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0日)
《云南日报》用3个整版聚焦普洱
其中
每版头条对普洱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
进行了重点关注
跟小布一起来看
⇊
扫描二维码阅读整版文章
普洱市依托丰富资源优势
绿 色 能 源 动 力 强 劲
绿色风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部署,依托绿色能源优势,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和绿色制造业,为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能源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普洱市绿色能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我省水资源总量的14.68%,居全省第一,风、光、生物质资源突出。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普洱市紧紧抓住“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战略机遇,构建起以水电为主,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补充的绿色能源产业,能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能源产业跃升为全市最大支柱产业。
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光热资源及区位优势,普洱市把电力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加快提升绿色能源产业开发、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电网建设,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能源利用消费市场进一步拓展,能源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经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普洱境内共建成水电站130座、风电场2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1座,变电总容量达5917.2兆伏安,年过境输送电量达316.7亿千瓦时。伴随不断增强的电网网架结构和持续优化的电网运行方式,普洱已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绿色能源基地。截至2019年底,全市电力装机规模累计928.95万千瓦,其中水电917.2万千瓦、风电9.75万千瓦、光伏2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发电达100%。全市19条电力贸易通道辐射到周边国家,累计外送电量7.6亿千瓦时。
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
顺应现代化产业发展潮流,普洱市积极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以绿色工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年2月,普洱市林产业“双百”项目开始启动,“双百”产业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普洱市千亿级现代林产业建设将着力打造“以林浆纸为主,林板林化为两翼,林业金融和林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补充”的综合性现代林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定向刨花板产量50万方,浆纸产能300万吨,综合产值300亿元的目标,为打造全市千亿级现代林产业奠定扎实基础。“双百”产业项目的启动建设,吹响了全市发展壮大林产业的攻坚号角,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有力支撑。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是新基建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普洱市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举措,普洱丰富的电力资源为充电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位于普洱市工业园区的普洱普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和LED照明设备销售。该公司抢抓新机遇,紧跟“绿色能源牌”政策步伐,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等优势,加快充电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致力打造普洱新能源标志型企业,实现普洱造、普洱牌。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推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LED照明产品,并做好质量、技术、效率、服务、安全等保障工作,助力普洱新基建设施建设。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两个停车场充电站点建设,并将陆续在普洱市建成25个公共充电站(点)。
新思路带来新动能。高载能绿色工业、新能源充电设备等代表着普洱绿色能源产业的新未来、新希望。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提效
普洱市实施电能替代项目,有效节省燃煤,减少碳排放,积极争取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的示范地区。
使用清洁电力的茶企成为主流,通过采用全自动蒸汽发生器和烘干房等电器,茶企每年降低大量燃煤费用。同时,积极推广其他各类清洁能源替代项目,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物质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可达2.3亿千瓦时;扶持建设年产8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全市的天然气利用有序推进,建设完成了天然气气化站,完成庭院入户燃气配套设施安装共42个小区,庭院低压管46公里,入户2.3万户。建成木乃河气化站1座,对工业园区9户企业正常供气,实现工业企业生产使用天然气零的突破。
普洱供电局编制涵盖医药、康养、大健康为主的休闲养生基地的服务体系配套电力消纳项目方案,提升绿色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同时,在农业生产生活领域推广“电能替代”,目前已完成电制茶、咖啡加工、电烤烟、电锅炉、农业电排灌、冷链物流等686个项目,电能替代电量8703万千瓦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运用,在全市建成45个公共快充充电站(点)218个桩326个枪,推广注册新能源车982辆,公交车、出租车、货运物流车等427辆,倡导绿色出行。
思茅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思茅区98辆城市公交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占比100%,平均每月减少柴油消耗约200多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650多吨。思茅区有近千辆的巡游出租汽车和持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其中新能源纯电动车占比达到20%左右,平均每月减少汽油消耗约70多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60多吨。思茅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成集中式充电站7座,其中直流充电桩109台、总功率7350千瓦,交流充电桩15台、总功率105千瓦。
扫描二维码阅读整版文章
围绕“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新举措
普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的总体要求,聚焦茶叶、咖啡、生物药、水果、坚果、肉牛等优势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有机、安全、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大健康食品供应基地,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普洱市“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今年初省绿色食品牌办公室认定了200个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认定572个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牌”州市级产业基地、认定1116个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牌”县(区)级产业基地。普洱市获得认定的基地总数219个,全省排名第二。其中获得“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19个,全省排名第四;获得“绿色食品牌”州市级产业基地71个,全省排名第二;获得“绿色食品牌”县(区)级产业基地129个,全省排名第三。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辖区内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是澜沧县境内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也是目前已知的人工栽培型最大古茶园,其中千年古茶树的面积堪称茶山之最。全县茶叶面积达29.4万亩,其中古茶园2.8万亩。走在景迈山古茶园的一片翠绿之中,舒适的阳光,新鲜温润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近几年我们采用了采养结合的模式,平均每批有4000棵古树修养3年,经过修养期的古树出叶品质更好,不仅更利于基地生态植被恢复,也能保证产品达到‘绿色品牌’标准。”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营销部副经理李易阳说。普洱市正全力推进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弘扬普洱茶文化,讲好普洱茶故事,增强普洱发展“软实力”“硬实力”。
2020年,普洱市获得“三品”认证企业228户,2020年新增49户、认证产品510个。其中获得无公害认证企业13户4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4户64个产品,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91户253张认证证书399个产品。普洱市中国有机认证证书数和企业数在全省排名第一,茶叶类有机认证证书数和企业数在全国排名第一。
发展绿色经营主体
普洱市积极为新主体精准招商、招大引强,全市共引进并签约的协议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绿色食品牌”项目共7个,投资总额124.91亿元。同时引进了武汉格睿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云南农垦、中茶集团、中国石化报社、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地普洱,大力培育绿色经营主体。
2020年,普洱全市培育各类绿色农业企业54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8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37个、市级龙头企业179个。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9个;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龙头企业103个。
眼下黑木耳采收已接近尾声。走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座细村轩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种植户们正在处理菌棒,为下一年黑木耳种植做准备。雅邑镇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紧抓全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大好机遇,通过支部带领农户发展产业,企业(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订单回收,政府给予农户产业扶持贷款,全力推进黑木耳种植,实现产业就业齐抓、输血造血并举,把产业“安”在家门口。2020年,座细村发展黑木耳种植农户27户、种植面积达29亩、种植菌棒29万个。今年以来,黑木耳产业实现产值147.9万元,亩产收益5.1万元,户均增收约5.48万元。座细村村支书马红旭说:“今年,黑木耳收入让广大种植户看到了希望、尝到了甜头。以‘支部+企业(公司)+农户’种植黑木耳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将继续汲取种植经验,使黑木耳高产增收。”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普洱市大力组织企业参加南博会、农博会,到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集中展示宣传普洱高原特色农业成效和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加快了普洱绿色食品“进京入沪”的步伐。加强“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建成市、县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与淘宝、京东等国内10多个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
普洱市培育建成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平台,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定期发布新华咖啡价格指数,开展仓单质押、咖啡价格保险等业务,助力咖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建设,平台上线企业37家,上线产品46个批次,发放追溯标签10.6万枚。同时,普洱市也在应用数字化技术在林下有机三七实现产品溯源上做出了探索。
“其中,以建设‘中国咖啡之都’和打造‘普洱咖啡’品牌为目标,我们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了普洱咖啡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了普洱咖啡的品牌价值。”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绿色食品科尹智永向记者介绍到。通过精彩纷呈的普洱咖啡国内外宣传推介活动、普洱咖啡手冲大赛等影响力较大的赛事活动,为普洱区域品牌的价值及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提供良好平台,推广扩大普洱咖啡知名度和影响力,提振“中国咖啡之都”的美誉。
下一步,普洱市将持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高位推进、持续发力,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即深入推进“一县一业”,聚焦种业和电商“两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三化”发展方向,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并力争茶叶、咖啡、中药材、水果、坚果、肉牛等重点产业综合产值5年翻番,力争“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扫描二维码阅读整版文章
普洱市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战略——
从 “生态+” 到 生 活 家
新家园
在普洱每一个清晨,你可能是从天然氧吧的深呼吸开始,从一杯有机普洱茶开始,从一段欢快的民族歌舞开始,从一次智慧便捷的游购体验开始……普洱正在成为“健康达人”们的旅居新方向。
从旅游到旅居,普洱市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全力推进旅游革命、城乡人居环境革命、公共卫生革命和人才培养方式革命,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发展战略,提出打造世界普洱茶文化旅游区、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度假区、云南全域自驾旅游示范区等普洱文旅IP,启动建设一批高A级旅游景区、半山酒店、特色小镇等高端旅游项目,努力让普洱成为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生态+”引领健康风尚
走进原始森林栈道,感受大自然的纯净,与野生动物嬉戏互动。今年“五一”小长假,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游人火爆,旅游复苏势头强劲。这里以216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为依托,围绕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生,打造一站式森林旅游目的地。“选择来普洱旅游就是为了感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来自广州的张程先生快人快语。
绿色是普洱的最美底色,生态是普洱的最大财富。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系列产品,打造“生态普洱”大IP,是普洱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
森林覆盖率超过70%,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12倍多,全市各县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93.4%至100%,湖库水质优良率实现100%……一个个生态环境指标数据显示,天蓝、地绿、气爽、水净是普洱的“标配”,也印证了普洱的宜居程度。这里是全球气候舒适指数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空气洁净度最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目前,普洱市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拓展旅游产品外延,开展森林+休闲养生度假产业集群,与健康、体育、文化、教育领域共融发展。”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张登林说,围绕森林旅游探索出一条保护自然与普惠社会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旅游项目与生态优势相得益彰。普洱市结合澜沧江库区、原始森林、生态茶园等特色资源,依托一条线(北回归线)、一条江(澜沧江)、一条道(茶马古道)、一座山(景迈山)、一片叶(普洱茶)、一个园(两山国家公园)、一座城(中国茶城),开发景区登山览胜、天然氧吧、竹林疗养等健康养生产品。深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让最美风景“串珠成链”。
“智慧+”赋能新业态
“在普洱自驾游,体验真心不错,就凭能够免费异地还车这一点,我就打一百分。”春茶上市时节,每年都来普洱茶山寻茶的李先生这两年都选择租车自驾上茶山。在“一部手机游云南”小程序上轻轻一点租车服务,就能自驾畅游普洱。
异地还车一直是租车自驾出游的一个痛点,普洱市依托金孔雀客运集团在全市各个县区的客运站点网络,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线上服务,实现省内各州市线上选车、异地还车。全市已经投放200辆中小型客车供游客租赁出行,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前往站点提车,也可以选择送车上门。通过全市自驾车旅行集散及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云南全域自驾旅游示范区。
自驾游的智慧服务还在持续升级。今年,在与“游云南”线上资源结合的基础上,普洱城市大脑为自驾游开发“智驾游普洱”小程序,游客在普洱境内只要扫描该小程序,就能获得自驾线路的推荐,也可以在系统内自由选择自驾点位,自动生成好吃、好玩、好住的出游攻略,实现自驾游全程无忧。
“智慧+”赋能,自驾游形成新业态,提升游客体验,“绿三角:中国最后的秘境之地”评选为全国自驾游路线金奖。智慧场景打造进一步促进旅游与养生、医疗健康、互联网、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全市有13个景区达到省级智慧景区建设标准,刷脸入园成为新风尚。实现智慧停车、智能入园、导览导航、人流统计等服务目标,建成景区智慧厕所25座、智慧停车场10个。7条旅游线路、695个餐饮店、573个酒店及普洱茶CD、普洱咖啡盲盒等55项特色产品上线“游云南”进行销售。游客可通过“游云南”App购买或预订普洱旅游线路、景区门票、酒店、餐食及普洱特产。
智慧建设助力旅游革命。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等平台,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高效处理旅游投诉及求助,持续开展“30天无理由退货”,普洱市旅游综合监管考评成绩连续三年在全省同类地区中排名前列。
“品质+”瞄准国际标准
这些天,万亩茶园里的“百里普洱茶道”成了网红打卡点。未来,全市每个县建设不少于10公里步行系统,普洱中心城区充分整合城市道路、河流、水库、城市绿廊等资源,按国家步道、城市绿道、山水栈道三个层次,构建完整的步道体系。
建设城市步行道,是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指标之一。普洱市对标人居环境奖指标,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公共医疗卫生短板。大力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开展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特色村寨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人居品质。
“让普洱文旅IP更具识别度。我们锚定了国际标准,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瞿滨说,建设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普洱市将不断丰富高端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打造一批高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5年内争创景迈山古茶林、西盟佤部落、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3个5A级旅游景区,创建那柯里茶马驿站、娜允古镇等8个4A级国家旅游景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30个;争创景迈山世界茶源、西盟佤部落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思茅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建设一批半山酒店、高星级酒店、高品质民宿。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为支撑,支持湄公河系列、东软系列、松赞系列,整体规划布局半山酒店及相关业态,确保半山酒店项目建设在全省领先。全市谋划半山酒店项目51个,5年内建成运营30个以上符合要求的半山酒店。加快推进高星级酒店布局建设,5年内全市重点引入建设洲际、希尔顿、温德姆、万豪等10家酒店,其中在思茅主城区建设3家以上五星级酒店,其余各县至少新建成1家五星级水平酒店。
“十四五”期间,普洱市聚焦以“文、游、医、养、体、学、智”打造全产业链,到2035年,培育成千亿级旅游康养产业,建成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来 源 | 《云南日报》
编 辑 | 郑璐 曹琦涵
监 审 | 陈景锋
原标题:《3个整版!《云南日报》聚焦普洱“三张牌”》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云南碧螺春属于什么茶,云南碧螺春是普洱茶吗
烂漫春日来点普洱花茶减肥降脂
保山坚定打好绿色能源食品健康生活三张牌
菊花和熟普洱茶(菊花和熟普洱茶可以一起泡茶吗)
普洱茶快速减肥法
普洱:“绿色”绘就健康生活目的地新画卷
普洱茶的养生功效都有哪些?
普洱茶减肥效果好吗
5个懒人减肥方法介绍 普洱茶一日三餐减肥法
普洱茶减肥降脂机制明确
网址: 3个整版!《云南日报》聚焦普洱“三张牌” https://m.trfsz.com/newsview44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