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家庭用药小常识

家庭用药小常识

  什么是安全合理用药

  就是应该做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同时给以适当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及疗程等。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药品的经济性。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找专业医生确诊得的是什么病,根据明确的诊断选择适合的药品,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几种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家庭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突出地反映在非处方药中毒和非处方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上,有以下几种: 1.“老毛病”现象。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模仿他人用药。有的患者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4.多药并用。不少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打歼灭战,这是很危险的。

  合理用药遵循:安全、有效、经济

  药是用来治病的,但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用。因为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给患者造成痛苦。所以,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做到合理用药用6个字进行了概括:安全、有效、经济 。用药首先强调的是安全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合理用药。安全的意义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其次是药物的有效性,这是使用药物的关键。如果没有疗效,就失去了药物本身的意义。临床上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性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根除病源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避免不良反应、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在药物使用安全有效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如果一种药品既安全又有效但价格昂贵,患者用不起,也谈不上合理。

  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于预测的。而且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有限(500~3000人),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和儿童),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有些问题必须在大面积使用后方能发现。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

  超量用药不可取

  近些年来,时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现在的药品质量不好,西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中药野生的少,栽培的多,治病用药必须超出常规药量才有效。”医院里的大处方越来越多,除了其他的原因以外,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随着大众医学水平的提高和药品超市的增多,许多患者病后不上医院就诊,而是自己到药店购药治疗,也有人凭想当然超量用药。

  (药剂科李国瑞)

相关知识

家庭育儿小常识(转载)
宝宝家庭保健护理小常识
婴幼儿家庭护理常识 宝宝防病小贴士
【养生】——中药药用知识一览表!家庭必备!
守护健康 请您推荐家庭常备药
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常识
【转】家庭育儿小知识
掌握6个家庭急救小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家庭日常急救知识讲座健康教育
家庭日常急救知识讲解健康教育.ppt

网址: 家庭用药小常识 https://m.trfsz.com/newsview47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