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尝试减肥,却在短时间内又反弹得更严重?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全球数据显示,超过50%的人在减重两年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体重,而经历减重手术的患者中,5%-20%再度发胖。面对肥胖率不断上升的现实,公众对肥胖危害的认知不足,如何才能实现体重的长期管理呢?
首先,肥胖不仅是一个外表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肥胖可导致多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很多人面临肥胖的困扰,这尤其对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的干预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一项名为《“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计划,旨在促进全社会对肥胖的重视和管理。这一方针强调通过整合专业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这可谓是应对肥胖的当务之急,同时也为每位追求健康的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
比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在建设的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即提供了一站式的肥胖管理解决方案。许多患者以前会觉得面对不同科室的就医流程繁琐,而现在在该中心,他们可以在一个地方获得多学科的联合评估与治疗。这种综合管理模式无疑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确保了治疗的连贯性。
肥胖管理不仅仅是依靠手术。以饮食干预为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取得长期减重效果的基础。通过营养科的指导,患者能够学习到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帮助他们保持体重。而精神心理科的参与,能帮助患者面对饥饿感、焦虑和抑郁等问题,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在减重过程中更为顺畅。
对于许多年轻患者而言,减重后保持体重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生活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在暨大学附属医院,专门的个案管理师会定期跟踪这些患者,帮助他们在生活和饮食上保持良好的习惯,确保减重成果的持续性。该医院还计划通过更完善的管理方式,解决肥胖患者的随访和长期管理问题。
通过多学科的联动,综合的减重方案渐渐浮出水面,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更全面的关注。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节奏快,面临的诱惑多,因此制定一个既适应他们生活方式又能有效控制体重的方案至关重要。
在结束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强调,减重绝非一劳永逸的过程。饮食习惯、行为变化、药物支持和减重手术在减重金字塔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始终是造成持久效果的基石。无论选择哪种减重方式,只有用心坚持,才能迎来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你减重的旅程中,记得保持定期的跟踪和评估,利用好各类专业资源,最终实现更合理、更健康的体重管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