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步行保健康(解说)如今,各类运动手环与运动软件非常火爆,微信运动、微博运动中晒步数争夺运动排名成为了一种时尚。手环和运动软件的联动,可以很好地呈现出日常走路的步数,对于很多抽不出时间来做有氧运动的上班族来说,每天达到一定的步行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氧训练的目的。但是,多数人只关注步数的多少,而忽略了步行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走的健康、走的科学。(小标题)走路可以减少多种疾病发病几率(解说)实际上,多年前,就有很多机构提出了以步数为唯一参照标准的运动建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中国卫生部提出的“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口号。那么步行对健康都有哪些益处呢?(打板)孙飙教授
2、,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全民健身走协会秘书长。长期研究健身指导、国民体质、运动健康管理等。做了大量的全民健身探索和普及工作,对科学健身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和传播特色。(同期)孙飙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 教授其实万步走的科学根据是,走一万步大约消耗人体每天所必需要维护健康所消耗的150千卡的能量,这是促进我们健康的最基本的消耗。那么走路通过这样的消耗,我们还锻炼了我们的下肢功能,下肢的强健对我们身体有这样几个好处。一、下肢肌肉的粗壮,它会帮助我们心血管系统起着一种循环作用,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把我的下肢,尤其是我们的小腿肚称作是第二
3、心脏,它是维护我们心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二、下肢肌肉的发达能增强我的代谢,包括基础代谢,这又对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有很大的好处。第三个,下肢的强健也稳固了我们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些关节的稳固又保证了我们不容易得类似骨质劳损、损伤等等的症状。(小标题)不能只看步数!要看强度(解说)日行万步虽是很好的目标,但其中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其一就是,单纯的步数建议,并不包含运动强度。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对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运动强度的。如果你步行的强度很低,并不能引起身体良性的应激反应,实际上对健康没有太大的意义。(解说)其二,很多人是从早到晚都佩戴手环或使用软件计步的,这就
4、导致了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并没有分开。根据研究表明,成年人一般一天要走8000步左右,而这8000步基本上强度都很低。如果除去这8000步,实际上日行万步中,只有2000步左右是比较有效的运动。问题在于,如果一天都佩戴着手环,或用运动软件计步的话,可能到晚上,步数已经超过1万步了,就放弃了原本的运动计划,这样对促进身体健康,是没有益处的。(小标题)判定走路的强度(解说)健康步行,强度很重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步频是一个能够合理反应走路强度的重要参数。测步频非常简单,只要数一下,步行1分钟一共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步频。(解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每位成年人为保证健康要确保每周5天、每次至少30分钟
5、的中等强度运动。用步频来换算的话,大概是每分钟110步以上,130步以下。所以,按照研究结论来看,国人一般按照110步以上的步频,走30分钟左右,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小标题)想走出健康,姿势、时间很重要(解说)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场行走革命。在很多国家,人们已经把行走作为人类获得健康、长寿、幸福的健身法宝。但是根据调查,人们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势都太随意,并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那怎样行走才更科学,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同期)孙飙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 教授基本的健身走四句话,具体来讲就是手臂摆起,腰杆挺起,脚跟着地,脚掌蹬地。这样我们请彭老师来给大家做个示范。手臂摆起,腰杆挺
6、起,脚跟着地,脚掌蹬地。大家有没有感觉,大家有没有感到下肢比过去走的费力费劲了,这就是我们加强了肌肉的锻炼,加强了能量的消耗。除此之外我们在走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配合上肢下肢,腰部的转动来加大健身走的强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身体的强健。在走的过程中很多人还有更多的花样比如有的人要爬着走,有的人要倒着走,有的人要垫着走,这些都可以,但是方法要正确。比如说我们先讲一个倒着走,倒着走不是正走的反向的走,甚至有一些小碎步的走,而是应该大踏步的向后倒着走,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躯体腰部的锻炼,躯干部的锻炼和下肢肌肉柔韧性的锻炼,从而达到可以治腰病,甚至脑中风引起的后遗症,比如步态的不稳等等。倒着走的基本的
7、动作就是稳健大踏步的后退,看我的,稳健,大踏步的后退,这就是倒着走。踮脚走,不一定是完全的踮脚走,应该是像我刚才说的健身走那样,是过渡性的脚后跟到脚前掌的这样一个过渡性的踮脚走,这样才能得到更好地能耗的消耗和更好地自我保护,否则完全的踮脚走可能对下肢造成损伤。(解说)由于步行的消耗量不大,只有姿势正确且每天坚持才能达到健身效果。但对于久坐不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也需要循序渐进。在开始运动时,可以隔天走一次,使身体慢慢接受,但在逐步适应后就需要坚持每天锻炼。由于不同人每天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并不一样,需要及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对锻炼强度做出调整。(同期)孙飙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 教授无
8、论快走、慢走热身运动是运动的前身的准备,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说,运动强度越大动作越复杂,那么我们做的准备活动就应该越多越充分,还有天气越冷,也要适当的做一些准备活动。比如说快走或是慢跑,本身就可以一开始进行慢速的走动来把它作为一个准备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拉伸,达到肌肉的牵拉,预防肌肉在快速过程中的拉伤。总体看来健身走不是很高的强度,但是如果要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时间,最好是在下午3点到5点进行,这是根据人的生物学的一天的体温的规律变化,我们人到了八九点以后身体体温就逐渐下降,到了半夜到了凌晨是身体体温最低的,在一个上午的过程中我们身体就逐渐逐渐缓过体温,到了下午三点到五点,体温是最高。体温最高是
9、最适合锻炼的,最适合大强度的锻炼的。专家贴士(打板)运动强度是关键正常成年人步行时,只有达到每分钟110步以上,并坚持走30分钟才有健身效果。且锻炼时应控制心率在每分钟120-140次之间,微微出汗为最佳。体质较好的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更好的健身目的。走路姿势有讲究快走时,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如果走路有严重内外八字状况的,则不适宜进行快走锻炼,应及时调整甚至就医。花式步法巧配合不少中老年人在步行时除了正走以外,还会选择倒着走和踮脚走,虽然这两种走路方式有一定好处,但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因此,它们只可以作为辅助运动,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5-10分钟为佳。选择地点很重要专家认为,公路边是最不适合快走的地点,因为公路上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且路面过于坚硬,会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附近的公园进行锻炼。
相关知识
运动健康管理发言稿.docx
健身运动与健康饮食讲座发言稿.docx
健康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发言稿.docx
健康绿色环保演讲稿.docx
运动健康论坛发言稿.docx
医疗健康大数据发言稿.docx
健康饮食指导发言稿.docx
运动康复与健康管理发言稿.docx
健康饮食知识讲座发言稿.docx
职场心理健康讲座讲稿.docx
网址: 健身科学步行保健康稿.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41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