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草莓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在市场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草莓苗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了解并掌握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对于草莓种植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草莓苗的种植方法
(一)土壤准备
1. 土壤选择
草莓适宜种植在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且呈微酸性(pH 值 5.5 - 6.5)的土壤中。一般来说,沙壤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透气性,有利于草莓根系的生长发育。避免在黏土或过于肥沃、易积水的土壤中种植,以免导致根部病害的发生。
2. 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每亩约 3000 - 5000 千克)、堆肥或商品有机肥,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可适当添加石灰或硫磺粉来调节 pH 值。对于酸性过强的土壤,添加石灰可中和酸性;对于碱性土壤,则可施用硫磺粉使其酸化。
3. 整地作畦
整地要精细,清除土壤中的杂草、石块等杂物。然后作畦,畦的高度一般为 20 - 30 厘米,宽度为 80 - 120 厘米,长度可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而定。畦与畦之间要留出 30 - 40 厘米的排水沟,以保证雨季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对草莓苗造成损害。
(二)草莓苗的选择与定植
1. 苗种选择
选择优质的草莓苗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应选择具有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叶片浓绿且有 3 - 5 片展开叶、叶柄短粗的健壮苗。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草莓品种有红颜、章姬、甜查理等,种植者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
2. 定植时间
草莓苗的定植时间因地区和栽培方式而异。一般来说,在秋季(9 - 10 月)定植较为适宜,此时气温逐渐降低,有利于草莓苗根系的生长和缓苗。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适当提前定植,以保证草莓苗在冬季来临之前有足够的生长时间;而在南方温暖地区,可以稍晚定植。
3. 定植密度
合理的定植密度对于草莓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每畦种植 2 - 4 行草莓苗,株行距为 20 - 25 厘米×25 - 30 厘米,每亩定植约 8000 - 10000 株。在定植时,要注意草莓苗的定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原则,即苗心应略高于土面,根系要舒展埋入土壤中。
三、草莓苗的管理
(一)水分管理
1. 定植期浇水
草莓苗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保证草莓苗的成活率。定根水要浇透,但避免积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在定植后的一周内,根据土壤墒情,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2. 生长期浇水
在草莓的生长期间,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合理浇水。在花芽分化期,适当控制水分,保持土壤适度干燥,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保证花朵的正常开放和果实的发育。一般每隔 5 - 7 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量以湿透土壤 20 - 30 厘米为宜。但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3. 冬季浇水
在冬季,草莓进入休眠期,对水分的需求减少。此时要控制浇水频率,一般每隔 10 - 15 天浇一次小水,保持土壤不干旱即可。同时,冬季浇水要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避免水温过低对根系造成伤害。
(二)施肥管理
1. 基肥
在种植前施入的基肥是草莓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除了有机肥外,还可适量添加一些化肥,如过磷酸钙(每亩约 50 - 100 千克)、硫酸钾(每亩约 20 - 30 千克)等,以补充土壤中的磷、钾元素。基肥要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并与土壤充分混合。
2. 追肥
草莓生长期间需要多次追肥。在缓苗后,可追施一次氮肥,如尿素(每亩约 5 - 10 千克),以促进草莓苗的生长。在花芽分化期,可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每亩约 10 - 15 千克),或叶面喷施浓度为 0.2% -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助于花芽的形成。在开花结果期,要及时补充肥料,以满足草莓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可每隔 1 - 2 周追施一次复合肥(每亩约 10 - 15 千克),同时可配合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锌等,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三)光照和温度管理
1. 光照管理
草莓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在种植过程中,要保证草莓苗有足够的光照时间。在冬季或早春,可通过清除棚膜上的灰尘、杂物等措施来增加光照强度。对于设施栽培的草莓,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如采用补光灯等设备,每天补光 2 - 4 小时。
2. 温度管理
草莓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适宜的温度范围不同。在花芽分化期,白天温度保持在 20 - 25℃,夜间温度保持在 10 - 12℃;在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 22 - 25℃,夜间温度保持在 8 - 10℃;在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为 20 - 23℃,夜间温度为 5 - 7℃。在冬季,对于设施栽培的草莓,要注意保温,可通过覆盖多层膜、增加保温被等措施来提高棚内温度;在夏季高温时,要采取遮阳、通风等措施降低温度,避免高温对草莓造成伤害。
(四)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
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
-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防治白粉病可选用粉锈宁、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同时,要注意保持植株间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 灰霉病:多在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发病,主要危害花朵和果实。发病初期,花和果实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后逐渐变软、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防治灰霉病可采用速克灵、扑海因等药剂喷雾,同时要及时清除病花、病果,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炭疽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匍匐茎、叶柄和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后变为黑色或褐色,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炭疽病的防治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雾,在高温高湿季节要加强防治。
2. 虫害防治
草莓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草莓卷叶蛾等。
- 蚜虫:多聚集在草莓的嫩叶、嫩茎和花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卷曲、变形,影响草莓的生长。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进行喷雾。同时,可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
- 红蜘蛛:主要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出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防治红蜘蛛可使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杀螨剂进行喷雾,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 草莓卷叶蛾:幼虫主要危害草莓叶片,将叶片卷成筒状,并在其中取食。可通过人工摘除卷叶或选用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四、结语
草莓苗的种植和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种植者密切关注草莓苗的生长状况,从土壤准备、定植到日常的水分、施肥、光照温度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各项措施科学合理地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壮的草莓植株,获得高产、优质的草莓果实,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草莓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