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路边小摊食品添加剂之患:隐形的健康杀手

路边小摊食品添加剂之患:隐形的健康杀手

一、路边小摊添加剂乱象丛生

路边小摊在食品制作中,对添加剂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无剂量把控、无知乱用、甚至使用致癌添加剂等情况,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据相关报道,石家庄市一小吃店因未按食品添加剂做好 “五专” 管理,所抽油条未计量称重添加食品添加剂,被罚款 6.6 万元。在河南,“小摊” 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后最高拟罚 5 万元。这些案例充分说明路边小摊在添加剂使用上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上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某烤饼摊未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在红糖馒头中使用甜蜜素,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德昌县市场监管局也查处了德昌县某炒货店经营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案,如乌梅中亮蓝、苋菜红等项目实测值远超标准指标。

不仅如此,儋州那大邢秋桂蔬菜摊因销售的豆芽中被检出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 4 - 氯苯氧乙酸钠而被立案处罚。这些小摊摊主为了追求利润,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滥用食品添加剂,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路边小摊的添加剂乱象丛生,一方面是摊主对添加剂的无知,不了解其危害和正确使用方法;另一方面是利益驱动,为了降低成本、增加食品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不惜违规使用添加剂。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乱象表现

(一)无剂量把控

路边小摊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无剂量把控的情况十分普遍。以石家庄市一小吃店为例,该店在制作油条时未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计量称重,随意添加,最终被罚款 6.6 万元。这种无剂量把控的行为,使得食品中添加剂含量极不稳定。据统计,约有 70% 的路边小摊在使用添加剂时未进行计量称重。添加剂的过量或不足使用,不仅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品质,更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过量的添加剂可能会导致人体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二)对添加剂无知

许多小摊摊主对食品添加剂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不熟悉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和潜在危害,往往仅凭经验或错误的认知进行使用。就像上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烤饼摊,摊主在制作红糖馒头时违规使用甜蜜素,被查出未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这种对添加剂的无知,使得他们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容易陷入误区。例如,一些摊主可能认为添加剂使用越多,食品的口感就越好,却不知道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据调查,约有 60% 的小摊摊主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存在误区。

(三)乱用添加剂

为了追求利润,不少路边小摊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操作,滥用食品添加剂。比如早餐摊贩使用含铝的香甜泡打粉做包子被判刑。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健康。一些小摊为了使食品看起来更诱人、口感更好,会大量使用添加剂,而不顾及消费者的健康。据了解,某些淀粉肠中添加的添加剂多到像一张元素周期表,其中有些还被联合国认定为是一类致癌物。这种滥用添加剂的行为,使得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大量有害物质。

(四)致癌添加剂隐患

路边小摊使用的一些添加剂确实存在致癌风险,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烧烤过程中产生的苯并芘就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在烟熏、烧烤食物等加工过程中,苯并芘容易产生,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苯并芘可能导致肺癌、皮肤癌等恶性肿瘤。此外,烤肠中的一些成分也存在疑似致癌的风险。例如,部分烤肠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其中有些成分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据研究,长期食用含有致癌添加剂的食品,患癌风险会显著增加。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避免购买路边小摊的食品,选择无添加剂或添加剂较少的天然食品。

三、危害后果

路边小摊的添加剂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健康,还可能引发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破坏市场秩序。长期食用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首先,长期食用路边小摊含有过量添加剂的食品,会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严重负担。例如,一些油炸食品中的添加剂可能导致脂肪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等,容易引起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据统计,经常食用路边摊油炸食品的人群,患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约 30%。烤串在制作过程中涂以过量酱料,其中的防腐剂和调味剂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增加致癌风险。约有 20% 的长期食用烤串的人出现了肠胃不适症状。

其次,糕点中的添加剂可能对人体有潜在的毒性和致癌可能。

很多路边摊小吃的糕点依靠添加剂来保鲜和增加口感,而这些添加剂通常来自化工产品。

长期食用此类糕点,可能会导致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含过量添加剂糕点的人群,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了约 25%。

再者,凉菜在保存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且受到灰尘、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过多食用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大约有 15% 的经常食用路边摊凉菜的人出现过肠胃感染的情况。

路边小摊添加剂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担忧,会降低消费者对整个食品市场的信任度。人们会对购买食品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轻易尝试新的食品,这将严重影响食品行业的发展。同时,一些不法小摊的行为也会破坏市场秩序,让合法经营的商家受到不公平竞争。

总之,路边小摊胡乱使用添加剂的行为带来的危害后果是多方面的,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对社会和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路边小摊的监管,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健康的食品环境。

四、监管之策

(一)加强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路边小摊的巡查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和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例如,金山市场监管所通过联合执法、靶向疏导、规范经营三举措,开展食品小摊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 21 人次,检查小摊贩食品经营户 28 户,取缔食品小摊贩 1 户。内江市东兴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采取错时管理、定人定岗和机巡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学校、医院、车站、农贸市场周边重点区域流动摊贩的巡查管控,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对违规使用添加剂的小摊,要依法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让摊主不敢滥用添加剂。

(二)强化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微博等宣传载体,加强对小摊摊主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其懂法知法守法。同时,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在规范场所就餐,远离存在添加剂滥用风险的路边小摊。仪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现场对周边食品摊贩经营户进行培训,对食品摊贩原材料管理、加工过程等进行详细讲解,特别强调食品摊贩必须做到 “六统一”。这种现场培训的方式,可以让摊主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要求。

(三)引导规范经营

政府部门可以引导小摊摊主进行规范经营,为他们提供指定的经营场所和时间。例如,西咸新区科学引导流动摊贩树立法制意识,将流动摊贩视为城市的一份子,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搭建政府与商贩之间的沟通桥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鼓励支持商贩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服务公约,推进行业自律。

(四)鼓励社会监督

对于校园周边的流动食品摊贩的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要动员学生和学生家长重视起来,敢于监督举报。学校和家长应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曝光违法行为,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畅通投诉渠道,公示投诉电话,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的举报投诉,组织人员逐一调查核实,实现即报即查,避免矛盾积累,及时处理及回复信访投诉件反映的问题,及时为民排忧解难。

相关知识

电磁辐射:身边的“隐形杀手”
什么是“无糖食品”?快快注意这些影响健康的“隐形杀手”
小心家装隐形杀手 五类装修污染源
汽车内饰+VOCs=健康隐形杀手
最危害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水污染:健康的隐形杀手
母婴健康的“隐形杀手”——空气污染
油茶面:背后隐藏的健康隐患!
健康「轻食」 也要小心安全隐患!
我国婴幼儿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问题

网址: 路边小摊食品添加剂之患:隐形的健康杀手 https://m.trfsz.com/newsview474297.html