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土壤生态保护

土壤生态保护

土壤圈层是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缓冲和净化功能,不但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环境净化作用,而且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协调作用。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就要寻找到保护及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对策。要完善法律法规和强化管理,进一步细化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制订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技术规定,把培肥地力作为保护和改良土壤的首要措施。

① 土壤是各种固体废弃物(工矿业废弃物、垃圾、污泥等)的最终归宿或其主要的处理、容纳和消化场所。通过大气污染物的沉降、污水灌溉与污水土地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理等使土壤遭受污染的同时,必然还会影响到土壤生态平衡,以致使土壤生态遭受破坏。

② 由于土壤作为重要的资源而未被合理利用所导致的土壤退化,如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沼泽化、酸化和土壤肥力下降等则是土壤生态受破坏更为广泛而普遍的原因。

③ 土地作为人类从事各种建设活动的主要承受者,对土地特别对耕地的侵占、挖掘与堆积、淹没或地面沉降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突出,也是影响并使土壤生态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

④ 全球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土壤生态变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① 最大绿色及盖原则

② 最小水土流失原则

③ 临界最大冲击与临界最小努力原则

贯彻以上三个原则,还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一要保证近13×108人口的粮食安全为前提;

二要执行古老的三制宜原则(因地、因时、因物制宜),进行资源科学配置,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退则退;

三要突破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在环境严酷,资源破碎的低收入、低产出、高资源消耗的沙漠、贫困山区不强求粮食自给。

(1)控制大气酸沉降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大气主要通过降水、气温影响土壤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大气的主要化学成分O2、CO2在土壤环境化学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但大气的稀有化学组分也影响到土壤环境的化学性质。

大气酸沉降是指pH<5.6的大气化学物质通过降水、扩散和重力作用等过程降落到地面物质的现象或过程。通过降水过程表达的大气酸沉降称湿沉降,或酸性降水。湿沉降最经常的形式是酸雨。通过气体扩散、固体物降落的大气酸沉降称干沉降。酸沉降中H主要来源于其中的H2SO4、HNO3。降水成分的阴阳离子平衡情况说明,酸性降水实际上是H2SO4、HNO3的稀溶液。

控制大气酸沉降污染是保护环境的当务之急,土壤酸化过程的控制要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

① 要根治大气酸沉降污染源,主要是控制全球N、S排放,燃煤脱硫处理和制成型煤对控制S排放有良好的作用;

② 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生态规划,森林的更新品种,农作物种植品种应更多地考虑耐酸条件,如茶树是酸沉降条件下适宜推广的生态适应性作物;

③ 要搞好土壤和生态系统的管理。例如,轮作、间套种是提高土壤对酸沉降缓冲能力的良好措施;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施肥也是十分重要的,施用镁肥、锌肥及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森林生命力;对于已酸化的土壤,施用石灰是一条传统的措施。

(2)控制污水灌溉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城市灌溉污水中富含大量离子态的有害物质,如Na、K、Ca、Mg、Fe、Mn等。这些离子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灌溉水中过量的Na、K可使土壤变为碱化土,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CaCl2过多会使土壤变为潮湿的盐土,作物难以生长,形成光板盐斑地;灌溉水中的金属碳酸盐过高,会引起土壤盐化和碱化;水中的氯离子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量过多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为减少污水灌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就要对灌溉污水的性质进行分析,掌握污水水质水量和水质参数包括污水的pH、BOD5、COD、N、P等参数及水中各种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对污水中可能含有的致癌有机物进行分析。其次还要对土壤的自净能力进行调查,然后决定污水灌溉的范围和灌溉量,这样才能既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进行污染治理,又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矿山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保护

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实行矿山土地覆盖,是开发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环境的大计。许多国家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制定了法律、法规,还成立了专门机构从事这一工作的研究规划、监督、实施。随着人类面对的人口-资源-环境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近年来矿山生态建设和土地复垦发展较快。我国矿山开采中,长期以来重开采轻建设,重产量轻环境,矿山污染及土地浪费程度居高不下。

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措施有:工程建设、植被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2]。

相关知识

有机农业呵护土壤生态
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由矿物质、有机...@综艺o泡的动态
【法护生态环境】守“土”有方 护“土”有责
谈谈土壤污染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pptx
土壤污染的生态风险及人体健康影响
土壤健康
环保科普|土壤污染知多少?
人民日报:防治土壤污染 保护人民健康
健康土壤
土壤污染源

网址: 土壤生态保护 https://m.trfsz.com/newsview35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