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地菜的谐音为“聚财”,人们将美好的心愿寄托在它的身上,认为地菜煮鸡蛋能够沾一点财气,能防病健身。于是,百姓根据传说,在三月三的这一天,当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便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次到了春光明媚、气温回升的三月份,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哼上这首童年歌谣。
广西壮族正在庆祝三月三
三月三,是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一天,为什么大家会那么兴高采烈呢?其实,这一天平常不平凡,简单而不简约,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要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最为典型。
在古代,三月三是“踏歌节”,青年男女会来到街头载歌载舞、汇聚江边畅饮。同时,这一天又是王母娘娘、轩辕皇帝的诞辰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神仙。
千百年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现在还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传统公众假日。
地菜煮鸡蛋
其实在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里,还有一个有趣和讲究的风俗,许多地区的农村都流行在这一天吃煮鸡蛋,不但要吃煮鸡蛋,还要采摘地菜,配上红枣、大姜等煮鸡蛋。用地菜煮鸡蛋这究竟有什么由来呢?
农村有句谚语:“三月三,棉衣脱在担头担”。意思是说,阳春三月天气回暖,不再需要穿厚衣服了。不过,这个时节天气依然是冷暖不定,而且极其引发瘟情,也会让人昏昏欲睡、浑身乏力。
刚从漫长的冬季熬过来之后,人们需要进行营养的补充和内在的调理,而地菜就具有这样的用途。用地菜、红枣、大姜等煮鸡蛋,鸡蛋也能够吸收这些养分,加上鸡蛋原本就是营养成分极高的蛋类食品,在三月三吃了之后,益处自然是多多。
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地菜赛仙丹”的说法,可以看出地菜既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在三月三,地菜花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收集地菜花,把地菜花戴在头上。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载:“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可见这种习俗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地菜也就是“荠菜”,是一种长得翠绿翠绿的,有白白的根须,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白花的野生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佛家常以地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地菜十分常见,路边或野地都是它生长的地方,虽然极为平常,但地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
之所以要在三月三吃鸡蛋,在民间还有很多的神奇传说和美丽故事。
传说,在古代,春季的二月末和三月初,人们因为天气变化莫测、气温冷暖不定,常会引起一种头痛病。
地菜的角果
有一年的三月初三,神农远游经过云梦泽(今孝感),看到乡民们头疼难耐,他便找来了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食用。当人们吃了地菜煮鸡蛋之后,头脑不痛、腿脚灵便,顿时精神气爽了。所以,“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到沔城采药。一天,正好偶遇大雨,在一位老者家中避雨,只见老者患有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
这件事传开来,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
又因为地菜的谐音为“聚财”,人们将美好的心愿寄托在它的身上,认为地菜煮鸡蛋能够沾一点财气,能防病健身。于是,百姓根据传说,在三月三的这一天,当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便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祈愿既可交发财运,又能身体健康。
地菜煮鸡蛋不只是吃鸡蛋,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向往。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科学根据,地菜煮鸡蛋,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占据了一块情怀之地......
了解完地菜煮鸡蛋的故事后,我们再来看看地菜的故事。
关于地菜,古人们可有话语权了,有不少的诗文是对地菜描述和赞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野菜,从先秦时期到今天,流传下来关于地菜的诗就有了600多首,可以说是野菜文化中的王者了。
幼嫩的地菜
在先秦的诗歌里,地菜常与“荼”相对出现,如《诗经·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荼”指的是菊科的一些野菜,味道比较苦,《谷风》里用来形容女子被丈夫抛弃,内心苦楚;而地菜就比较好吃,正好用来形容渣男喜气洋洋地迎娶新夫人。
宋初《清异录》称地菜汤为“百岁羹”,并不是说吃地菜能活一百岁,而是说活了百岁的人,什么好吃的都尝过了,牙也掉了,仍然能享受到地菜的美味。
谈到吃的肯定不要忘了苏轼,某一年的春季迟迟不下雨,他种的蔬菜都不发芽,只能吃点春笋和言辞啊,要不然就是去挖地菜煮汤饭,诗曰“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苏轼是四川人,当地人就把地菜粥叫做“东坡羹”。地菜粥因为汤色碧绿,也称“翡翠羹”,味极鲜美。
地菜羹
陆游也是地菜狂热爱好者,竟然写了30多首跟吃地菜有关的诗,仿佛他的每个春季都是在地菜堆里度过的。“挑根择叶无虚日,直到开花如雪时”,难不成陆游每天都吃地菜,直到开花才作罢吗?
想不到地菜的历史有如此之久,千百年来,食用地菜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地菜从原来用来饱腹的野菜,到如今受人追捧的高端野菜,实现了完美转身。
参考文献:
[1]痕墨. 一菜一蔬 妙趣横生[N]. 宁波日报,2021-01-19(B02).
[2]张盼盼. 乡土文化的价值守望[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杨卫权.地菜青,地菜黄[J].审计月刊,2014(03):54.
[4]谢海清.三月三 地菜煮鸡蛋[J].档案时空,2004(04):42-43.
[5]肖国士.阳春三月话地菜[J].湖南农业,1998(04):14.
相关知识
煮鸡蛋减肥吗
土鸡蛋与有机鸡蛋有什么不同?/广州市三三禽业有限公司
揭秘 吃鸡蛋的三大禁忌
当归煮蛋要煮多久 什么时候吃最好
吃鸡蛋的三大禁忌
怀孕前三月吃什么早餐
一周减肥餐水煮鸡蛋+苹果 详解水煮鸡蛋苹果减肥原理
煮鸡蛋的四个小窍门
孕妇两个月天天早餐吃红枣煮鸡蛋可以吗?
为什么减肥一定要坚持三个月?
网址: 为什么三月三要地菜煮鸡蛋? https://m.trfsz.com/newsview37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