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自测方法和意义.doc

健康自测方法和意义.doc

健康自测方法和意义.doc

  健康自测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健康评估健康自测风险预测健康管理 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在改变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从而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慢性疾病成为第一杀手,占死因的60%以上。这些慢性疾病大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通过卫生部倡导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拥有和维持健康的过程中,需要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对健康评估而言,健康自测非常重要。健康自测仅通过自测问卷就可实现,简单方便,不需设备,不用花费,容易掌握和普及,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相互做。健康自测可随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动态变化;根据测评结果设计和调整保健、养生、康复方案和计划,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科学地进行健康管理,做自己的医生和健康顾问。当然,如果自测发现健康存在问题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检、验血拍片等详细检查。 健康自测有许多方法,这里介绍一些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 1身体参数 1.1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即理想体重,世界卫生组织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理想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理想体重。 另一种新式计算方法: 理想体重=身高(m)×身高(m)×22 如果实际体重超过或低于理想体重即为超重或不足,公式和定义如下: 体重变化=(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10﹪为正常体重; ±10%-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1.2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MassIndex) BMI是一个国际肥胖标准,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部正式提出,是目前最常使用测量肥胖度的方法。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中国人BMI正常范围18.5-23, BMI为20-22的人,死亡率最低,平均寿命最高,认为其为最佳值。 BMI小于18.5,称为营养不良;BMI大于23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欧美人种这些标准偏大,解释时应注意。 体重指数增高,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显示,BMIlt;25作为对照组,BMI≥25~lt;28组,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8,3.1和2.6倍;同时患两种以上疾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2.9~4.9倍;BMI≥28组,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对照组的4.8,4.0和2.9倍;同时患两种以上疾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3.4~8.9倍。还有资料显示,BMI每增加2,冠心病、中风、缺血性中风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6.1%和18.8%.如能把BMI控制在18.5~23.9范围,45%~50%的人将远离慢性病危险。BMI超过24时,患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几项危险因素集于一身的概率会增加。当BMI达到或超过28时,伴有其他多种危险因素的概率可达到90%以上。 还有研究表明,BMI与总死亡率之间呈u形曲线的关系,即BMI过高(达到或超过28)和体重过低(低于18.5)者,死亡率都升高。体重过低往往见于癌症、心肺病、营养不良等其他的健康问题[1]。 用BMI评价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局限性,如BMI值没有把年龄、性别或者肌肉质量考虑进去,也没有分别计算肌肉和脂肪的含量。因此,一些浑身肌肉结实的运动员纵然身体脂肪含量很低,但BMI值却很高;而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在逐渐减少,但是BMI值却很正常。 另一方面,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因为脂肪过多引起的,也和脂肪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1.3人体三围 体围通常用来预测疾病的风险。肥胖分为两型:上身肥胖型(“苹果型”身材)和下身肥胖型(“梨型”身材)。前者的脂肪主要囤积于腹部,属内脏脂肪,易招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后者的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属皮下脂肪,危害性相对较小。就算体重没有变化,腰围持续增长也不正常。年龄介于20~40岁的人,假如腰腹部正在快速地囤积脂肪,就有可能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然而,“梨型”身材的人也不能太大意,因为此类身材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和静脉曲张等疾病,所以,腰围与臀围应该维持在适当比例。 测量三围的方法: 胸围: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皮尺前面放在乳头上缘,皮尺后面置于肩胛骨下角处。先测安静时的胸围,再测深吸气时的胸围,最后测深呼气时的胸围。深吸气与深呼气时的胸围差为呼吸差,可反映呼吸器官的功能。一般成人呼吸差为6~8厘米,经常参加锻炼者的呼吸差可达10厘米以上。测量未成年女性胸围时,应将皮尺水平放在肩胛骨下角,前方放在乳峰上。测量时不要耸肩,呼气时不要弯腰。 腰围: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

相关知识

健康体检项目内容及其意义.doc
维生素A、D、E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健康评估检测的意义
生命体征监测.doc
个人健康管理的意义.doc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和意义
健康监测的重要性.doc
孕前和孕期健康教育和管理.doc
情绪压力和健康.doc
心理健康自我评估.doc

网址: 健康自测方法和意义.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35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