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芳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上,雀巢承办了多场学术分论坛,涉及生命早期1000天及特殊营养、儿童营养与脑发育、益生元与健康、咖啡与健康和食物调节血糖及睡眠等研究领域,发布数个突破性创新研究成果,并展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营养解决方案和一系列符合雀巢大中华大区之“高端化、大品类、健康化”定义的产品。
雀巢于去年第三季度在全球发布的全新营养策略由此得以充分诠释。雀巢大中华大区首席市场官曲向明表示:“150年来,营养一直都是雀巢的DNA,‘营养、健康和幸福生活’策略是我们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引擎。2022年,‘为你美好,为地球美好’(Good for You,Good for the Planet)成为雀巢核心策略,我们希望以美味、营养、可持续的食品饮料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的生活,创造更多乐趣,令好的营养可获得、可负担,并在保护我们星球家园的同时实现这些目标。”
但是,如何才能实现这“既要美味,也要营养,还要可持续”呢?
做好“加法”和“减法”
升级营养策略,是对自我的期许与要求,也是对于消费端释放出来的信号做出的回应----消费者越来越期待品牌们能打造同时兼顾营养和美味的产品。曲向明表示,一直以来,雀巢基于独特的中国消费者洞察,持续开发满足本地化需求的产品。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加速落实,营养与健康成为社会公众的重大诉求,也坚定了雀巢在大中华大区发展的方向与信心。“我们致力于应用营养健康方面的专长,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持续减少糖、钠和饱和脂肪等公共健康敏感成分,同时添加全谷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等有益健康的成分,帮助对抗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慢性病的双重负担,以做好‘加法、减法’助力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减糖在雀巢的产品开发中拥有重要优先级,雀巢已在全球开展减糖行动20余年。“然而减糖并不简单,”雀巢大中华大区营养健康总监高丽娟介绍说,“喜爱甜食是人的天性,如何在减糖的同时保持味道和口感是一项核心挑战。”雀巢通过优化加工过程减少糖的产生、添加替代糖的成分以及改变糖在食物中的分布等措施,于2016年到2020年间,在全球共计减少了产品中5.1%的含糖量。雀巢大中华大区在食品饮料等核心业务中的减糖步伐也从未停止,不断致力于推动更多减糖、低糖、零糖产品上市。比如全新上市的“美禄”即饮新品系列,就应用了突破性减糖技术,将原料麦芽提取物中的麦芽糖转化为低聚异麦芽糖。以酶解工艺实现减糖30%,同时保留独特口感和质地,这项革新性技术已在中国市场应用于更多乳制品品类中。
减盐方面,雀巢也在努力践行进一步降低产品含盐量的承诺,同时声明对相关不同类别产品标注盐分(钠)上限。雀巢承诺,将在2025年底前达成初步减盐目标,在2030年前达成深入减盐目标。曲向明说,太太乐于2021年正式推出的原味鲜减盐酱油系列,在原有基础上减盐25%,这个产品且不破坏其中的氨基酸风味物质,真正做到了“淡盐不淡味、减盐不减鲜”。
为人好,也要为地球好
在新增了“可持续”这个维度后,雀巢全球营养策略升级为“美味、营养、可持续”。高丽娟解释说,原来强调的是美味和营养的平衡,比如在减盐减糖的同时,还要让产品好吃,而在新的营养策略之下,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为人好,也要为地球好。“植物基食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等量蛋白下,植物蛋白的二氧化碳当量比动物蛋白更低,对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也更高。近年来,雀巢持续推进植物基创新,运用植物蛋白与天然植物原料缔造多元化的植物基食品阵容。
“蛋白质的质量是植物基食品在营养方面最大的挑战。”高丽娟说,传统的植物性食物(如谷物、坚果、蔬菜等)往往在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密度方面与动物肉相去甚远。比如燕麦,作为一个健康谷物,它富含膳食纤维,可蛋白质质量评分相对较低。得益于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和原料配比方法,雀巢天猫旗舰店前不久上线的豌豆燕麦饮,以“豌豆+燕麦”的双重植物蛋白组合,有效提高了蛋白质质量(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1),每瓶产品含有5克蛋白质、5克膳食纤维。
对于植物基食品的另一支--植物肉--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加工工艺,需要破解的痛点是产品的质地和口感。雀巢旗下品牌嘉植肴以大豆蛋白为基底,利用蛋白拉丝技术制成的植物肉,口感接近真实肉类的肌理,甚至能模拟出真实肉类的弹性和撕扯感,同时具有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和零反式脂肪等优势。嘉植肴还积极开展本土化创新,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与喜好,设计发布了针对普通消费者的素红烧狮子头、素宫保鸡丁、素糖醋小排等中式菜品,以满足“中国胃”的需求。
充分挖掘食品的力量
“很多时候人们看待食物,营养价值都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其实,除了生物学这一属性之外,食物的社会学、心理学属性也同样重要,它是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我们应该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食物的角色。”曲向明说,营养均衡的产品有助于改善营养健康状况,美味则带来纯粹的轻松与愉悦,食物在传播快乐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膳食有好坏之分,取决于我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但食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生活方式也有好坏之分,我们希望消费者能更加拥抱健康的、适合自己的膳食和生活方式。
“我们相信食品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希望能充分挖掘食品的力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曲向明说,以雀巢至钻适度水解技术为例,该项技术未来有望优化国人的喝奶体验。乳糖吸收不良会造成消费者对饮奶有顾虑,降低了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也让喝下去的牛奶不能获得有效的营养吸收。数据显示,中国人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为8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8%。至钻适度水解技术能将牛奶中的乳糖进行切割重组,重构牛奶营养结构,生成珍贵原生乳益生元——低聚半乳糖(GOS),大大降低牛奶中的乳糖含量和能量值,让普通牛奶变得更轻盈营养,肠胃负担更轻;同时,GOS具有促进营养素吸收,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经临床试验验证,使用该技术加工过的牛奶具有较强的促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潜在益处。
“更透明”的营养,更负责任的营销
“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透明化。”曲向明说,雀巢坚信,透明度是信任的关键,并因此成为全球首家将产品营养价值“透明化”的企业。在2022年度报告中,雀巢公开了旗下全球产品组合的营养价值,以期助力消费者加速实现“均衡膳食”,在享用食品饮料的同时,提升营养获益。
雀巢用于评估旗下食品饮料的系统是“健康之星评级系统”(HSR)。HSR是“营养获得指数”(ATNI)、也是一些国家在食品产品包装正面营养标签体系应用的营养度量系统,其评级范围从半颗星到五颗星,食品得到的星星越多,代表越健康。雀巢57%的全球净销售额来自于HSR评分达到3.5星及以上的食品和饮料产品以及特殊营养产品(不包括宠物食品)。
“在营养度量系统的指导下,雀巢在中国将持续推出更多有助于消费者平衡膳食和营养健康的产品,充分贯彻大中华大区‘高端化、大品类、健康化’产品创新策略。”曲向明表示,同时也将加强行业领先的责任营销实践。从今年7月起,雀巢已禁止向16岁以下儿童直接宣传糖果、冰淇淋以及含添加糖饮料,成为最早自愿承诺相关举措的食品饮料公司之一。此外,我们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积极正向的健康膳食引导,倡导均衡膳食,帮助人们塑造健康的膳食认知与习惯。“这也是我们未来重要的举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