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科学配餐

如何科学配餐

 

如何科学配餐

  吃饭并不是简单地填饱肚子,它也是一门科学。一个人在一生中,通过一日三餐将近百吨的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奶等食物和水分吃下去,由婴儿长大成人,塑造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但一日三餐如何吃,仍存在着某些误区!最典型的是“早餐要少、午餐要好、晚餐要饱”。这一观念影响了中国数百年,它的谬误虽早已被指出,但仍旧有许多人“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

  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要根据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决定。按食量分配,如果一个人一天吃500克主食的话,早晚应各吃150克、中午200克,即采用3∶4∶3的分配比例。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1.科学配餐的原则

  (1)要确保每日膳食中食物的结构合理,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5%、20%~30%、60%~65%。

  (2)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要与工作强度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

  (3)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等食物的供应。蛋白质除由粮食提供一部分外,占蛋白质总量的 1/3~l/2必须由肉类、蛋类、大豆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供给。除每天供给的植物油外,还应搭配部分动物脂肪,可通过适量搭配肉类解决。

  (4)蔬菜、水果的供给量一般每人一天约800~1000克左右(其中4/5为蔬菜、1/5为水果),蔬菜中要有一半是绿色或有色的叶菜,蔬菜品种应尽量多样化,包括根、茎、叶、花、果。如新鲜蔬菜在烹调中维生素损失过多,则应适当补充新鲜水果。

  (5)注意酸碱平衡;主食搭配要做到粗细、干稀的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荤素搭配的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因此,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菜肴所含的营养素更全面。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类;素菜要照顾到各类蔬菜都有,还要有豆荚类蔬菜、菌类和藻类。

2.“审因施食,辨证用膳”

  所谓“审因施食,辨证用膳”,即指膳食的安排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在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气候异常时,不宜过食油腻动火之物,饮食应清淡,可搭配鸭梨、荸荠、橘子、甘蔗等果品,常饮绿豆汤、吃绿豆芽,取其清淡甘凉,以免内热蓄积。夏季暑热暑湿,出汗较多,贪食生冷易伤脾胃。因此暑季宜食性味甘寒,有利湿、清暑之功的食品,如西瓜、白兰瓜、冬瓜等瓜果,并以灯芯草、竹叶、石膏、酸梅(乌梅)、冰糖煎水代茶,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效。盛夏季节应停服参、茸、附子等温补之品;秋季和冬季饮食也要适应季节气候特征;患病时的食物选择也须结合四时气候。同是外感风寒,以辛温之物发汗,葱白、生姜煎水冬季服用为好,盛夏时节则应选用鲜藿香、佩兰加冰糖煎水代茶驱散表寒,避免用性辛温的葱、姜;秋季气候燥盛,可配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生津润燥之物。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影响饮食,应当综合考虑。

“凡膳皆药”——药补不如食补

  天然食物与天然药物都来源于大自然,也能治疗疾病。自古以来,很多食物被当作药物广泛食用。如大枣、莲子、芡实、山药、白扁豆、山楂、桑葚、梨、生姜、葱白、桂皮等。也有不少食药兼用的中药:如枸杞子、何首乌、薏苡仁、金银花、西洋参等。历代《本草》中,药物与各种天然食物都混为一谈。如羊肉大热,益气补虚,效同人参;牛肉性温,益气血,补脾胃;海参、狗肉食疗功用也被比做人参;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原料乌骨鸡被认为有党参之功。清代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中将西瓜比做清热名方“白虎汤”,所以叫“天生白虎汤”。清代名医王孟英将甘蔗汁称为“天生复脉汤”,将甘蔗汁与益气滋阴的“复脉汤”相提并论。由于梨甘寒生津,润燥止渴,被称为“天生甘露饮”。因此学习和思考中医“药食同源,凡膳皆药”的道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天然食物食疗保健功能的理解。

相关知识

健康养生:每日三餐如何搭配更科学?
健身餐如何吃?科学配比是这样的...
均衡饮食,如何科学搭配三餐,促进身体健康?
一日三餐科学用餐表:如何搭配/最佳进食时间
科学搭配减肥餐,原理图片助你健康瘦身(减肥餐如何搭配原理图片)
如何科学搭配饮食?
餐桌上的黄金比例,教你如何科学搭配饮食
减肥餐怎么搭配 教你科学搭配减肥餐
如何科学地搭配餐盘以确保营养均衡?营养搭配不当会有什么问题?
减脂餐如何搭配呢?

网址: 如何科学配餐 https://m.trfsz.com/newsview43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