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细思极恐!网售减肥食品竟含有可致人死亡的……

细思极恐!网售减肥食品竟含有可致人死亡的……

  减肥食品中竟含

  西布曲明、呋塞米、螺内酯等兴奋剂

  严重可能导致

  摔倒、休克、死亡

  ……

  3月15日

  湖北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岗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

  宣布成功破获全国首例生产、销售

  含兴奋剂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减肥食品含兴奋剂

  据消费者张女士讲述,2021年3月,通过朋友介绍,她花费千余元在一微商处购买了减肥食品套餐,其中搭配了4款减肥保健食品,混合食用。

  图为朋友圈微商售卖减肥食品的广告

  收到商品后,张女士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不成想,竟频繁出现腹泻、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大量饮水、休息后,病情略有好转。

  如此反复数次,张女士认为该减肥食品有问题,要求退货、退款。协商未果,她被商家“拉黑”。

  张女士越想越气,向宜昌警方报案。民警告诉她,已接到多起类似情况的报警,正在开展调查。

  原来,宜昌市公安局此前已研判出该线索:该市城区多名女子在网上看到相关广告,服用类似减肥食品后,出现身体不适,严重的不得不入院治疗。

  办案民警对该产品进行取样后,送至专业机构送检,结果令人震惊。其中多款减肥食品含有西布曲明、呋塞米、螺内酯等成分。

  图为嫌疑人罗某生产有毒有害减肥食品的原料

  三峡大学医学院专家出具的评估意见指出,西布曲明、呋塞米、螺内酯单用可能出现口干、便秘、腹泻、失眠、头痛、视觉模糊、抑郁等不良反应,混用后不良反应风险显著增加,特别是呋塞米使用剂量较大,易导致血压偏低、供血不足、头晕,严重时可能导致摔倒、休克、死亡。

  在医学上,西布曲明、呋塞米、螺内酯是处方药,服用需经医嘱,这三种物质均被《2021年兴奋剂目录》列入兴奋剂品种。

  成本仅几毛钱

  证据确凿,民警当即决定收网。

  2021年3月11日上午,伍家岗区公安分局抽调30余名警力突袭伍家岗区合益路、夷陵区发展大道两处窝点,当场抓获嫌疑人陈氏姐妹,现场缴获市值600余万元的20余种减肥产品,其中袋装药剂1.3万余袋,胶囊和片剂2.4万余粒。

  民警调查发现,2019年年底至2021年3月,陈氏姐妹明知“心形压片糖果”“花轻嗖”“复核压片糖果”等20余种减肥食品中含有西布曲明、呋塞米、螺内酯等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仍利用网络渠道销售,两姐妹销售额分别达143万余元、34万余元。

  落网后,据姐姐陈某交代,她们开始贩卖时,就知道其中含有违禁成分,且食用后会出现头晕、腹泻等不良反应。

  民警调查发现,陈氏姐妹也有瘦身、减肥的需求,但她们从不食用自己销售的有毒有害减肥食品,而是寻求正规厂家购买。

  民警还发现,陈氏姐妹销售这类有毒有害食品堪称暴利,成本价几角钱一粒的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变成十几元一粒。

  以瘦身产品之名网上销售

  对待食品安全案件,宜昌警方始终保持零容忍、出重拳、严打击的态度。

  一个月后,专案组民警循着陈氏姐妹的进货轨迹,一路追查到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城中村内,“生产商”正藏身在此!

  为防止打草惊蛇,侦查员请了一名本地人当翻译兼向导。历时一周艰苦摸排,终于摸清非法生产窝点。嫌疑人罗某被民警堵在窝点内,人赃俱获。

  办案民警在一间20余平米的杂乱房间内,共收缴各类生产工具,以及10万余粒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

  罗某在网上购买原材料后,将出租屋一卧室改装成“生产车间”,混合加工成粉末状胶囊,同时将部分呋塞米片剂改换包装,均以瘦身减肥产品之名,通过快递、物流批发给宜昌陈氏姐妹进行网络销售。

  图为民警查获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的原料

  民警提醒: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营养类食品,尤其是减肥类的保健食品,一定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上的夸张宣传,就算真的去购买,也要去正规渠道购买,看清保健食品的包装是否有蓝帽子等相关标志,以防被骗。

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知识

“网红减肥药”骗局被曝光!含有多种禁药,已致26岁女生死亡
网红减肥食品爆雷 电商仍在售可疑产品
死亡焦虑
吃复合维生素竟会增加死亡率?不能再吃了?
已致 2 人死亡,106 人住院,知名药企紧急召回这款产品
减肥食品市场乱象调查: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网络销售自有话术
减肥食品乱象:非法添加违禁成分 网络销售话术易洗脑
Nature子刊:发现新的细胞死亡机制,可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策略
最新报告:1 人死亡!小林制药发声
会导致提前死亡的坏习惯

网址: 细思极恐!网售减肥食品竟含有可致人死亡的…… https://m.trfsz.com/newsview36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