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是“乳糖不耐受”吗?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是“乳糖不耐受”吗?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乳糖和其它糖类一样都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还具有与其他糖类不同的生理功能,如调节泌乳过程的渗透压,促进肠道蠕动,促进钙的吸收,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等。

乳糖主要在空回肠消化吸收,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乳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可以被吸收。葡萄糖主要为机体提供能量,而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于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从而参与大脑的发育。

摄入者因先天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缺乏乳糖酶等原因,导致乳糖无法被水解、消化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现象,如腹泻、腹胀、腹痛等现象,称为乳糖不耐症。多于摄入一定量乳糖后30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极高,可达46.9%-70.0%,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如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

乳糖不耐症的成因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种类型很少见到。表现为新生儿在首次母乳喂养后即出现呕吐、水样泻,停止母乳喂养后即可缓解。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这种类型很常见,是指断奶之后,患者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降低,患者往往乳糖酶持续性缺乏。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大剂量服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等,多在机体疾病康复停药后会恢复正常。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禁食乳糖,包括各种乳类及含乳的食品。可食用不含乳糖的牛奶,代乳粉或豆浆等。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的患者可以每天少量摄取含乳糖食品,促进机体乳糖酶的产生,提高机体耐乳糖量,缓解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 ≠ 乳制品过敏

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症状有腹泻、腹胀、腹痛等,但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通过症状诊断乳糖不耐受存在一定难度,如可能同乳制品过敏相混淆。

乳制品过敏其实就是人们对乳制品中蛋白质的过敏反应,它首先发生于皮肤(可表现为湿疹、荨麻疹、 口周红斑等)、胃肠道(可表现为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中带血丝等)、呼吸道(可表现为过敏性皮炎、哮喘等),如不及时救治,个别的会引发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乳糖不耐受该怎么办

主要分为三类,即减少乳糖摄入、添加乳糖酶和服用益生菌。

食用无乳糖牛奶、酸奶或奶酪。酸奶和奶酪在发酵过程中,绝大多数乳糖已被分解,更易消化吸收。

少量多次饮奶。有些患者在一定程度对牛奶还可以耐受。所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喝奶,就可以化解或完全不出现任何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牛奶配合食物同吃。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的增加,可提高乳糖吸收率。

喝奶时吃一片乳糖酶。外援性乳糖酶也可以提高对乳糖的消化和吸收。

益生菌制剂。目前,国内的益生菌制剂由双歧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组成。研究表明,益生菌制剂对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双歧杆菌可通过与肠道黏膜上皮结合,形成特有的生物学屏障,代谢产生大量乳酸、醋酸降低肠道pH值来抑制致病菌生长,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新建立正常微生态环境,减少腹泻症状。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真菌类制剂,作为非肠道定植菌,对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暂时性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还有较好的耐受性,在胃肠道内不易被灭活,不受抗生素影响。还可释放多胺因子激活肠道黏膜内双糖酶活性,促进乳糖分解和增加葡萄糖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药中也会有乳糖。

乳糖因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中使用广泛,常用作稀释剂、填充剂、赋形剂等。

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一定要在就诊时告知医生自己“乳糖不耐受”,咨询药品是否含有乳糖成份;用药前要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中的成分、注意事项和禁忌!如果使用了药品后,有任何不适情况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摘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

相关知识

拉肚子能瘦身吗 喝牛奶拉肚子减肥吗
一喝牛奶就闹肚子?《自然》子刊研究建议坚持喝,或对健康有额外好处
乳糖不耐受就告别牛奶了吗?看看最新专家共识怎么说?
想减肥 是喝牛奶好还是酸奶好
想减肥是喝牛奶好还是酸奶好
喝减肥茶,为什么会拉肚子?
什么是低聚半乳糖不适?会拉肚子吗??
孩子乳糖不耐受选哪种奶粉较好
乳糖不是洪水猛兽,重新爱上喝奶从正确认识乳糖开始
不喝牛奶,能用植物奶代替吗?

网址: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是“乳糖不耐受”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47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