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也是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前提,更是人们幸福快乐的基础。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愉悦的心情是健康的三大基石。紧张的工作节奏、无休止的应酬、日夜颠倒的无规律作息、无节制的饮食会让我们离健康越来越远!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来自于生活方式、职业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的身体,缠绕着我们的身体。久而久之,我们离健康越来越远,逐渐进入亚健康状态,甚至产生疾病,威胁我们的生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卫生服务观念、健康保障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认识到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健康高于财富。人们也不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长寿就是幸福,而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命质量。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也不仅仅是体格健壮,而是身体、心理完好的总体状态。
观念决定生活,要使身体走出困境,获得全面的健康,就不能单纯依赖医学的进步,而应采用积极、正确的生活理念,让这种理念来管理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你是愿意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医院的手术台和有副作用的药品,还是愿意防患于未然,用正确的方式管理、调养你的身体呢?只要你想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的人生,就应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必要的管理。而只要有一颗平常细致的心,你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健康是生活中点滴细节的积累,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起居中。衣服构成了我们身体周围的小环境,与健康有着微妙的关系。民以食为天,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深刻的。合理利用膳食进补是实现饮食健康的重要途径。运动也是维护健康的有效手段,坚持运动锻炼可以预防疾病,摆脱亚健康,使身体保持充沛的精力,而且能够延缓衰老,延年益寿。运动锻炼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素质、有不同训练目的的人群,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同时,参加锻炼必须了解相关的禁忌,走出运动误区,让运动真正为健康加分……自己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对自己负责,管理好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就能远离疾病,拥有健康。
树立科学健康观
什么是健康
珍爱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珍爱健康首先要全方位地理解究竟什么是健康。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型匀称,身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各种生理、心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两方面都完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诊断和监测身体健康水平。
健康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这几个层次分别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它是人们对健康最基本的认识和要求。生理健康主要指人体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活动功能正常。人体生理活动是以组织结构为基础,以维护人体生命为目的的运动形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且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精神刺激与打击有较强的耐受力,心理创伤后有较强的康复能力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健康的升华,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低标准是“单纯利己”;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纯粹害人”
社会适应健康
社会适应健康是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为基础的高级健康层次。社会适应主要指社会角色适应,包括对职业、婚姻、家庭角色,以及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等的适应
康要靠自己捍卫
一个人要想真正得到健康,最关键的一点是了解自己,了解疾病,针对自己的体质,有意识地防病、抗病。
许多人把自己的健康寄希望于医生,殊不知医学手段往往只适合救急,寻医问药不如自我保健。自我保健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养生保健手段,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身体进行自我观察,对某些疾病进行积极地预防。我们要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养生方法,以达到健身祛病、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危害健康
生活方式就是个人生活所采取的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身体疾病的根源。健康靠的不是得病时求医问药,而是平时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你受益良多。
现代生活方式的健康隐患
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对个体健康起着决定作用。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的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占50%~55%;环境状况占20%~25%;遗传因素占15%~20%;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占10%~15%。
虽然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健康保健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居民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日益严重。人们将主要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
“生活方式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也直接与性病、艾滋病、甲型肝炎等传染病相关。
过去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非此即彼,即只要没有疾病,就不需要看医生,着重于对静止、终极状态的认识。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从健康到有病(特别是慢性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渐变过程。亚健康状态极不稳定,易于转化。
调研发现,接受调查的数以千计的员工中,有35%的人正忍受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痛苦,而且持续时间至少有半年,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亚健康的根源
一些西方国家常常有人因为亚健康而发生猝死、过劳死等病症。亚健康在经济发达、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地方最容易发生,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大敌,因而也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了解亚健康的表现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受过刺激的人最容易身陷亚健康状态中。
亚健康人群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亚健康困扰,成年人报告亚健康状态的情况十分普遍。有敏感、内向、多疑性格特征的人出现亚健康的频率较高,且女性多于男性。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越多,出现的频率也就越高,二者是正相关的。这与个人的耐受力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往的患病经历、个人的文化经济状况等有关,也与疑病倾向有关,且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相关知识
健康管家在手,疾病远离我,精选十大个人健康管理App推荐
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让我们远离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疾病
远离疾病,保健,方法
预防疾病的小常识有哪些? 做好五点远离疾病
远离疾病: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
健康饮食,远离疾病
健康资讯: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
健康生活,远离糖尿病
健康的生活,该如何远离疾病:“三减四健”之健康心理
网址: 管理好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就能远离疾病,拥有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40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