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药,这是正确的保健法,但专家发现,很多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如果服药不正确,可能就会影响你的健康。那么,如何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呢?你可以用吃药多喝水的方法来解决。
对于有些药来说,服药后只喝一杯水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每天保证2升—2.5升的饮水量,以减轻副作用。
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布洛芬,如因病情需要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很可能造成肾损害,此时通过多喝水能达到“稀释”毒性的目的。同时,此类药物会加速排汗,造成体内水分流失,多喝些水也可预防脱水的发生。
服“三抗药物”多喝水可预防结石。磺胺类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片、泻立停)、抗结核药(利福平)、抗痛风药(别嘌呤醇、丙磺舒)服用后如果不多喝水,人体生成尿量不足,就容易在肾脏或输尿管中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堵塞输尿管,甚至会造成肾衰竭而有致命的风险。
临床上也常采用“水化疗法”来减轻一些特殊药物的毒性,避免其对肾脏、膀胱等器官的损伤,例如在使用抗癌药(顺铂)、蛋白酶抑制剂时,每日至少饮水2升以上,以免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等泌尿系统损伤。
最后提醒大家,不是服用所有药品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多喝水。例如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等)、止咳糖浆和甘草合剂等止咳类药物都不宜多喝水,否则可能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患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也不适合上述多喝水的衡量标准,因为他们喝水太多,可能会加重心脏、肾脏负担,甚至发生危险。
因此,吃药多喝水,会对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有帮助。当然,不同种类的药物,去服用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药物在服用的时候,你都可以多喝水。所以说,服药里的讲究有不少,你需要多来了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