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除了疾病而言,还应该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可以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关系,良好的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在挫折中、困难中应对,使自己度过困难跟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接纳自己的不足。此外,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比如在一些压力和极端环境下,能够调适自己的身心情况,去适应极端情况,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灵统一、和谐,能够适应好社会环境,并且使人发挥到最好的功能。
婴儿期是指什么
"婴儿出生后1-12个月之间称为婴儿期。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划分不同的时期,因为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以及生理发育都有很大的区别,可以通过这种分期对孩子进行不同的重点护理或者重点关注。一般0-28天称为新生儿期,1-12个月称为婴儿期,1-3岁称为幼儿期,学龄前是3-5岁,6-12岁称为学龄期,之后叫青春期。n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不同,婴儿期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阶段。但这个时期的免疫力相对不成熟,消化功能较差,是神经、心理发育比较快速的阶段,需要大量营养,同时可能产生消化功能的紊乱,这个时候的营养配给一定要特别仔细。外界的环境可能影响孩子出现一些疾病,一定要科学喂养同时进行一些早教活动,对这个时期非常重要。"
梁昱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全国第36
婴儿期是什么时候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以后到1岁以内的这段时期。其实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延绵不断的、连续的过程,并没有到某一天的时候就发生质变,和前面不一样,其实没有这种现象。但确实是某个年龄阶段,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为了护理和治疗方便,从医学上分成了几个阶段,具体如下:1、新生儿时期:一个阶段就是新生儿时期,从脐带一结扎,到28天的时候,称为新生儿时期;2、婴儿时期:就是从出生以后,到1岁的这段时期,是小婴儿的阶段,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一个阶段;3、幼儿时期:婴儿时期后面,叫做幼儿时期,幼儿时期是指1-3岁的年龄阶段;4、学龄前期:幼儿时期后面,叫做学龄前期,是指3岁以后到6-7岁上学之前的这段时期,也就是多数孩子上幼儿园的这段时期;5、学龄期:从6-7岁入学以后,到12-13岁青春期之间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学龄期的孩子;6、青春期:到了12-13岁,就进入了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青春期,这时孩子又进入了生长发育比较迅猛的时期,长得又非常快,身高、体重都长得很快,而且出现第二性征。
张忠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婴儿期需要补充什么
婴儿期指孩子在1岁之内,此时通常需要补充以下物质:1、维生素D: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通常从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孩子出现维生素D缺乏,则会出现夜惊、多汗、睡眠不安等症状;2、钙剂:如果孩子出生后6个月,有充足的乳类喂养,补充了足够的维生素D,则无需额外补充钙剂。但在6个月添加辅食以后,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缺钙的症状,必要时需要及时补充钙剂;3、铁剂:在婴儿期孩子生长发育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铁剂,则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造成食欲差、不爱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因此,如果孩子出现缺铁性贫血,需要及时地补充铁,并且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相关知识
如何促进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
怎样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婴儿期宝宝的心理如何训练
浅谈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如何解婴儿心理?
幼儿园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科学哺乳 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健康生活:恢复期如何促进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网址: 如何促进婴儿期心理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37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