序,技术内容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对这12项标准的审定,同意编制工作组根据本次会议的意见修改后提交齐套报批资料。

全体委员会议; 集成电路; 电磁兼容; 意见修改; 编制组; 编制过程; 国家标准; 内容合理; 米进才 宋俊 陈辉 余海涛 张军马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文章给出了一种多样品并行传递的CE102能力验证方法及实例,自主研发并制备47套均匀性、稳定性符合要求的能力验证样品,在40家参加实验室中并行分发该样品,相比传统的单样品轮流传递的方式,极大缩短了测试时间,且消除了无备用样品带来的风险。使用稳健算法计算稳健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指定值,使用GB/T 6113.402-2018中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能力评定标准差,并将其用于评价参加实验室是否离群。最后对离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电磁兼容; 能力验证; CE102电源线传导发射; 指定值; 能力评定标准差; 莫基英 赵岳 周垠群 沈能文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针对压敏电阻(MOV,电压限制型元件)与陶瓷气体放电管(GDT,电压开关型元件)串联组成的复合型电涌保护器(SPD)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并对GDT进行创新设计。对此类常规复合型SPD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发现其无法兼具残压低、工作电压高的电气性能。通过独特创新的触发电路设计了创新型GDT,形成的串联复合型SPD兼具残压低、工作电压高的电气性能优势。针对“应用于未来各种高工作电压,低残压要求的SPD设计”需求,提供了一种有效、全新的设计理念。

雷击浪涌; 压敏电阻; 陶瓷气体放电管; 复合型SPD; 仿真; 工作电压; 刘喆 崔星 李汶修 朱智鹏 卢韦宝 左文广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阐述了车辆间接视野装置的原理及电磁兼容性要求,介绍一种使用激励光源验证车辆间接视野装置辐射抗扰的试验方法,通过光源的明暗闪烁模拟动态画面改变,描述了摄像机-监视器系统(CMS)的时延试验系统布置及试验原理,并对试验方法的时延误差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同时,研究了激励光源系统对CMS系统试验时延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试验方法在不同的频率、占空比、亮度、响应时间条件下的影响程度及原因分析。

间接视野; 辐射抗扰; 时延; 光源特性; 米进才 彭澄昭 陈辉 赖淋香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文章给出了一种多样品的谐波电流发射能力验证方法及实例。自主研发并制备27套均匀性、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的能力验证样品,在187家参加实验室中并行传递,与传统的单样品模式相比,极大缩短了项目周期并消除了无备用样品带来的风险。使用稳健算法计算稳健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指定值,使用GB/T 17626.7-2017中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计算能力评定标准差,并将其用于评价参加实验室是否合格。通过本次能力验证了解行业内开展谐波电流检测的整体情况,发现和识别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电磁兼容; 能力验证; 谐波电流; 指定值; 能力评定标准差;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GJB 11190-2023《水面舰船雷电试验方法》于2023年12月正式发布,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包含了舰船雷电电磁效应要求的全部试验方法,涵盖了舰船雷电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等多方面,涉及缩比模型附着点、初始先导附着、电弧引入、电流传导、电流瞬态感应、脉冲电磁场和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等试验,包含舰船平台级、系统级和设备级等各层级试验对象。试验方法包括试验环境、试验场地、受试系统、试验设备、试验程序、试验波形、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评定等多方面的要求。

雷电感应; 试验波形; 附着点; 脉冲电磁场; 水面舰船; 试验场地; 试验程序; 电磁效应;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2024中国电源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将于2024年8月16-18日在杭州召开,会议主题为新能源和先进装备电磁兼容的理论和方法。会议聚焦与电磁兼容相关的新能源发输电系统、数据中心、城市微电网、全电交通等核心工程,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工业报告、展览等形式对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及新工艺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欢迎国内外电力电子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电磁兼容; 合作与发展; 数据中心; 分会场报告; 新能源; 技术人员; 国内外电力; 学术年会; 林豪 杨雄 姚金慧 江保力 王辰宣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在机载应用场合下,电子设备应满足GJB 181B-2012要求的50 V/50 ms过压浪涌。为此设计了满足28 VDC输入、输出总功率21 W的过压保护电路,且满足承受雷电残压80 V/18 A持续10μs的电压尖峰保护要求。详细介绍了电路的组成、工作过程、保护原理和器件选择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过压保护功能,机载28 V输入、5 V/4.2 A输出的电源板过压浪涌测试效果良好,电源板保持正常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无需驱动电路、适用电压范围广、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国产可替代率,具有一定的经济和使用价值。

GJB 181B-2012; 过压保护; 国产化; 机载; 罗辉生 阮鹏 王学佳 杜跃旭 高果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低压直流设备电磁兼容(EMC)检测过程中,常因实验室供电链路发生谐振导致受试设备无法正常开机或启动某功能。研究分析发现,分别从受试设备电源模块、接口滤波电路等入手调节整个电路环路的相关参数,可解决谐振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一定的仿真分析,提出一个不改动受试设备及实验室相关测量设备状态,仅通过常规方式改变供电电源接口链路参数的便捷式谐振参数可调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装置可闭合不同开关以设置为不同的电路状态,达到改变主回路谐振点的目的。

电磁兼容; 谐振; 谐振电路; 谐振频点; 彭淞 高宏伟 牛淑芳 刘立 高尚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激光指示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场合。文章介绍了激光指示器的激光等级分类及激光可达发射功率的测试,详细阐述了消费类激光指示器的安全要求。通过实测购买的15个品牌的激光指示器,发现市场上大功率激光指示器的比例在80%以上,且存在激光标识不清晰或错标等现象。基于消费者不了解高功率激光指示器危害的现状,建议制造商在生产阶段严格控制激光指示器的功率输出,考虑产品最严酷的工作状态并依据GB/T 7247.1-202X进行激光等级的判定,在本体醒目位置上标识激光说明和警告,并通过公益科普培训等形式,提高消费者对激光的认知水平。

激光指示器; 激光等级分类; 安全要求; 封葳 王志达 季京康 韦守龙 杜浩 郭伟 《安全与电磁兼容》 | 2024年第2期

摘要:框式信息设备的网口辐射发射日益重要和复杂。文章以机框、网口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及散热器等关键框式设备作为输入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模型,采用CST仿真分析了该模型在宽带内的辐射发射,并与实际测试值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在工作频点仿真与测试一致。分析了辐射信号类型、PCB布局以及散热器接地与否对辐射发射能量的影响,并基于电磁辐射理论给出解释和布局指导。结果表明:共模信号较差模信号明显提高,在808 MHz辐射增强约20 dB以上;散热器接地明显降低辐射发射,比未接地时底部耦合场强降低15 dB以上;强辐射信号底部建议敷设地层以降低辐射。为产品风险快速评估及方案迭代优化提供了参考。

辐射发射; 框式设备; PCB布局; 接地;

相关知识

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的区别?
解决电磁辐射污染的安全教育.docx
城市电磁辐射污染凸显,胡冶代表建议:制度层面加强安全监管
警惕电磁辐射污染
电磁辐射与健康论文12篇(全文)
电磁污染防护论文
电磁环境保护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预防

网址: 安全与电磁兼容 https://m.trfsz.com/newsview33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