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是家喻户晓的健康饮食,其所含的蛋白质以及鱼油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营养物质,另外,鱼类中的一种特殊脂肪酸对人体的大脑和眼睛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鱼类虽然美味又健康,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鱼,殊不知,鱼也不是随便和什么食物烹饪在一起都可以吃。鱼的烹饪得讲究科学的搭配,如果搭配得不科学,不仅破坏了鱼肉里面原有的营养,而且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目录鱼肉的功效鱼肉的食用禁忌4种吃鱼方式等于慢性自杀补碘可多吃鱼吃鱼能使大脑免受汞毒伤害
1鱼肉的功效
一、胖头鱼
胖头鱼也叫鳙鱼,其味甘、性温,能起到暖胃 、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 、痰多、咳嗽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胖头鱼和核桃仁 一起煮食。
二、鲫鱼
鲫鱼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疗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 、脱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效,还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三、带鱼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效,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 的辅助治疗。带鱼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还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食疗;常吃带鱼可以滋润肌肤、保持皮肤弹性。泥鳅的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的作用,可以抗菌消炎。
四、墨鱼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能。是妇女的保健食品,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五、鲤鱼
鲤鱼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 、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由于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吃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
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咳嗽、气喘时,可用鲤鱼头一个,与姜、醋、蒜泥同煮,吃后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患有癫痫的人,则可以用鲤鱼脑或脂肪煮粥食用。
六、鲢鱼
鲢鱼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效,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 、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吃鲢鱼能缓解胃痛,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水肿病人可用鲢鱼一条,加红小豆30克煮食。
七、草鱼
草鱼味甘、性温,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效,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头痛等病症。常吃草鱼头还可以增智、益脑。胃痛的人可用草鱼一条,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头痛的人则最好用草鱼加葱或香菜同煮,能起治疗作用。
八、黄鳝
入肝脾肾三经,有补虚损、祛风湿、强筋骨等功能,对血糖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气血两虚者可用黄鳝肉丝、黄芪(纱布包)加水煮熟调味服食。小儿疳积、形瘦食少者可用黄鳝一条,切段加鸡内金少许煮熟食用。内痔出血、子宫脱垂可将黄鳝煮食,久服有效。
九、黑鱼
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肾等功能。黑鱼与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黑鱼与红糖炖服可治肾炎。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十、鳟鱼
鳟鱼属于鲑鱼的一种,它味甘、性温,有暖胃作用,适用于冻疮、寒凝痛经、胃痛等症状。胃寒、疼痛的人可以用鳟鱼加葱、花椒煮食;若产后少乳,可以用鳟鱼加火腿炖服。此外,外出旅游的人最好吃点鳟鱼。因为旅途中人们常吃生冷的食物,饮食也不规律,肠胃功效会随之减弱,容易受寒,吃鳟鱼则可以暖胃、健脾。
十一、青鱼
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十二、鳗鱼
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十三、泥鳅
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渴醒酒、祛毒除痔、消肿护肝之功能。泥鳅与大蒜猛火煮熟可治营养不良之水肿。泥鳅用油煎至焦黄加水煮汤可治小儿盗汗。泥鳅炖豆腐可治湿热黄疸。泥鳅与虾黄同煮服,可治阳痿不举。
十四、三文鱼
三文鱼有降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脑功能、防治老年痴呆、防视力减退的功效。
2鱼肉的食用禁忌
一、鱼未煮熟
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当你在家中烹调鱼的时候,请确保鱼肉至易剥落和嫩滑的状态,肉类应没有任何半透明的迹象。不要把还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二、过度油炸
油炸鱼也可能会使鱼的汞含量上升。鱼类过度油炸,或者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酱料搭配,很快就会变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是非常不宜吃鱼肉的时机。
三、含汞量高的鱼类
大多数的鱼类都被汞轻微污染过,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体内对分解微量的汞是没有问题的。但怀孕或哺乳的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一些鱼类和贝类,以减轻汞毒的危害。
体积较大的鱼类含汞量最高,如鲨鱼、箭鱼、鲭鱼、方头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鱼。可以选择用含汞量较少的其它品种的鱼类和贝类替代它们,如虾,鳕鱼,罐装金枪鱼,鲑鱼和鲶鱼等。
四、6种人不能吃鱼
如下几种疾病患者忌食鱼: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多食鱼,结核病患者吃药时忌食鱼,痛风患者忌食鱼,肝人格化患者忌食鱼,体质过敏患者忌食鱼,不孕症患者忌食鱼。
34种吃鱼方式等于慢性自杀
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赶紧来看看几个常见的错误吃法,防患于未然。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建议:
购买活鱼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再杀,已经杀死的鱼则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左右,以尽量挥发鱼身上的剩余毒素,降低有毒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而烹饪最好在鱼死亡数小时后进行,因为放置一段时间后,鱼肉的结缔组织开始逐渐软化,肉品也变得味美鲜香,此时烹饪,味道最好。
不可否认,鱼的确是很好的健康食品,但食鱼有道,才能对你的健康真正有益。
生吃鱼片易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吃鱼吃肉能帮助保护大脑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提醒:
不少人以为生鱼片用酱料和醋拌过,就能杀死其中的肝吸虫,可以放心食用,但事实上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芥末、酒精等都很难杀死它们,就算把鱼片投入90℃热水中,煮的时间不足也不能将之杀死。
因此生鱼片还是少吃为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肝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刚开始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有些人甚至十几年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建议长期嗜吃生鱼片的人最好到医院检查,确诊是否感染。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提醒:
个人千万不能擅吃鱼胆,有食用要求的患者应在中医指导下合理摄入。
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建议:个人在吃鱼肉前可先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低脂食品,如杂粮粥、荞麦粉、芋头等垫底,用餐中间也可食用一些含淀粉的菜肴,如蒸甘薯、甜玉米、马铃薯等,以此平衡体内酸碱度,减轻嘌呤的危害,起到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
4补碘可多吃鱼
1.鱼肉
鱼肉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美味食物,并且它还具有易消化以及易吸收的特点,经常食用可帮助我们有效的起到补碘的功效。在研究中发现,鱼肉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碘之外,同时还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比如像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等,除此之外还含有酶类、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通常情况下鱼肉可分为暗色鱼肉和白色鱼肉两种,而暗色鱼肉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都比较丰富,但腥味比较重,因此孕妇应该尽量的选择白色鱼肉。
总体上来讲,活性强的金枪鱼、鲣鱼、沙丁鱼等鱼类体内含有的暗色肉较多,而像银鳕鱼、大黄鱼、比目鱼等鱼类活性比较弱,因此多半以白色肉类为主。
2.鱼脑
如果你喜欢吃鱼脑的话,同样是一个补充碘的有效途径。专家指出,在鱼脑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磷脂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不仅能够帮助孕妇有效的不碘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但是在鱼脑中同样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因此不管是孕妇还是常人都应该适当食用,以免胆固醇过高。同时鱼脑中所含有的毒素也比较多,因此也不能多吃,以免损害人体健康。
除了鱼脑之外,鱼眼中同样含有大量的碘,适量食用同样可以帮助人体补充充足的碘从而预防各种疾病。鱼眼中还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B1、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成分都能够起到增强人体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3.鱼鳔
可以说鱼鳔是一种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我们可以追朔到1600多年前,在《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鱼鳔的记载。在其中的记载中,将鱼鳔与燕窝、鱼翅等齐名的高营养食品相提并论,由此可见鱼鳔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同时在现代的医学研究中发现,鱼鳔中含有丰富的大分子胶原蛋白,适量食用可有效的改善人体组织细胞营养状况、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延缓皮肤老化的功效。
同时鱼鳔中所含有的碘含量也非常的丰富,经常食用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补充充足的碘。但是一般海水鱼的鱼鳔壁较厚,因此多半是制成干品后食用,在食用的时候必须提前将其用油或水泡发。
4.鱼鳞
很多人都习惯性的将鱼鳞丢弃,其实它也是不碘的高手,经过研究发现,鱼鳞中除了含有大量丰富的胆碱、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及钙、硫等矿物质之外,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碘,因此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可以通过多吃些鱼鳞来起到不碘的功效。
另外: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芹菜、海鱼、海盐、山药、碘化食盐、蛋、等,都是含碘食品。
5吃鱼能使大脑免受汞毒伤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鱼含有的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保护大脑,使大脑免于汞毒伤害。这项30年的研究发现,怀孕女性即使每周有12餐吃鱼,孩子出生也不会出现异常。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生物演化竞赛所造成的,为了避免大海汞毒伤害身体,鱼类体内会产生一些营养成分,保护身体免受汞毒之害。而这项研究更是发现,鱼类体内的特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化合物也许可有效抵消、减缓汞毒对大脑的伤害。
这些研究显示,孕妇生产前通过吃鱼接触重金属汞,似乎与孩子神经发展好坏没有关联性。证据越来越明显,吃鱼说不定还可以减少汞毒的负面伤害。
美国研究人员以1500多对母子为研究对象,在孩子出生20个月后,测量他们的沟通能力、行为与动作技巧,并搜集其母亲怀孕时的尿液样本,以检测产前尿液中的汞浓度,研究追踪这些孩子到20岁。研究结果显示,孕妇的汞暴露量、鱼类摄取量与孩子神经发展的好坏没有关联性。
研究还发现,孕妇体内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浓度较高时,孩子也会产生一样情况,而这样的孩子接受一些测试时,成绩反而比较好。
相关知识
饮食必知:吃甲鱼的常见禁忌
肉苁蓉的食疗偏方 食用肉苁蓉的禁忌
饮食禁忌
牛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日常食物禁忌
【孕妇禁忌食物】孕妇禁忌食物一览表
吃猪肉有什么饮食禁忌
鹿肉的营养价值 鹿肉的饮食禁忌
吃鸡肉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孕妇禁忌食物一览表 孕妇的饮食禁忌
网址: 鱼肉的食用禁忌 https://m.trfsz.com/newsview37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