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茶叶百科:茶多酚的保健作用和药理机制

茶叶百科:茶多酚的保健作用和药理机制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保健作用和药理功能。茶多酚的保健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脂质过氧化,从而对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5916。

抗癌作用:多项研究表明,茶多酚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DNA修复机制等途径,发挥抗肿瘤和抗癌的作用139。

心血管疾病预防:茶多酚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氧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茶多酚还能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对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影响3418。

神经保护作用:茶多酚能够改善认知功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以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有关1114。

抗衰老作用:茶多酚具有延缓细胞衰老、保持皮肤健康等效果,对于抗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1020。

抗菌消炎作用: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能够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同时也能减轻炎症反应919。

其他潜在益处:包括减肥、护肤、防龋护齿等121317。

然而,尽管茶多酚的保健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认可,但其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此外,茶多酚的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化学途径,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充分发挥其保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218。未来的研究应当关注茶多酚与其他植物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的形式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成分来促进人类健康615。

茶多酚的具体抗氧化机制是什么?

茶多酚的抗氧化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清除自由基:茶多酚能够直接作用于自由基,如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Q2-),通过其结构中的酚羟基等活性位点与自由基反应,从而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35。此外,茶多酚还能通过没食子酸酯的存在大大加强其抗氧化反应活性31。

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茶多酚能够通过影响Keap1/Nrf2转录信号通路来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如HO-1和NQO-1等。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ERK1/2途径,促进Nrf2的核内转移,进而上调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32。

金属螯合作用:茶多酚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防止这些金属离子引起的氧化应激36。

抑制促氧化酶的活化:茶多酚能够抑制某些促氧化酶的活化,如NFκB和MAPK等,这些酶在细胞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茶多酚通过抑制它们的活化,减少了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3436。

协同增效作用:茶多酚各成分之间具有抗氧化协同作用,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其整体的抗氧化能力31。

调节机体免疫力:茶多酚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抗氧化剂,调控机体自由基的平衡,发挥着多药效的功能40。

保护生物大分子:在高浓度时或自由基诱发下,茶多酚还能产生自由基,但同时也能对茶多酚复合体中各组分起顺序自由基修复以及保护生物大分子的作用40。

茶多酚的抗氧化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清除自由基、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金属螯合作用、抑制促氧化酶的活化、协同增效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力以及保护生物大分子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茶多酚成为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在抗癌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哪些?

茶多酚在抗癌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茶多酚的抗癌活性:茶多酚,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已被证明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抑制作用43。研究表明,茶多酚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控制细胞生长停滞、改变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激活杀手caspases以及抑制核因子kappa-B的激活等机制来控制癌症的发生41。

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这有助于抑制致癌物引起的突变,并且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阻遏细胞周期46。这些特性使得茶多酚成为一种有效的化学预防剂,对抗多阶段致癌过程中的启动、促进和进展阶段42。

茶多酚对特定癌症的影响:茶多酚对结直肠癌、皮肤癌、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149。特别是EGCG,它被发现能够导致多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则没有这样的作用47。

纳米载体技术的应用:由于茶多酚在生理pH下的稳定性有限,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现代治疗中的应用。然而,纳米载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茶多酚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从而增强其抗癌活性43。

茶多酚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抑制:茶多酚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来阻滞肿瘤免疫逃逸,这为茶多酚抗肿瘤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48。

茶多酚及其主要成分EGCG在抗癌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它们不仅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而且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等。此外,纳米载体技术的应用和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抑制为茶多酚在癌症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如何通过饮食或补充剂形式更有效地利用茶多酚以促进人类健康?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茶多酚以促进人类健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选择高质量的茶叶:研究表明,茶叶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叶的产地和加工方法55。因此,选择高品质、有机认证的茶叶,尤其是绿茶,可能是获取较高水平茶多酚的有效途径。

适量饮用:虽然绿茶是茶多酚的主要来源,但其抗氧化效果也受到其他成分如镁的影响55。平均每天饮用3-4杯(约1升)的绿茶可以显著超过推荐的每日多酚摄入量,从而提供对健康的益处。

避免添加物:研究发现,奶粉和甜味剂等添加物会降低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60。因此,在泡茶时避免添加这些物质,以保持茶多酚的最大效用。

考虑补充剂形式:鉴于茶多酚在体内的快速代谢51,以及其在动物模型中对抗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积极影响51,通过补充剂形式摄入茶多酚可能是一个有效的策略。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最佳剂量和形式,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

关注特定健康问题:茶多酚已被证明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质疏松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525354。因此,对于有特定健康需求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代谢综合征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适当增加茶多酚的摄入量可能特别有益。

结合其他健康习惯:虽然茶多酚本身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但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也是促进整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茶多酚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而不是替代其他健康习惯。

总之,通过选择高质量的绿茶、适量饮用、避免添加物、考虑补充剂形式,并关注特定健康问题,人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茶多酚以促进健康。同时,结合其他健康习惯将进一步增强这些益处。

茶多酚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具体作用机理是什么?

茶多酚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具体作用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血脂和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类物质,已被证明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质过氧化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和丙二醛(MDA)浓度62。这些物质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65。

抗炎作用:茶多酚通过抑制多种炎症因子,包括核因子-κB(NF-κB),发挥抗炎作用66。这种抗炎作用对于预防与炎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保护心肌细胞功能:茶多酚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对抗心肌肥大等不良影响65。

改善内皮功能:茶多酚能够恢复内皮功能,增强血管的扩张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血液循环68。

抗血栓形成:茶多酚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70。

调节血糖和脂质代谢:茶多酚通过降糖降脂、调节肠道功能等机制,改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异常63。

雌激素样活性:一些研究表明,茶中的某些成分,如黄酮醇类物质,可能通过雌激素样活性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保护作用69。

茶多酚通过上述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预防效果。然而,尽管有大量证据支持茶多酚的积极作用,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些作用的具体机制和长期效果6470。此外,考虑到不同人群对茶多酚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个体差异,以更准确地评估茶多酚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益处。

茶多酚与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有哪些研究?

茶多酚与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改善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损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以下是基于我搜索到的资料对这一主题的详细分析。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通过其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减少DNA氧化破坏,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76。例如,在帕金森病(PD)模型中,茶多酚能够减轻由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中的旋转行为,降低中脑和纹状体中的ROS和NO含量等71。

影响神经递质水平:茶多酚能够影响神经递质的水平,如在谷氨酸介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中,茶多酚能够通过上调p-Akt和p-Erk 1/2的表达来抑制谷氨酸介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74。此外,茶多酚还能通过调节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来影响认知功能,尽管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模型中,绿茶多酚对AchE活力的影响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78。

改善突触结构和功能:茶多酚能够改善衰老合并雌激素缺乏大鼠的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茶多酚干预可使海马突触界面曲率增加、突触间隙变窄、PSD厚度及数密度增加有关73。这表明茶多酚能够促进突触结构的可塑性,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抗炎作用:茶多酚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由慢性脑低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组织病理学损伤78。这种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防御机制实现的。

铁螯合作用:茶多酚能够螯合铁离子,减少铁离子引起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神经元76。

提高神经元细胞存活率:茶多酚能够提高神经元细胞存活率,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梗死面积等,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76。

对特定疾病的影响:茶多酚对于特定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帕金森病模型中,茶多酚能够减少MPTP诱导的食蟹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并缓解其运动障碍80。而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茶多酚能够阻碍异常蛋白积累、抗氧化、影响神经递质水平等72。

茶多酚通过其抗氧化、影响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突触结构和功能、抗炎、铁螯合以及提高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等多种机制,对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些研究为茶多酚在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N. Khan and H. Mukhtar. “Tea Polyphenols in Promotion of Human Health.” Nutrients (2018).

2. Diane L McKay and J. Blumberg. “The Role of Tea in Human Health: An Upd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02). 1 - 13.

3. John H. Weisburger. “Tea and Healt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1999). 271 - 275.

4. 余春燕,朱坤,黄建安等.茶多酚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2,43(03):296-305.

5. 王媛,殷红,陈小波等.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03):1232-1235.

6. B. Bolling, C. Chen et al. “Tea and health: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usefulness in the elderly?.”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2009). 42–48.

7. 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 [2010-12-30]

8. 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1998-10-05]

9. 陈为钧,万圣勤.茶多酚药效研究概况[J].中草药,1993,24(09):493-499+504.

10. 茶多酚抗衰老的研究进展 [2011-03-10]

11. W. Fernando, G. Somaratne et al. “Diabete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Can Tea Phytochemicals Play a Role in Preventio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17). 481-501 .

12. 李淑娟.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01):78-79.

13. 王伟伟,陈琳,张建勇等.茶多酚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茶叶,2020,42(11):1-7.

14. Baolu Zhao. “The Health Effect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Their Antioxidant Mechanism.” (2006). 59-68.

15. 张建勇,王伟伟,王蔚等.茶多酚保健及药理功能的应用[J].中国茶叶,2020,42(12):9-15.

16.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健康作用及其机理 [2012-05-31]

17. 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 [2007-05-15]

18. 郑科勤.茶多酚的药理作用探讨[J].福建茶叶,2018,40(01):33-34.

19. 常艳艳,蒋秋燕.茶多酚的药用价值[J].食品与药品,2007,No.132(08):72-74.

20. 毕彩虹,杨坚.茶多酚的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西南园艺,2006(02):37-39.

21. 王松泽.茶多酚的药理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21,43(01):30-32.

22. 潘喜华,杨隽,郑勇英等.茶多酚调节免疫、抑制肿瘤及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02):9-11.

23. P. Olcha, A. Winiarska-Mieczan et al. “Antioxidative, Anti-Inflammatory, Anti-Obesogenic, and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of Tea Polyphenols—The Positive Impact of Regular Tea Consumption as an Element of Prophylaxis and Pharmacotherapy Support in Endometrial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2).

24. 宁鸿珍,唐咏梅,关维俊等.茶多酚保健饮料的研制及功能评价[J].卫生研究,2002(05):396.

25. 浅谈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2000-04-30]

26. 刘晴.浅谈茶多酚的药理作用[J].福建茶叶,2021,43(01):22-24.

27. 徐卫霞.基于茶多酚在人体体质健康护理中促进作用的探讨[J].福建茶叶,2020,42(11):23-24.

28. T. Haufe, K. Ho et al.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of Tea.” Nutrition Today (2018).

29. 杨贤强,徐绯.茶多酚保健功效研究的新进展[J].茶叶,1992(03):42-45.

30. 芮璐.茶多酚的提取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8,No.73(07):170-172.

31. 赵保路.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J].科学通报,2002(16):1206-1210.

32. Guoyuan Qi, Yashi Mi et al. “Tea polyphenols ameliorate hydrogen peroxide- and constant darkness-triggered oxidative stress via modulating the Keap1/Nrf2 transcriptional signaling pathway in HepG2 cells and mice liver.” (2017). 32198-32208.

33. 胡秀芳,沈生荣,朴宰日等.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现状[J].茶叶科学,1999(02):93-103.

34. 赵磊,高民,马燕芬.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7,29(06):1861-1865.

35. 陈小夏,何冰.茶多酚清除氧自由基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中药材,1998(03):141-144.

36. 高文波,翁国斌.绿茶多酚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05):332-335+361.

37. 梁燕,沈生荣,杨贤强等.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特性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9(05):80-85.

38. E. Roh, Jong-Eun Kim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green tea polyphenols with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skin photoaging.”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7). 1631 - 1637.

39. 张红雨,郑纪庆,姜洪君.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理论探讨[J].中国油脂,1998(06):45-46.

40. 沈生荣,杨贤强.生物抗氧化剂茶多酚与机体自由基失衡的调控[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2(S1):93-97.

41. M. S. Butt, R. Ahmad et al. “Green Tea and Anticancer Perspectives: Updates from Last Decade.”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5). 792 - 805.

42. S. Katiyar and H. Mukhtar. “Tea antioxidants in cancer chemoprevention.”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Supplement (1997).

43. 张杨波,饶甜甜,刘仲华.茶多酚的抗癌作用机制及EGCG纳米载体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6):343-348.

44. 谢冰芬,冯公侃,朱孝峰等.茶多酚对人癌细胞和人体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3(06):63-66.

45. 陈宗懋.茶多酚类化合物抗癌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J].茶叶科学,2003(02):83-93.

46. 廖系晗,金翠兰.茶多酚及其抗癌机理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09):1783-1785.

47. Dongwook Han. “Advances of Green Tea Catechins towards Smart Anticancer Agents.” (2014).

48. 孔德栋,赵悦伶,王岳飞等.茶多酚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抑制机制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8,44(05):539-548.

49. 王水明,金黑鹰.茶多酚对结直肠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03):704-705.

50. Chung S. Yang, Xin Wang et al. “Cancer prevention by tea: animal studies,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human relevance.”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9). 429-439.

51. J. Higdon, B. Frei. “Tea Catechins and Polyphenols: Health Effects, Metabolism, and Antioxidant Function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03).

52. Chwan-Li Shen, M. Chyu et al. “Tea and bone health: steps forward in translational nutr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1694S-1699S .

53. C. Cabrera, R. Artacho 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Green Tea—A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2006).

54. N. Sueoka, M. Suganuma et al. “A New Function of Green Tea: Prevention of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

55. J. Klepacka, E. Tońska et al. “Tea as a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 the Human Diet.” Molecules (2021).

56. Chung S. Yang and J. Hong.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by tea: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human relevance..”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2013). 161-81 .

57. M. Fang, Yimin Wang et al. “Tea polyphenol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hibits DNA methyltransferase and reactivates methylation-silenced genes in cancer cell lines..” Cancer Research(2003).

58. I. Siddiqui, F. Afaq et al. “Antioxidants of the beverage tea in promotion of human health..” Antioxidants and Redox Signaling (2004). 571-82 .

59. S. Bhatti, J. O’Keefe et al. “Coffee and tea: perks for health and longevity?.”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2013). 688–697.

60. 张新欣,魏冬婷,柯琼华等.膳食因素对茶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酿造,2013,32(08):130-133.

61. Shi-Yu Cao, Cai-Ning Zhao et 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ea and Its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 Updated Review.” Antioxidants (2019).

62. A. Basu and E. Lucas.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f green tea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Nutrition reviews (2007). 361-75 .

63. 茶叶功能成分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2020-11-15]

64. Abby Keller and T. Wallace. “Tea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umbrella review.” Annals medicus (2021). 929 - 944.

65. N. Jochmann, G. Baumann et al. “Green t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rom molecular targets towards human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 (2008). 758–765.

66. J. Suzuki, M. Isobe et al. “Tea Polyphenols Regulate Key Mediators on Inflammator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2009).

67. I. Arts, P. Hollman et al. “Catechin intake might explain the inverse relation between tea consumption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e Zutphen Elderl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1). 227-32 .

68. Jun-Fu Guo, Kai Li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ea polyphenol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3).

69. J. Geleijnse, J. Witteman et al. “Te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otection through estrogen-like activity?.”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0). 3328-9 .

70. V. Bianconi, M. Mannarino et al. “Editorial: ‘Tea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The China-PAR project’.”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0). 1953 - 1955.

71. 茶多酚保护脑神经防止帕金森病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理 [2008-07-15]

72. 魏然,徐平,应乐等.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功能与机理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6,36(01):1-10.

73. 石梦茜,宋晨萌,成乐等.茶多酚对衰老合并雌激素缺乏大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结构的影响[J].营养学报,2021,43(05):468-473.

74. 吴焕童,刘婷婷,曹畅等.茶多酚对谷氨酸介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2):5-9.

75. 汤银娟,陈龙,段彦之等.茶多酚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0,38(03):301-307+313.

76. 李梅,尚宇梅,王智慧等.茶多酚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1631-1634.

77. 张颖佩,吕青,郭莲军.茶多酚对小鼠离体脑片氧糖剥夺及谷氨酸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3):1077-1082.

78. 徐艳. 绿茶多酚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

79. 曾宪思,孙姝婷,陈磊等.茶多酚在帕金森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0(03):504-508.

80. 陈宏伟,于兰,陈敏等.茶多酚对帕金森病猴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5):689-693.

数字学茶百家号编写最全面的茶叶知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付费

相关知识

茶叶的保健作用
聊聊茶叶里的健康之道
中医与茶疗:茶疗“治未病”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茶香入心:各类茶叶的养生功效
绿瘦茶多酚胶囊
茶叶里的养生之道
喝茶叶能减肥吗
《一杯药茶健康全家》百年传统药茶方 私人定制药茶专家[pdf]
左旋肉碱茶多酚胶囊:助力健康减脂
效果好的减肥茶排行榜及配方:无副作用减肥茶推荐

网址: 茶叶百科:茶多酚的保健作用和药理机制 https://m.trfsz.com/newsview37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